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八章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PowerPointP.ppt

32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92902212
  • 上传时间:2024-09-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58M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起步阶段(一)起步阶段(1973(1973~~19821982年年) ) n中国于中国于1972年发生了几件较大的环境污染事件年发生了几件较大的环境污染事件——大连湾污染事件:大连湾污染事件:涨潮一片黑水,退潮一片黑滩,因污染荒废的贝涨潮一片黑水,退潮一片黑滩,因污染荒废的贝类滩晾类滩晾5000多亩,每年损失海参多亩,每年损失海参1万多千克,贝类万多千克,贝类10万多千克,蚬万多千克,蚬子子150多万千克多万千克——北京鱼污染事件:北京鱼污染事件:官厅水库的水受污染造成市场出售的鱼有异味;官厅水库的水受污染造成市场出售的鱼有异味;——松花江水系污染:松花江水系污染:一些渔民食用江中含汞的鱼类、贝类,已出现水一些渔民食用江中含汞的鱼类、贝类,已出现水俣病(甲基汞中毒)的症兆俣病(甲基汞中毒)的症兆n1972年年6.5~~6.16,联合国人类第一次环境会议召开,揭开中国环,联合国人类第一次环境会议召开,揭开中国环保事业的序幕,高层人士逐渐认识到中国也有环境问题保事业的序幕,高层人士逐渐认识到中国也有环境问题 一、我国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一、我国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 n1973年年8月,召开月,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通过了环境保护,通过了环境保护“三三十二字十二字”方针方针和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和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定》n1974年年10月,国务院成立月,国务院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之后,各省、自治区、,之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机构和环境科研、监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机构和环境科研、监测机构n1977年年4月月,国家计委、建委和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发布《关,国家计委、建委和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发布《关于治理工业于治理工业““三废三废””开展综合利用的几项规定》,以三废治理和综合开展综合利用的几项规定》,以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污染防治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同时开展了重点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污染防治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同时开展了重点污染源的调查污染源的调查n1978年年2月,国家通过新《宪法》,规定月,国家通过新《宪法》,规定 “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源,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奠定了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基础奠定了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基础n1979年年9月,通过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环境,环境保护开始走法制建设的轨道保护开始走法制建设的轨道。

      n初步实现了对环境问题认识上的转变,环境污染问题不仅仅是初步实现了对环境问题认识上的转变,环境污染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单纯的““三废处理三废处理””问题,而是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问题,而是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问题n初步实现了环境管理思想的转变,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仅依靠初步实现了环境管理思想的转变,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仅依靠行政手段是不够的,必须通过组建管理机构、制定法律法规以行政手段是不够的,必须通过组建管理机构、制定法律法规以及建立环境管理制度等综合措施实施管理及建立环境管理制度等综合措施实施管理n开展了以水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重点污染源调查,治理了一开展了以水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重点污染源调查,治理了一批重点污染源,解决了一些局部的污染问题批重点污染源,解决了一些局部的污染问题 这一阶段的主要成绩:这一阶段的主要成绩: n19831983年年1212月,月,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明确环境保护为召开,明确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提出基本国策;提出““三同步、三统一三同步、三统一””的环境方针;制定了的环境方针;制定了““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强化环境管理””三项基本环境政策。

      三项基本环境政策n19841984年年5 5月,国务院作出《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并成月,国务院作出《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并成立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组织和协调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立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组织和协调全国环境保护工作n19881988年,成立年,成立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环境保护局,被确定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被确定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n19891989年年4 4月,月,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提出新的五项环召开,提出新的五项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使环境管理走上规范化轨道境管理制度和措施,使环境管理走上规范化轨道二)发展阶段(二)发展阶段(1983(1983~~19911991年年) ) n将环境保护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确定将环境保护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确定了环境保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了环境保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n确立了一整套用以长期指导中国环境保护实践的环境管确立了一整套用以长期指导中国环境保护实践的环境管理方针、政策和制度体系理方针、政策和制度体系n经长期的改革、实践与探索,环境管理总体框架已经基经长期的改革、实践与探索,环境管理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从理论到实践结合上解决了本确立,从理论到实践结合上解决了““管什么管什么””与与““怎怎么管么管””的问题。

      的问题这一阶段的主要成绩:这一阶段的主要成绩: n1992年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 中国制定了中国制定了《环境与发《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展十大对策》,提出,提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思想, 1994年年《中国《中国21世纪议程》世纪议程》中确定了国家正式实施中确定了国家正式实施“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n1993年年10月,召开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提出了推月,召开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提出了推行清洁生产、实施全过程控制的工业污染防治对策行清洁生产、实施全过程控制的工业污染防治对策n1996年年7月月,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召开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跨,提出了跨世纪的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和措施启动了《世纪的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和措施启动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控制计划》和《》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实施》,实施“33211”工程,工程,提出环境保护工作应实行提出环境保护工作应实行“污染治理污染治理”与与“生态保护生态保护” 并重,并重,环境保护进入新的阶段环境保护进入新的阶段。

      三)深化阶段((三)深化阶段(19921992~)~) n1998年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环境保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设置护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设置正部级的国正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家环境保护总局n2002年年1月月8日,国务院召开日,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强调,强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6月和月和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相继颁布了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相继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n2005年年12月,国务院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月,国务院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布了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进一步,进一步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n经历三十多年的实践,无论环境管理的思想,还是管理经历三十多年的实践,无论环境管理的思想,还是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管理政策、法律体系、管理制度以及手段、管理技术、管理政策、法律体系、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机构等方面,都得到加强和不断完善。

      管理机构等方面,都得到加强和不断完善n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环境保护与国家发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环境保护与国家发展战略、宏观决策紧密结合在一起展战略、宏观决策紧密结合在一起n环境管理的目标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任务更加具环境管理的目标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任务更加具体,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越来越强体,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越来越强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 (一)环境管理的方针(一)环境管理的方针n“三十二字三十二字”方针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中国政府在中国政府在1972年人类环境大会上提出年人类环境大会上提出n“三同步,三统一三同步,三统一”方针方针——“在国家计划的统一指导下,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在国家计划的统一指导下,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环境效益的统一——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的,是对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的,是对“三十二字三十二字”方针的重大发展。

      方针的重大发展二、我国环境管理的方针与基本政策二、我国环境管理的方针与基本政策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以以“防防”为核心,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与手段,从源头上防止为核心,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与手段,从源头上防止环境问题产生,同时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环境问题产生,同时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其主要措施有:其主要措施有:——把环境保护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环境保护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进行综合平衡进行综合平衡从从“六五六五”开始,环境保护都被列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中长期开始,环境保护都被列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中长期和年度计划(宏观层次)和年度计划(宏观层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宏观和微观层次)宏观和微观层次)——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新污染的产生(微观层,严格控制新污染的产生(微观层次)二)(二)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治理” 凡是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单位与个人,都负有治理凡是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单位与个人,都负有治理或补偿环境污染与生态损失的责任或补偿环境污染与生态损失的责任。

      其主要措施有:其主要措施有: ——征收排污费和生态破坏补偿费征收排污费和生态破坏补偿费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污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污染防治 ——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 ——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国家规定在技术改造中要国家规定在技术改造中要把控制污染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并规定防治污染的费用要占总把控制污染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并规定防治污染的费用要占总费用的费用的7%7%以上 §“强化环境管理强化环境管理” 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管理,控制和减少管理不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管理,控制和减少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主要措施有: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主要措施有: ——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加大执法力度到到20052005年底,我国共出台了年底,我国共出台了9 9部环境保护法律、部环境保护法律、1515部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法、法、5050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200200多件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规多件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及范性文件以及16001600余件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余件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完整的国家和地方环境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完整的国家和地方环境监测网络监测网络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一)环境管理机构的发展(一)环境管理机构的发展n1974年年12月,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正式成立负责制定正式成立负责制定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审定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审定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环境保护工作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机构建设的起步督检查环境保护工作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机构建设的起步n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并将原,并将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撤销,其办公室并入城乡建设环境保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撤销,其办公室并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护部, 称环境保护局,成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内设的司局级称环境保护局,成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内设的司局级机构形成机构形成“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的管理模式三、我国环境管理的机构体系三、我国环境管理的机构体系 n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环境保护局从原城乡建设环境从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独立出来,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保护部独立出来,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改为建设部。

      国家环保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环境管理机构部改为建设部国家环保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环境管理机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n 1998年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职能配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设置正部级的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设置正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总局n 2003年年10月,根据《关于环保总局调整机构编制的批复》月,根据《关于环保总局调整机构编制的批复》(中央编办复字(中央编办复字 [2003]139)号文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调整号文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调整了内部机构设置,撤销监督管理司,设置了内部机构设置,撤销监督管理司,设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环境监察局环境监察局 §环境管理行政机构环境管理行政机构 ——目前,我国的环境管理行政机构体系包括目前,我国的环境管理行政机构体系包括国家、省、市、县、国家、省、市、县、镇(乡)五级镇(乡)五级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是国家一级环境管理行政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是国家一级环境管理行政机构该局设办公厅构该局设办公厅 (宣传教育司)、规划与财务司、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司)、规划与财务司、政策法规司、行政体制与人事司、科技标准司、污染控制司、自然生态司、行政体制与人事司、科技标准司、污染控制司、自然生态保护司、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管理司、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环保护司、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管理司、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环境监察局、国际合作司境监察局、国际合作司11个职能机构。

      个职能机构——各各省、自治区、市环境保护局的机构设置与总局基本相应,省、自治区、市环境保护局的机构设置与总局基本相应,地、市级和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地、市级和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内设机构简化,乡、内设机构简化,乡、镇级常为下设的环保办公室镇级常为下设的环保办公室——其他的国家机关就各自的业务范围设置相应的环境与资源保其他的国家机关就各自的业务范围设置相应的环境与资源保护部门护部门 (二)现行(二)现行环境管理的机构体系环境管理的机构体系 §环境管理立法机构环境管理立法机构 ——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立法机构是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立法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源保护委员 (简称(简称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人大环资委)该委员会是全国人大在)该委员会是全国人大在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行使职权的常设工作机构,受全国人民代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行使职权的常设工作机构,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它负责提出、拟定和审议环境资源方面的法律草表大会领导它负责提出、拟定和审议环境资源方面的法律草案和有关的其他议案,并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资源与环境案和有关的其他议案,并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资源与环境方面法律执行的监督等。

      方面法律执行的监督等—— 1993年年3月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增设过增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保护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决定1994年年3月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其改名为全国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其改名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设立,使环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设立,使环境与资源保护在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有了专门的负责机构,对境与资源保护在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有了专门的负责机构,对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各省、直辖市的地方人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各省、直辖市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也设置了相应的委员会民代表大会也设置了相应的委员会 (一)(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n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并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报批的环境法律制度。

      进行跟踪监测,并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报批的环境法律制度四、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四、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区别区别一一个个科科学学上上的的概概念念,,属属于于学学术研究的范畴术研究的范畴一一个个法法律律上上的的概概念念,,属属上上层层建建筑筑的范畴的范畴联系联系环环境境影影响响评评价价制制度度的的科科学学依依据和技术支持据和技术支持环环境境影影响响评评价价在在法法律律和和环环境境管管理理中的具体体现和实际应用中的具体体现和实际应用 §评价的对象不仅包括建设项目,而且还针对区域开发计划、评价的对象不仅包括建设项目,而且还针对区域开发计划、规划和国家政策规划和国家政策 §强化了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可以减少重复建设、杜绝强化了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可以减少重复建设、杜绝新污染的产生,是贯彻新污染的产生,是贯彻“预防为主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的体现的环境政策的体现§为开展区域规划与政策环境影响评价,为实施环境与发展为开展区域规划与政策环境影响评价,为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创造了条件,是实现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协调发综合决策创造了条件,是实现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法律手段。

      展的重要法律手段§促进了环境科学、监测技术、预测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环境科学、监测技术、预测技术的发展 § 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域开发项目或自然资源开发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域开发项目或自然资源开发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是我国最早实行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是我国最早实行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1973) ——防止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防止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它贯穿于建设项它贯穿于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生产三个重要环节,使建设项目能够在目的设计、施工、生产三个重要环节,使建设项目能够在投产后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完整地体现投产后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完整地体现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的原则 ——保证了治理新污染所需大部分资金的投入保证了治理新污染所需大部分资金的投入二)(二)““三同时三同时””制度制度 §是国家环境行政机构依法对于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是国家环境行政机构依法对于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按所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根据国家的相关规按所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收取一定的费用。

      定收取一定的费用——是常用的经济手段之一是常用的经济手段之一运用价值规律给排污者造成一运用价值规律给排污者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促使其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定的经济压力,促使其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开辟了一条可靠的污染治理资金渠道开辟了一条可靠的污染治理资金渠道 ——这是在这是在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引进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年代引进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三同时””制度共同组成了中国的制度共同组成了中国的““老三老三项项””环境管理制度,曾被誉为环境管理制度,曾被誉为““中国环境管理的三大法宝中国环境管理的三大法宝” (三)排污收费制度(三)排污收费制度 §是一项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具体落实到各级地方政府、有是一项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具体落实到各级地方政府、有污染的单位对本辖区和所在单位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污染的单位对本辖区和所在单位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将一个区域、单位环境保护主要责任者和责任范围以目将一个区域、单位环境保护主要责任者和责任范围以目标责任书形式确定下来,运用定量化、制度化的目标管理标责任书形式确定下来,运用定量化、制度化的目标管理办法,有效贯彻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

      办法,有效贯彻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加强了各级地方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和领导加强了各级地方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和领导——有利于由分散的单项治理转向区域综合治理,实现大环有利于由分散的单项治理转向区域综合治理,实现大环境的改善境的改善 (四)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四)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是把城市作为一个系统整体,以城市生态学为指导,对城是把城市作为一个系统整体,以城市生态学为指导,对城市的环境问题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综合的对策和措施,市的环境问题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综合的对策和措施,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合控制,以实现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合控制,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它是与目标责任制具有相同地位和作用的一项环境管理它是与目标责任制具有相同地位和作用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是由城市政府统一领导负总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制度,是由城市政府统一领导负总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有关部门各尽其职、分工负责的管理制度有关部门各尽其职、分工负责的管理制度——通过国家、省级的考核,使政府部门对辖区环境质量负通过国家、省级的考核,使政府部门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落到实处,是责落到实处,是控制城市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有效控制城市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措施。

      五(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 "十五十五十五十五" "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及权重分配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及权重分配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及权重分配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及权重分配 §是指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首先向是指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首先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经审查批准发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经审查批准发证后,方可按照排污许可证上规定条件排放污染物的一项法后,方可按照排污许可证上规定条件排放污染物的一项法律制度——它是在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前提下,对排污者排污它是在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前提下,对排污者排污行为的定量化管理是行为的定量化管理是实现由污染物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实现由污染物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双重标准的重要思想与浓度控制双重标准的重要思想——是对其他环境管理制度协调和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其他环境管理制度协调和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六(六))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 §是指在一个特定范围内,为解决某些同类污染问题而建立是指在一个特定范围内,为解决某些同类污染问题而建立的集中设施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是强化环境管理的一的集中设施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是强化环境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种重要手段 ——我国在污染源的分散治理上,花费了很大的财力、物力,我国在污染源的分散治理上,花费了很大的财力、物力,但效果并不显著但效果并不显著 ——各工业化国家的有害废物处理和处理设施正向大型化、各工业化国家的有害废物处理和处理设施正向大型化、集中化方向发展,污染集中控制是环境治理的发展趋势集中化方向发展,污染集中控制是环境治理的发展趋势 ——污染集中控制主要以改善流域、区域等控制单元的环境污染集中控制主要以改善流域、区域等控制单元的环境质量为目的,用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环境经济质量为目的,用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环境经济效益 (七(七))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n是指对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在特殊保护区域是指对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在特殊保护区域内超标排污的已有设施,由人民政府依法决定,环境保护内超标排污的已有设施,由人民政府依法决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的环境法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的环境法律制度 ——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是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是位于特别保护区域内的超标排位于特别保护区域内的超标排污的以及造成严重环境影响的老污染源。

      污的以及造成严重环境影响的老污染源 ——限期治理污染与污染治理计划不同,前者的决定是依据限期治理污染与污染治理计划不同,前者的决定是依据一定的法律程序,具有法律效能,而后者只是一种行政管一定的法律程序,具有法律效能,而后者只是一种行政管理手段,完不成不负法律责任理手段,完不成不负法律责任 (八(八))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环境目标环境目标责任制责任制限期治理限期治理集中控制集中控制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排污收费制排污收费制三三同同时时环环境境影影响响评评价价八项环境管理制度的内在关系图八项环境管理制度的内在关系图 ((1))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2))污染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污染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3)现场检查制度)现场检查制度((4)污染强制淘汰制度)污染强制淘汰制度((5))地方性环境预审制度地方性环境预审制度((6))环境标志制度环境标志制度(九(九))其它环境管理制度其它环境管理制度 ((1)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加强宏观环境管理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加强宏观环境管理提高政府可持续发展决策的质量与水平。

      提高政府可持续发展决策的质量与水平2)加快制定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标准和技术规范使)加快制定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标准和技术规范使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将生态保护的对策和措施落到实处将生态保护的对策和措施落到实处3)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审计制度、环境预审制度、排)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审计制度、环境预审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税收等相关制度污权交易制度、环境税收等相关制度十(十))环境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环境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