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文学史lec10(汪曾祺与寻根小说).ppt
27页L/O/G/O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第十讲:汪曾祺与寻根文学第十讲:汪曾祺与寻根文学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马卫华lec10内容内容内容内容A.A.文化交流与文化更新文化交流与文化更新B.B.风俗乡土小说风俗乡土小说 C.C.汪曾祺及其创作汪曾祺及其创作D.D.文学文学““寻根寻根””E.E.小结小结F.F.思考题思考题A A A A....文化交流与文化更新文化交流与文化更新文化交流与文化更新文化交流与文化更新1.1.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2.2.文化创造与生产:作为文化动物的人文化创造与生产:作为文化动物的人3.3.文化传播与交流:互通、互证与互动文化传播与交流:互通、互证与互动4.4.文化发展与更新:文化发展与更新:a.a.动机:解决自己的难题动机:解决自己的难题b.b.内容:价值观扬弃内容:价值观扬弃c.c.表现:符号与行为转变表现:符号与行为转变d.d.心理影响:积极心理影响:积极/ /消极的两面性消极的两面性从洋务运动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到维新变法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试验社会试验改革开放与改革开放与中国文化重构中国文化重构中中国国近近代代文文化化更更新新浪浪潮潮陈寅恪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现此文化之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之心安而义尽也B B B B....风俗乡土小说风俗乡土小说风俗乡土小说风俗乡土小说1.1.题材:题材:a.a.北京、上海、苏州等市民生活写照北京、上海、苏州等市民生活写照b.b.或乡镇平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描绘或乡镇平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描绘2.2.特征:特征:a.a.地方风俗的前景化地方风俗的前景化b.b.世俗生活的魅力世俗生活的魅力邓友梅邓友梅“京味小说京味小说”冯骥才冯骥才“津门小说津门小说”陆文夫陆文夫“小巷文学小巷文学” 傻二没答话,带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微笑,抬手把头傻二没答话,带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微笑,抬手把头傻二没答话,带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微笑,抬手把头傻二没答话,带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微笑,抬手把头布一圈圈慢慢绕开取下,露出来的竟是一个大光葫芦布一圈圈慢慢绕开取下,露出来的竟是一个大光葫芦布一圈圈慢慢绕开取下,露出来的竟是一个大光葫芦布一圈圈慢慢绕开取下,露出来的竟是一个大光葫芦瓢,在太阳下,像刚下的鸭蛋又青又亮玻璃花惊得瓢,在太阳下,像刚下的鸭蛋又青又亮玻璃花惊得瓢,在太阳下,像刚下的鸭蛋又青又亮玻璃花惊得瓢,在太阳下,像刚下的鸭蛋又青又亮玻璃花惊得嗓音变了调儿:嗓音变了调儿:嗓音变了调儿:嗓音变了调儿: “ “你,你把祖宗留给你的你,你把祖宗留给你的你,你把祖宗留给你的你,你把祖宗留给你的‘ ‘神鞭神鞭神鞭神鞭’ ’剪了?剪了?剪了?剪了?” ” 傻二开口说: 傻二开口说: 傻二开口说: 傻二开口说: “ “你算说错了!你要知道我家祖宗怎么创出这辫你算说错了!你要知道我家祖宗怎么创出这辫你算说错了!你要知道我家祖宗怎么创出这辫你算说错了!你要知道我家祖宗怎么创出这辫子功,就知道我把祖宗的真能耐接过来了。
祖宗的东子功,就知道我把祖宗的真能耐接过来了祖宗的东子功,就知道我把祖宗的真能耐接过来了祖宗的东子功,就知道我把祖宗的真能耐接过来了祖宗的东西再好,该割的时候就得割我把西再好,该割的时候就得割我把西再好,该割的时候就得割我把西再好,该割的时候就得割我把‘ ‘鞭鞭鞭鞭’ ’剪了,剪了,剪了,剪了,‘ ‘神神神神’ ’却留着这便是,不论怎么办也难不死我们;不论却留着这便是,不论怎么办也难不死我们;不论却留着这便是,不论怎么办也难不死我们;不论却留着这便是,不论怎么办也难不死我们;不论嘛新玩意儿,都能玩到家,决不尿给别人怎么样,嘛新玩意儿,都能玩到家,决不尿给别人怎么样,嘛新玩意儿,都能玩到家,决不尿给别人怎么样,嘛新玩意儿,都能玩到家,决不尿给别人怎么样,咱俩玩一玩?咱俩玩一玩?咱俩玩一玩?咱俩玩一玩?” ” ————冯骥才冯骥才冯骥才冯骥才《《《《神鞭神鞭神鞭神鞭》》》》B B B B....风俗乡土小说风俗乡土小说风俗乡土小说风俗乡土小说1.1.题材:题材:a.a.北京、上海、苏州等市民生活写照北京、上海、苏州等市民生活写照b.b.或乡镇平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描绘或乡镇平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描绘2.2.特征:特征:a.a.地方风俗的前景化地方风俗的前景化b.b.世俗生活的魅力世俗生活的魅力3.3.潜在主题:世俗精神的沦落与复兴潜在主题:世俗精神的沦落与复兴 陆文夫在小说陆文夫在小说陆文夫在小说陆文夫在小说《《《《小贩世家小贩世家小贩世家小贩世家》》》》描写了一个在苏州这样一个有着描写了一个在苏州这样一个有着描写了一个在苏州这样一个有着描写了一个在苏州这样一个有着悠久的世俗文化传统的城市里世代经营的小贩形象。
当这个人悠久的世俗文化传统的城市里世代经营的小贩形象当这个人悠久的世俗文化传统的城市里世代经营的小贩形象当这个人悠久的世俗文化传统的城市里世代经营的小贩形象当这个人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城市里倍受打击,最后至于要被逐离城市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城市里倍受打击,最后至于要被逐离城市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城市里倍受打击,最后至于要被逐离城市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城市里倍受打击,最后至于要被逐离城市时,他来到一位他的熟客,一个通过沉默向他表示过同情和尊时,他来到一位他的熟客,一个通过沉默向他表示过同情和尊时,他来到一位他的熟客,一个通过沉默向他表示过同情和尊时,他来到一位他的熟客,一个通过沉默向他表示过同情和尊重的知识分子家中,给这个人留下了他做生意时常用的竹梆子重的知识分子家中,给这个人留下了他做生意时常用的竹梆子重的知识分子家中,给这个人留下了他做生意时常用的竹梆子重的知识分子家中,给这个人留下了他做生意时常用的竹梆子他似乎认为自己不应带走这个属于城市的东西,并借这一行为他似乎认为自己不应带走这个属于城市的东西,并借这一行为他似乎认为自己不应带走这个属于城市的东西,并借这一行为他似乎认为自己不应带走这个属于城市的东西,并借这一行为表现了他对城市无限的留恋与徘徊之意表现了他对城市无限的留恋与徘徊之意表现了他对城市无限的留恋与徘徊之意表现了他对城市无限的留恋与徘徊之意————尽管城市对他无情尽管城市对他无情尽管城市对他无情尽管城市对他无情而粗暴,他却仍在临去之时对它表现了无限的温情。
而粗暴,他却仍在临去之时对它表现了无限的温情而粗暴,他却仍在临去之时对它表现了无限的温情而粗暴,他却仍在临去之时对它表现了无限的温情 ————马卫华:马卫华:马卫华:马卫华:《《世俗社会的喧嚣与温情世俗社会的喧嚣与温情世俗社会的喧嚣与温情世俗社会的喧嚣与温情——20——20世纪世纪世纪世纪8080年代城市文学论年代城市文学论年代城市文学论年代城市文学论》》》》C.汪曾祺其创作.汪曾祺其创作19201920年,生于江苏高邮年,生于江苏高邮19391939年,入读西南联合大学(昆明)年,入读西南联合大学(昆明)19401940年,开始创作,得沈从文指导年,开始创作,得沈从文指导19431943年,大学毕业,在中学做国文教师年,大学毕业,在中学做国文教师19501950年,任职于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年,任职于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究会19571957年,被打成右派年,被打成右派19621962年,任北京京剧团编剧,参与过年,任北京京剧团编剧,参与过《《沙家沙家浜浜》》等现代京剧改编等现代京剧改编1979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年,重新开始创作19971997年,病逝于北京年,病逝于北京 在联大读书时,施松卿不乏追求者。
在联大读书时,施松卿不乏追求者施松卿为何嫁给了汪曾祺,他们的女儿施松卿为何嫁给了汪曾祺,他们的女儿汪明说:汪明说:““一次,爸爸妈妈聊起联大的一次,爸爸妈妈聊起联大的事情,妈妈对我们说:事情,妈妈对我们说:‘‘中文系的人土中文系的人土死了,穿着长衫,一点样子也没有,外死了,穿着长衫,一点样子也没有,外文系的女生谁看得上!文系的女生谁看得上!’’我们问:我们问:‘‘那那你怎么看上爸爸了?你怎么看上爸爸了?’’妈妈很得意地说:妈妈很得意地说:‘‘有才!一眼就能看出来有才!一眼就能看出来’”’” 施松卿,福建人,就读于西南联大外文系施松卿,福建人,就读于西南联大外文系曾与杨振宁同班,后由物理系转出毕业后与汪曾与杨振宁同班,后由物理系转出毕业后与汪在同一中学任教时相识相恋,相守终生在同一中学任教时相识相恋,相守终生汪曾祺汪曾祺——“抒情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个士大夫秋秋色色无无私私到到草草花花C C C C.汪曾祺其创作.汪曾祺其创作.汪曾祺其创作.汪曾祺其创作1.1.基本特征基本特征a.a.注重风俗民情的表现:注重风俗民情的表现:““气氛即人物气氛即人物””b.b.沈从文传统:散文化的抒情小说沈从文传统:散文化的抒情小说c.c.语言:简洁、质朴而不失典雅、幽默语言:简洁、质朴而不失典雅、幽默d.d.文明(化)文明(化)/ /自然:对立或统一?自然:对立或统一?e.e.复现活泼的民间复现活泼的民间C C C C.汪曾祺其创作.汪曾祺其创作.汪曾祺其创作.汪曾祺其创作2.2.《《受戒受戒》》a.a.历史背景:战前历史背景:战前 ((““四十三年前的旧梦四十三年前的旧梦””))b.b.社会场景:佛教文化浸润的乡野社会社会场景:佛教文化浸润的乡野社会c.c.人物:明海、小英子人物:明海、小英子d.d.表现:人性之朴与表现:人性之朴与““万里无云万里无云””e.e.意义:意义:a.a.去政治化,写美和健康人性去政治化,写美和健康人性b.b.非启蒙化,写纯朴自然乡野非启蒙化,写纯朴自然乡野c.c.怡情悦性,恢复中国小说的诗学传统怡情悦性,恢复中国小说的诗学传统C C C C.汪曾祺其创作.汪曾祺其创作.汪曾祺其创作.汪曾祺其创作3.3.《《大淖记事大淖记事》》a.a.十一子、巧云的爱情故事十一子、巧云的爱情故事b.b.民俗秩序与良心民俗秩序与良心 “ “第三天,他们举行了第三天,他们举行了““顶香请愿顶香请愿””。
二十来二十来个锡匠,在县政府照壁前坐着,每人头上用木盘顶个锡匠,在县政府照壁前坐着,每人头上用木盘顶着一炉炽旺的香这是一个古老的风俗:民有沉冤,着一炉炽旺的香这是一个古老的风俗:民有沉冤,官不受理,被逼急了的百姓可以用香火把县大堂烧官不受理,被逼急了的百姓可以用香火把县大堂烧了,据说这不算犯法了,据说这不算犯法D D D D.文学.文学.文学.文学““““寻根寻根寻根寻根””””1.1.寻根文学背景:重建文化认同寻根文学背景:重建文化认同2.2.类型:类型:a.a.文化批判文化批判 韩少功韩少功《《爸爸爸爸爸爸》》丙崽:文化寓言(滞、闭、退)丙崽:文化寓言(滞、闭、退)b.b.文化认同文化认同 阿城阿城《《棋王棋王》》王一生:存身扰寰而安心于道王一生:存身扰寰而安心于道c.c.原始生命型原始生命型 莫言莫言《《红高粱红高粱》》:野性、原始生命力量张扬:野性、原始生命力量张扬韩少功韩少功《《爸爸爸爸爸爸》》丙崽:文化寓丙崽:文化寓言(滞、闭、退)言(滞、闭、退) 老者推开搀的人,向前迈了几步,立老者推开搀的人,向前迈了几步,立定,双手合在腹前摩挲了一下,朗声叫定,双手合在腹前摩挲了一下,朗声叫道:道:“后生,老朽身有不便,不能亲赴后生,老朽身有不便,不能亲赴沙场。
命人传棋,实出无奈你小小年沙场命人传棋,实出无奈你小小年纪,就有这般棋道,我看了,汇道禅于纪,就有这般棋道,我看了,汇道禅于一炉,神机妙算,先声有势,后发制人,一炉,神机妙算,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古今儒将,不过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古今儒将,不过如此老朽有幸与你接手,感触不少,如此老朽有幸与你接手,感触不少,中华棋道,毕竟不颓,愿与你做个忘年中华棋道,毕竟不颓,愿与你做个忘年之交老朽这盘棋下到这里,权做赏玩,之交老朽这盘棋下到这里,权做赏玩,不知你可愿意平手言和,给老朽一点面不知你可愿意平手言和,给老朽一点面子?子?”阿城阿城《《棋王棋王》》莫言莫言《《红高梁红高梁》》 …… 谨以此文召唤那些游荡在我的故乡无边谨以此文召唤那些游荡在我的故乡无边无际的通红的高粱地里的英魂和冤魂我是无际的通红的高粱地里的英魂和冤魂我是你们的不肖子孙,我愿扒出我的被酱油腌透你们的不肖子孙,我愿扒出我的被酱油腌透了的心,切碎,放在三个碗里,摆在高粱地了的心,切碎,放在三个碗里,摆在高粱地里伏惟尚飨里伏惟尚飨!尚飨尚飨!E E E E.小结.小结.小结.小结1.1.文化是社会成员共享的理想、价值和信仰文化是社会成员共享的理想、价值和信仰2.2.风俗乡土小说关注地方文化的存在形态及其变迁风俗乡土小说关注地方文化的存在形态及其变迁3.3.汪曾祺创作风格深受沈从文影响汪曾祺创作风格深受沈从文影响4.4.《《受戒受戒》》等作品的意义主要源自远离时代政治主等作品的意义主要源自远离时代政治主题的传统文化内蕴题的传统文化内蕴5.5.寻根文学指向对传统、历史及文化本身的反思是寻根文学指向对传统、历史及文化本身的反思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反思浪潮的集中体现,同时引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反思浪潮的集中体现,同时引发了新一轮的传统文化现代化热情发了新一轮的传统文化现代化热情E E E E.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 汪曾祺说:汪曾祺说:““总起来说,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总起来说,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的作品不是悲剧我的作品缺乏崇高、悲壮的美我的作品不是悲剧我的作品缺乏崇高、悲壮的美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 (洪史,洪史,P288)P288)如何如何结合他的创作理解这番话?结合他的创作理解这番话?第十讲结束第十讲结束下次课见下次课见吉尔兹吉尔兹““符号论符号论””:: 文化文化 “ “表示的是从历史上留下表示的是从历史上留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以来的存在于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命的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命的知识和态度知识和态度 ” 泰勒泰勒““复合体论复合体论””::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 哈维兰哈维兰““理念论理念论”” :: ““文化,对人类学家来说,包文化,对人类学家来说,包括一个社会成员共享的理想、价值括一个社会成员共享的理想、价值和信仰,社会成员用它们解释经验和信仰,社会成员用它们解释经验并生成行为,而且它们也反映在他并生成行为,而且它们也反映在他们的行为之中。
们的行为之中《《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第第10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