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湖南中考《政治》考试大纲.doc
9页2011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思想品德一、考试指导思想初中毕业思想品德学业考试,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湖南省中小学生命与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学科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学生在思想品德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应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体现义务教育性质,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毕业思想品德学业考试要体现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促进学生提高道德素质,锻炼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坚持能力立意和教育价值立意的命题原则,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的课程目标,既要重视考查学生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民族团结,以及生命与健康等方面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查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关注学生在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注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符合当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际。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依据《课程标准》和两个《指导纲要》的要求,初中毕业思想品德学业考试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以及生命与健康教育6大领域和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相关考试内容的能力目标由低到高分为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识记是对有关的事实、概念、原理或观点的再现或再认,理解是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有关的事实、概念、原理或观点进行转换、说明、解释或推理,运用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有关事实、概念、原理或观点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探究考试内容能力目标的前一个层次是后面各层次的基础,较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了较低层次的要求领域主题内 容能力层次识记理解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认识自我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心理的协调发展√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克服青春期的烦恼√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磨砺意志,陶冶情操,锻炼个性心理品质√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交往与沟通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克服“逆反”心理√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杜绝不良嗜好√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道德教育自尊自强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体会生命的意义,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价值 √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能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交往的品德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孝敬父母和长辈√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努力做诚实的人√关心和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不自傲或自卑√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遵守网络交往的规则√承担社会责任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知道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法律教育学法用法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了解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权利和义务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尊重别人的隐私√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法律与社会秩序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树立宪法意识√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知道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国情教育认识国情爱我中华了解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树立科学发展观√知道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民族团结教育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和谐的民族大家庭√了解党和国家制定的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科教文卫事业、各民族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各民族有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民族政策√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树立和巩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生命与健康教育了解交通安全、户外活动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法√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了解自我保健、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学会识别骗术,了解一些应对敲诈、抢劫、绑架、恐吓等突发事件的方法√了解当地常见灾害,学会应对洪水、泥石流、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提高自救自护能力√了解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正确认识艾滋病,了解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时 事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国内外重大时事√三、试卷结构(一)考试题型1、可供选择的基本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判断正误题、简答题、判断说明题(辨析题)、分析说明题(论述题)等。
2、鼓励进行题型创新,设计符合考试改革要求的具有开放性、探究性、体验性的创新性题型二)主客观试题比例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判断正误题等,在整卷中所占比例控制在50%之内主观题包括简答题、判断说明题(辨析题)、分析说明题(论述题)以及其他开放性、拓展性、探究性创新题型等,在整卷中约占50%以上三)考试内容比例《课程标准》的内容约为65%,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约为15%,生命与健康教育的内容约为10%,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约为10%四)整卷难度系数控制在0.80左右,试卷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的比例为7:1.5:1.5四、题型示例第一类:基本题型(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例1.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行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A.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B. 海洋,未来的财富C.城市,让生活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