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织物接触冷暖感原理及检测_图文.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nt****6
  • 文档编号:1736169
  • 上传时间:2017-07-1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88.4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织物接触冷暖 感原理及检测 1.何谓接触冷暖感 织物与皮肤接触时,由于织物与皮肤之间的温度不同, 存在一定程度的热交换,导致皮肤温度上升或者下降,一般情况下(除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外),织物温度比皮肤温度低,因此织物与皮肤温度接触后往往使皮肤温度下降,如果温度的下降或者上升量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使人产生不舒适感,这就是所谓的织物接触冷暖感 织物接触冷暖感(或接触热舒适)是织物与皮肤接触后 , 织物给人体皮肤的温度刺激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关于冷和热的判断 有关织物的冷暖感的描述主要有接触热感,接触暖感,接触冷感,接触凉 感热环境中热服装使皮肤升温, 称为热感冷环境中热服装使皮肤升温,成为暖感;冷环境中冷服装使皮肤降温,成为冷感;热环境中冷服装使皮肤降温,成为凉感 对于服用产品而言,夏季需要接触凉感织物,冬季需要接触暖感织物从物理意义上而言,接触冷暖感的强弱,取决于织物和人体接触过程中,织物导走或者保有人体热量的多少 2.织物接触冷暖感的影响因素 诸多文献对织物接触冷暖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就织物而言,根据织物热吸收能力的定义 ,影响其接触冷暖感的因素为 织物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及体积质量 ;就环境而言, 环境温度及湿度 也会影响 织物接触冷暖感。

      2.1 导热系数对接触冷暖感的影响 从物理角度分析,织物导热系数是决定织物与皮肤接触瞬间冷暖感 的主要 因素,导热系数越大,瞬间接触时热流量就越大,织物凉感就越强 2.2 比热容对接触冷暖感的影响 比热容是指质量为 1g 的纺织材料,温度升高(或降低) 1℃ 所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单位是 J/(g. ℃ )比热容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材料温度变化的难易程度当比热容增大时,织物的热吸收能力增强,其接触冷暖感也增强 3. 接触冷暖感织物的实现途径 实现织物接触凉感或者暖感的技术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改变纤维的 导热系数,另一种通过后整理在织物表面 添加 吸湿吸热或放热的物质,间接改变织物的比容 对于 第二种技术途径,对织物进行后整理,整理的方式有 浸轧法 和浸渍法两种SANITEX COOL-Z 是最新开发的以木糖醇、蚕丝蛋白为主要成份, 适合各种纤维的凉感整理剂 , 木糖醇是一种糖醇类的物质,当它溶解在水中时会产生吸热反应,因而使温度降低,当织物含有木糖醇时,木糖醇吸收体内之汗气而产生吸热反应,因而会使皮肤产生凉爽的感觉,降低皮肤表面温度 ,利用木糖醇的特性所处理的加工即为凉感处理。

      其原理如图 1 所示 图 1 SANITEX COOL-Z 凉感整理原理图 SANITEX COOL-Z 适用于连续浸轧、浸渍加工(液流染色机、卷染机、绳状染色机、绞纱、成衣水洗机等) ,推荐采用浸轧加工,提高吸附率和加工均匀性 4. 接触冷暖感 的检测方法 4.1. 接触冷暖感的评价值 Q-MAX( w/cm2) 目前最常用的测试方法 是采用日本 KATO TEK-KO 公司生产的 KES-F7( THERMO LABO II) 型冷暖感测试仪,测试最大的瞬态热流量 Q-MAX 如图 2 所示 ,具体步骤如下将传感器 ① 放置在电热板 ② 上,当与试样温差( T:10℃、 20℃)保持一定后,测定将传感器 ① 移动到试样时的瞬间热转移量数值越大感觉就越冷 图 2接触冷暖感评价值测定 Q-MAX 值系模拟人体接触织物时,皮肤瞬间热量流失的最大值,也是织物单位面积瞬间能带走的最大热流量,此值即为织物瞬间凉感性能的指标,单位以 W/cm2 表示,Q-MAX 值越大代表可带走的热越多最成熟的应用测试有医用的退热贴、化妆品、保暖衣等 . 4.2. 评价指标 接触冷暖感的评价值: 一般情况下要求如下: ΔT=10℃, q-max>0.1 w/cm2 ΔT=20℃, q-max>0.2 w/cm2 目前国内暂时还没有发布凉感测试标准,不过 2016 年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和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基础标准分会上已经审定通过了《纺织品接触瞬间凉感性能的检测和评价》(国标) 。

      也就是此标准发布也是指日可待我们可以先参考下 2010 年 10 月,台湾惟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机能性暨产业用纺织品认证与验证评议委员会」已制定的「织物瞬间凉感验证规范」 (FTTS-FA-019)产业标准,供业界参考 凉感要求: 针 织物 ≥0.130 W/cm2 梭织物 ≥0.170 W/cm2 5. 存在问题 织物接触冷暖感涉及到物理,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学科,较为复杂,夏季对接触凉感织物,冬季对于接触冷感织物的强烈市场需求,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尽管研究人员作出了各种探索,但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产品还是较少,现有研究和产品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 1)缺乏有效的测试设备,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现有 KSE-F7 型冷暖感测试仪可以测试接触时的最大瞬态热流值,但是该值只能反映接触瞬间的冷暖感,不能反映织物的持续散热性能; 设备及具体测试方法也存在不足 ( 2)缺乏仪器评价和人体感觉间相关性的研究人的皮肤凉感和暖感所对应的仪器评价数据的相关性缺乏研究,影响了产品开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