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开箱验收制度.docx
3页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开箱验收制度1.1 目的通过对进场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开箱检查登记,确保原材料、构配件和设 备性能参数满足施工需要和保证质量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1.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监理的各类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监理开箱验收工 作1.3 职责1.3.1 总监理工程师或其指定的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对工程进场原材料、构配件 和设备开箱验收实施全过程、全面的控制;1.3.2 专业监理工程师按设计文件、图纸及有关标准审查进场原材料、构配件和 设备性能,组织监理人员开展检查登记工作;1.3.3 各相关专业监理人员应及时对进场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开箱进行检验或 见证试验,并建立台账,做好记录对材料、设备使用的情况进行跟踪;1.3.4 各相关专业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和工程项目验收时,必须坚持施工中所 使用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是否有检验记录无检验记录不得使用;1.4 工作内容1.4.1 监理准备工作1.4.1.1 掌握审查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商信息,确保供应渠道在监理控制 下有序、保质运行;1.4.1.2 审查所有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保证文件,包括供货总说明;检 测与试验者的资质证明;产品出厂证明;技术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自检、复试 报告;1.4.2 监理检验要求1.4.2.1 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按规定随货提供出厂合格证件, 证件由供应部门向厂家或物资调出单位索取。
1.4.2.2 根据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商的具体情况,总监理工程师确定是否 需要采购单位报审供应商资质,如需报审则由采购单位填写《试验/供货单位资 质报审表》,监理工程师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到达施工 现场后承包单位应按规定向监理提出申请作见证取样试验或检验,并将有关的出 厂合格证、质保书和现场检验报告报送监理方审核1.4.2.3 监理人员应根据规定,针对进场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不同情况,分 别实行免检、抽检或全检,对抽检材料实施见证取样检查项目和检验标准应按 照国家或行业有关专业标准和技术规定、制造厂家技术文件及说明书的要求执 行,不得任意降低质量标准,见证取样监理人员及时将见证取样情况汇总做好记 录1.4.2.4 无需进行见证取样试验或见证取样试验结果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 备由承包单位填报《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使用报审表》并提供检验记录, 根据不同工程类别报审表要求,监理工程师或总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审核后及 时做好记录1.4.2.5 安装设备应按规定随设备提供出厂合格证明和零部件清单如无上述资 料应由供应部门索取,否则不予进场1.4.2.6 设备开箱检验由设备安装的承包单位提出开箱申请,并填报《设备开箱 检查申请表》,开箱检验由供货方主持,监理、承包单位等各方参加。
检验内容 包括:核对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及专用工具、备品备件是否符合供货要求;图 纸资料是否齐全;外观有无损坏等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对于进口材料、构配 件和设备,应按订货合同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对于新材料、新产品还应审核承 包单位报送的经有关部门鉴定、确认的证明文件检验后应及时做好记录1.4.2.7 自行加工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机电设备等,监理应检验其是否具备 相应的加工资质加工完成后,加工单位应按有关质量标准作出检验,签发合格 证,在交货时一并提交监理方检验1.4.2.8 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原材料报验单审核材料的品种、规格,对施工单位加 强中间过程的材料质量跟踪检查,放在材料的误用、串用,以避免材料质量问题 造成的工程质量隐患1.4.2.9 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承包单位对进场的工程材料按工程质量管理规定 进行自检和复试,对构配件进行自检,对设备进行开箱检查的自检结果、复试结 果和检查结果;审查检验记录和报审表,并签署审查意见对有疑用验的原材料、 构配件和设备科要求从新检验1.5 处置1.5.1 各相关专业监理人员应及时处理检验中发现的问题,重大问题报请总监理 工程师处理1.5.2 监理人员必须对检验合格的材料和构配件做好检验记录和统计工作。
1.5.3 在检查中发现原材料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使用前应由供应部门委托试验单 位进行检验,监理见证取样,并将检验结果报送监理方审核:a) 出厂证明无法取得时;b) 证件中试验数据不全,无法判断其质量时;c) 原证件规定的质量保证期限以及超过时;d) 对原材料的可靠性或其证件的内容有怀疑时;e) 未防止差错而进行必要的复查或抽查1.5.4 对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做好标识和记录,并监督供应商或承包单位)将其封存清退出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