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美术四上《花手帕》WORD版教案.doc
4页湘教版美术四上《花手帕》WORD版教案一、教材分析在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百花园中,有一朵艳丽的奇葩,它就是历史悠久的染色工艺——染缬染缬,是唐代最为发达的一个印染品种,为了创造多种艺术特色,产生多种艺术效果,古代民间艺人发明了许多印染方法从制作方法上古代印染工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绞缬(今称为扎染)、蜡缬(今称为蜡染)、夹缬(今已失传)印染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本课的设计汲取了染缬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并将其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巧用身边易取之材料,仿民间艺术染制一方手帕 本课将学习任务分为两个活动 “活动一”的设置以吸水性较强的纸为媒材,凭借折叠构成的原理,利用纸纤维的吸水性能和渗透作用,从而形成既有一定格律和节奏,又色彩鲜艳、变化生动活泼,呈现四方连续纹样的一方纸手帕活动二”的设置即制作扎染作品工场扎染比课堂要复杂得多,一般要经过染前处理一捆扎布料一浸水一染色一冲洗晾干一熨平完成等工艺程序,色料的配置需用专门的印染色料,并加入食盐等,使染色后不褪色 二、教学目标:1、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2、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四、教学准备:生宣纸、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课时一:一、欣赏感量: l教师出示浸染纸手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提问:它们与我们甲时用的手帕有什么不同?它有何特点? (图形的对称美、色彩的浸润美)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制作一方浸染纸手帕 3.板书课题:花手帕(一)纸手帕 二、方法指导 请一名学生上台将折叠好的宣纸随意染上不同的颜色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说制作纸手帕需要哪些步骤吗? (小结板书:折纸,染纸)2.折法启示: ①教师提问:你能折出不同形状来吗? ②学生尝试后,教师小结:田字格、米字格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稍有变化折出的形状影响到染的纹样的形成,辐射状、折扇形折叠法、任意折叠、揉纸团法等也可以尝试 3.染法示范: ①教师示范:点染、漫染纸张,展开形成纹样 ②师生共同分析、小结染制纸手帕的要点: A.注意画面色彩的控制,应以一种颜色为主,色度要有深浅的变化 B.染色时要注意时间的控制,浸在彩色水中的时间长则吸色多、染色的面积大,反之则少、染色的面积小 4.教师示范打开作品,进行展示。
提示:纸吸水后十分脆弱,稍不小心就会揭破,前功尽弃,可以用吸水性强的纸或其他材料将水分基本吸干,再小心翼翼地展开. 三、观察分析 1.欣赏纸手帕作品(优劣对比)提问:你喜欢哪块纸手帕? 为什么? 2.学生开书欣赏书中作品 四、自主表现 I.学生分小组动手制作纸手帕,将作业纸采用不同的方法折叠,然后在彩色水中浸染或点染,制作2._4块美丽奇特的纸手帕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提请注意,浸染得好的应叫学生适可而止 五、分析交流 I.将学生作品张贴展示 2.提问: ①你最喜欢哪一块?说说你的理由? ②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课时二:一、尝试表现 1.欣赏上节课优秀作业,回顾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 2.导人新课,提问引导思考:制作纸手帕染前要先折那么,制作布手帕在染前,你准备将布料做怎样的处理? 3.学生讨论、尝试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仿效民间艺人的手法,制作扎染手帕 5.板书课题:花手帕(二)布手帕 二、方法指导 1.观看幻灯片,了解民间扎染的发展、制作过程、方法,以及民间扎染作品欣赏,画面配讲: ①扎染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印染工艺之一,主要盛产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其制作方法是把布料用绳线捆扎后,再用染料煮染。
凡是扎了的部分染料进不去,这样就保留了布料原有颜色的面貌而形成图案,因此叫扎染 ②在机器印染术出现之前,人们的服饰花纹、家居用品等就是用这种手工工艺制作而成,至今在一些地方仍然保留着扎染作坊,如湘西凤凰、云南大理、贵州等 ③扎染作品色彩朴实、自然、大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味 2.教师模拟民间扎染作坊师傅的身份,示范、讲解课堂制作扎染花手帕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1)、捆扎布料 (2)、浸染布料 (3)、展开呈现 三、观察分析1.将扎法图示和染出的图案两两对比欣赏,从中明了制作扎染手帕的关键所在:扎的方法、位置、松紧等直接影响扎染纹样的样式,扎、染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先进行设计 2.学生开书欣赏书中作品 四、创作表现 1.学生动手制作扎染手帕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 五、评析交流 1.将学生的扎染作品悬挂在教师课前牵扯的铁丝或绳线上,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2.提问: ①你是如何做出扎染手帕的?有小窍门吗? ②你最喜欢哪一块?说说你的理由 ③再给你一块白布,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成花手帕?课后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欣赏作品,同学们对这些作品很感兴趣,观察的也很仔细,主要是让他们观察这些作品的构图和色彩。
然后通过观察这些作品来使自己完成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这节课主要是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通过观察,通过欣赏来使自己的水平提高附送:2019-2020年湘教版美术四上《花手帕》教学反思之二--新世纪学校 谢玉姣《花手帕》这课我一共上了两个班,教案也经过了前后两次的修改 在第一次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自己尝试了用各种纸材的折叠染色效果,我发现生宣纸在染色干透后色彩会变淡,而皱纹纸吸水性较差,纸面不平整的缺点,就想到了用餐巾纸试试,不料效果非常好,干后色彩丝毫没有变淡,再说餐巾纸在学生身边随处可取,失败了还能反复尝试,所以我让学生多带点餐巾纸来上课 第一堂是在4(1)班上魔术导入,欣赏原来学生的作品,孩子们看到些漂亮的手帕,学趣一下子就上来了.接着是讲解,示范,最后说一些要注意的事项,就开始让孩子们操作了,孩子们拿起手上的餐纸先折好,再用彩色墨水渲染4(1)班上完之后,我自己发现了不少问题:一是前面有些讲授环节内容过于烦琐,时间过长,有个别地方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学情,导致后面学生作业时间不充分,最后学生作品展示的数量不多.再就是一些细节问题:示范没有到位,米字设计格没有讲透,知识点归纳不够简练,语言不够简练,作品评析时没有到位…最后,针对问题,师傅提了不少建议,我修改了教案,减掉了一些啰嗦的地方,把注意事项用课件展示讲解,也补充了一些不够的地方. 调整后,第2次上4(2)班课,感觉好多了,作业质量和数量都提高了很多. 第一次展示用的是绳子和衣架,但因为作品易烂,挂上去之后有些作品破掉了,这次改成了磁石贴在黑板上。
从课堂上学生的作品展示来看,这节制作纸手帕是成功的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在展开纸手帕发现美丽得出乎他们意外时,我看见他们是异常兴奋的,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在这种成就感中得到了极大的激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