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如何构建园本阅读的根脉纲.docx
4页浅谈如何构建园本阅读的“根”“脉”“纲” ◎陆书红案例回放:晨间活动,幼儿三字经广播如灵动的音符,流入校园的每个角落,流进幼儿的心间,他们无意识地听着、跟读着……两个月后,中、大班的孩子就能边游戏边跟着广播吟诵,有的开始不自觉地翻阅老师摆放在阅读区的“三字经”读本那图、那画吸引着孩子,有些胆大的孩子簇拥着老师唧唧喳喳地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啊?”“那画的是什么?”“我们需要这样做吗?”老师们耐心地带着孩子读上几句,并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来解释其中的含义在这样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孩子走进了传统文化的世界园本阅读的探索重在丰富与创新,必须把“根”留住、把“脉”搭准、把“纲”定牢一、课程建设,把根留住——价值是根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画、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我园“园本幼儿阅读文化建设研究”就是从文化的理念和视野探索阅读的路径,营造“享受阅读,演绎精彩”的幼儿书园氛围近年来,我们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幼儿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的成长为终极目标,充分挖掘幼儿园和社区的课程资源。
全员参与、播撒书香,为孩子量身定制幼儿读物,使幼儿园与书结缘同行,让孩子与书相伴成长二、教材开发,把脉搭准——适切是目的园本教材必须以教师和幼儿为本,以追求幼儿园的发展和幼儿、教师的成长为目的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教育性原则我们明确“情节结构清晰,主题鲜明,易于幼儿由其他符号转译为语言符号的作品”这一标准,如童话《蛤蟆吃西瓜》塑造了一个活泼有趣、热爱生活的蛤蟆形象,适合向中班孩子传播“爱劳动、爱动脑筋、爱同伴的人是最快乐”的真理2.趣味性原则富有儿童情趣的作品自然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我们选择适合幼儿口味的、具有幽默感且情趣十足的作品,如儿歌《逗蚂蚁》不但琅琅上口,而且充满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情趣3.量力性原则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着明显的认知水平差异譬如童话《金色的房子》比较适合中班幼儿,因为中班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和分享经验,能够理解《金色的房子》中小姑娘所经历的事情因此,这篇作品中已知与未知的合成,熟悉感和新鲜感的集结,本身便有助于幼儿积极地进行学习三、阅读深入,把纲定牢——精选是关键“只有理解孩子,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只有懂得孩子的阅读需要,才能让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为了保障阅读活动的按部就班,我们给孩子定制了营养快餐:必读书、选读书和推荐书。
1.必读书、定“魂”理“线”我们把必读书与课程相结合,作为语言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让活动与学科有机整合,既扩大课程资源,又拓展学科空间所选内容适合整个教育活动的需要,包括社会、艺术、科学、健康等领域的教育内容,便于多领域的自然渗透和延伸,如《三字经》、宋词、成语故事、经典童话等2.选读书,搭“台”亮“相”图书是幼儿最喜欢的玩具之一,儿童阅览室、亲子阅读室更是小朋友喜欢的读书天地软绵绵的小沙发、漂亮的水果坐垫、适合幼儿自己取放的书架,孩子们或由老师带领或由家长陪伴选择喜爱的图书,那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我园幼儿的选读书目有:幼儿绘本、《动物故事》《民间故事》《幼儿画报》等3.推荐书,连“点”成“面”书香幼儿需要家园牵手,阅读习惯有时必须“强制培养”我们拓宽渠道,引领家长进行亲子阅读我们开辟“好书分享”信箱,让家长献计献策,推荐书目;各班建设“好书分享”栏目,每周由家长轮流更换栏目内容,分享阅读感悟使园本阅读课程的实施由被动为主动,由自发成为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中心幼儿园)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