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 答案解析5.冲淤平衡.docx
4页5.冲淤平衡1.C 2.B 3.B 第1题,河道落差增加会导致流速加快,流水侵蚀作用加剧,导致南阳洲整体萎缩,但题目问的是“除流水侵蚀外”的原因,A排除;护滩工程建设和洪峰流量减少都会使得流水对南阳洲的侵蚀作用减弱,南阳洲的面积应该增大,B、D错误;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三峡工程的运行会起到拦沙的作用,导致上游来沙减少,沉积作用减弱,导致南阳洲整体萎缩,C正确第2题,结合所学并读图可知,2014年鱼骨坝建设后至2020年,南阳洲的面积在扩大,可推测鱼骨坝对流水起到了一定的阻挡作用,使其流速降低,侵蚀作用减弱,淤积作用增强第3题,读图可知,2014年鱼骨坝建设后至2020年,南阳洲的面积在扩大,导致河道主汊变窄,水面变窄,③错误,④正确;在河道变窄的情况下,水流通过主汊的速度会加快,导致侵蚀作用增强,河道加深,①正确,②错误4.C 5.C 第4题,海岸地形坡度较大,泥沙不易堆积,则淤积少;河流的流速较快,泥沙易被侵蚀搬运;受涨潮流侵蚀较弱,泥沙淤积量大;地壳抬升的影响通常范围较大,不会只影响南岸第5题,读图b可知,2016年较2007年,上段和中段水深整体变深,下段水深变浅,河床总体深度发生变化;上段变深,说明上段河床泥沙持续受到侵蚀;中段河床变深,地势较低,易发生海水倒灌;下段河床接近入海口,流速慢,且读图可知,下段水深变浅,说明泥沙淤积。
6.B 7.B 第6题,读图可以得出,7-11月闸口至老盐仓冲淤量为负值,因此钱塘江河口段上游淤积为主,7-11月老盐仓至澉浦冲淤量为正值,因此钱塘江河口段下游冲刷为主,这是因为7-11月是河流枯水期,上游河流流速慢,下游外力作用以潮流作用为主,流速快第7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上游河床4-7月受冲刷作用,4-7月河床一直降低,所以7月河床最低下游河床7-11月受冲刷作用,7-11月河床一直降低,所以11月河床最低,因此钱塘江河口段上游和下游河床最低的月份分别是7月与11月8.B 9.C 10.A 第8题,结合所学知识,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流入河流,经过河流的搬运作用,因黄河下游地势平坦流速减慢,泥沙逐渐沉积,河床抬高,为防止洪涝灾害,人们要筑高岸堤,所以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过程中河床不断提高的关键控制原因是人为筑高岸堤;由于从中游地区搬运大量泥沙,导致河流含沙量极高,下游泥沙大量淤积,河床抬高,为了防治洪涝灾害,人为筑高岸堤,所以搬运来大量泥沙黄河含沙量极高和泥沙大量淤积都不是关键控制原因第9题,依据材料信息“游荡段平面上在较长范围内呈宽窄相间的藕节状,具有水流‘宽浅散乱’,主流摆动频繁、河槽易淤善冲等演变特点”,河槽较窄处,水流较快应表现为“善冲”,河槽宽浅处水流平缓,应表现为“易淤”。
第10题,读图分析,1999年黄河小浪底水库运行,之后1999-2016年累计冲淤量呈下降趋势,说明小浪底水库运行后调水调沙使黄河下游冲刷量大于淤积量;1986年龙羊峡水库运行,之后1986-1999年累计冲淤量呈上升趋势,之后1999-2016年累计冲淤量呈下降趋势,说明1999—2016年该游荡段出现冲淤变化的主要原因与龙羊峡关系较小11.C 12.A 第11题,读图,6000—7000年前至4—5世纪,杭州湾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引起杭州湾海岸线变迁的地质作用是河流沉积作用强于海浪侵蚀作用,A、B错误;4—5世纪至现代,杭州湾北岸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进,可知杭州湾北岸河流沉积作用弱于海浪侵蚀作用,C正确;杭州湾南岸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杭州湾南岸河流沉积作用强于海浪侵蚀作用,D错误第12题,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蚀作用加强,北岸地势平坦开阔,海岸线向北退缩幅度较大,A正确;南岸地势平坦但没有北岸开阔,海岸线向南退缩幅度没有向北大,B错误;北岸人工围垦,海岸线向北退缩幅度减小,C错误; 南岸人工围垦,海岸线向南退缩幅度减小,D错误13.【解析】第(1)题,螺山站是荆江河段下游的水文站,根据三峡大坝蓄水前后的含沙量变化过程图可以直接读出,蓄水后,螺山站河流含沙量减少;含沙量的季节差异较蓄水前减小;丰水期(夏秋季)含沙量减少明显,枯水期(冬春季)含沙量减少幅度小于丰水期。
第(2)题,蓄水前,宜昌站在丰水期河流含沙量明显大于螺山站;枯水期宜昌站比下游螺山站含沙量小;蓄水前,荆江河段丰水期不管是宜昌站还是螺山站含沙量都远大于枯水期,可以结合材料分析推断出,丰水期泥沙主要从长江上游河段搬运过来,在荆江河段应该以淤积为主;而枯水期河流含沙量小,河段应该以冲刷为主蓄水后,荆江河段两处水文站不管丰水期还是枯水期河流含沙量都明显降低,且差异不大,说明荆江河段此时以冲刷为主;不管是丰水期还是枯水期,此时(上游)宜昌站比(下游)螺山站含沙量要小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三峡大坝蓄水后荆江河段河流含沙量及其季节变化减小推测三峡大坝蓄水后,使荆江河段的水位季节变化变小;河道淤积作用减小,河床冲刷作用增强,河道加深加宽,泄洪能力增强,洪水位降低;但是河道两侧遭受侧蚀增强,可能威胁到堤岸安全;河道变深,河流航运条件改善;下游河段水位下降后,导致部分下游取水口和港口等设施功能失效答案:(1)蓄水后,螺山站河流含沙量减少;含沙量的季节差异减小;丰水期(夏秋季)含沙量减少幅度大,枯水期(冬春季)含沙量减少幅度小2)蓄水前,荆江河段丰水期以淤积为主,枯水期以冲刷为主;蓄水后,荆江河段全年以冲刷为主。
依据:蓄水前,丰水期上游站(宜昌站)比下游站(螺山站)含沙量大,枯水期上游站(宜昌站)比下游站(螺山站)含沙量小;蓄水后,上游站(宜昌站)比下游站(螺山站)全年含沙量小3)三峡大坝可以调节荆江河段的水位,使其水位季节差异减小;河床冲刷作用增强,使河道加深加宽,泄洪能力增强,降低洪水位;河道变深使航运条件改善;河床的冲刷可能会威胁到堤岸安全;由于河床冲刷,水位下降,导致部分下游取水口和港口设施功能失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