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境外学龄前儿童走、跑、跳基本动作技能研究述评.docx

2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7118836
  • 上传时间:2021-1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3.48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境外学龄前儿童“走、跑、跳”基本动作技能研究述评 秦培府 刘鎏 朱子平摘 要:走、跑、跳是最基本的动作技能,也是人们从事体育活动的基础,学龄前阶段是学习走、跑、跳等基本动作技能的黄金时期国内有关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更好地促进相关研究,对境外学龄前儿童走、跑和跳三类基本动作技能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境外从20世纪中期开始相关研究,研究先后经历了观察研究、量表设计和高科技技术运用等阶段,主要关注了走、跑、跳的动作发展序列和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未来更多高科技的手段将运用到基本动作技能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应该在境外研究的基础上关注我国文化和情境下儿童动作技能发展的研究,以及相关教学和训练干预研究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走、跑、跳;述评:G804 :A :1006-2076(2019)06-0092-08Abstract:Walking, running and jumping are not only the most fundamental motor skills, but also the basis for people to engage in sports activities. Preschool stage is the golden age for learning these fundamental skills. The research on the fundamental motor skills of preschool children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in China. In order to promote relevant study in China, this paper tries to review the studies abroad. Foreign countries have started the research since the mid of the 20th century, which has experienced the stages of observational study, scale development and high-tech application, focusing on the sequence of movement development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future, more high-tech methods will be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the fundamental motor skills. Chinese schola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s motor skills in culture and situation and the intervention research of related teaching and training on the efforts of foreign studies.Key words:preschool children; fundamental motor skills; walking, running, jumping; review基本动作技能(Fundamental Motor/Movement Skills,FMS)是指涉及腿、手臂、躯干和头部等身体不同部位参与工作的一种运动模式,被认为是体育竞技、体育游戏、体育比赛、户外活动教育等各类复杂体育运动的前导运动模式。

      其主要包括3部分内容:移动技能(locomotion)、对象控制技能(object control)和稳定技能(stability skills)[1]学龄前儿童阶段(一般是3~6岁)是习得基本动作技能的关键期和高峰期,抓住这段基本动作技能学习的关键期,将有益于儿童在未来专项体育活动中有更好的表现,能够使得他们更快地掌握专项运动技能,不论是在灵敏方面还是动作协调方面都会较其他小朋友更加出色,而且对于专项运动技能的进阶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反之,基本动作技能学习缺失者可能在专项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从而导致在儿童时期缺乏参与运动和游戏的自信,而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丧失了与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机会,进而性格变得孤僻怪异,或者表现为一定程度的自卑[2]研究者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还发现,越是表现出较强运动技能和天赋的儿童越喜欢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而在体育运动中越是没有自信的儿童将越来越不喜欢体育活动,直到他们长大也不会改变,也就是说基本动作技能的掌握与人们参加体育活动(Physical Activity)的行为息息相关[3]走、跑、跳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动作技能,也是学龄前儿童最先习得的基本动作技能,它们是各专项运动技能的基础。

      学龄前儿童可以通过走来观察世界,探索未知;通过跑去更广阔的地方去探索,增加了活动范围;而跳更是儿童天性的一种表现,更是可以通过跳跃的练习来促进骨骼的发育和身高的增长但這3项基本动作技能不能够自然习得,必须在正确的外界指导和干预下才能够形成正确的动作模式目前,国内研究对于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关注较少,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并没有认识到基本动作技能对于学龄前儿童体能、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境外研究者从20世纪中期就开始关注基本动作技能的研究,先后经历了观察研究、量表编制和高科技手段运用等阶段,在这方面他们已经积累了很多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了促进我国基本动作技能的研究,推动学龄前儿童参与正确的体育锻炼,不断促进我国儿童体质改善和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本研究将以走、跑、跳这3个动作为例对境外基本动作技能的研究进行述评1 走的研究走是最基本和相对简单的基本动作技能之一,婴幼儿时期运用四肢进行爬行的移动方式限制了他们对于外界的探索,而走的出现使得他们能够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境外研究者重点关注了学龄前儿童走的形成过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1.1 “走”动作技能的形成走是人类第一次独立的靠两只脚进行移动的方式,由爬到走的转变更是人类动作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人类学习走路的过程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从蹒跚的、不均匀的步态到形成同步、连贯和完整的运动技能(Berstein,1967)[4]Sherid(1960)的研究,表明婴儿在出生后第9个月开始爬行,在第12个月开始学习走路,在第15个月时可以完成独立行走[5] Burnt和Johnson(1971)的研究也表明幼儿学会独立行走的平均年龄是12个月,男孩学会独立行走的时间要比女孩早两个星期[6]从基本动作技能学习的角度来看,Simmons和Maida(1992)认为幼儿刚开始探索走路的时候还需要有外界的帮助,这样会使得他们感觉到更加的安全,当他们感觉更加独立时,就会慢慢减少对外界的依赖,而且父母的拥抱和鼓励是最好的奖赏[7]从动作结构形成的角度来看,在婴儿独立行走的开始阶段,为了保持平衡,增大受力面积,其两腿分开较大,且膝关节和髋关节屈曲,同时手臂在肘部弯曲且张开,并不能实现连贯的移动;随着技能的不断熟练,婴儿两腿之间的宽度逐渐减小,运动变得更流畅,双臂摆动出现,步长和步行速度增加[8];在5岁左右成人的行走模式逐渐出现[9-10]1.2 “走”动作技能学习和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1.2.1 步态对于走的影响步态是指走路时所表现的姿态。

      一般而言,成熟的步态模式在3岁时就已经确立[11],大多数儿童在5岁左右就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步行模式[12]Scrutton(1969)通过分析儿童步态,发现幼儿早期通过脚趾的外展来维持平衡,增加稳定性,因为这样不仅增大了受力面积,还能使得强壮的趾短屈肌和足底方肌来帮助提高横向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自身稳定性也慢慢提高,不再需要依靠脚趾的外展来提供稳定性,直到4~5岁的时候就可以像成人一样行走[13]日本学者研究性别和年龄对于学龄前儿童在跨越障碍行走时的影响发现不同年龄段(4~6岁)的幼儿在跨越障碍行走时表现出了年龄的差异,但是性别间没有显著差异,同时研究还发现跨越高障碍的行走是对学龄前儿童动态平衡评估的最佳手段[14]而在不同速度下行走也是检测学龄前儿童步态稳定性极好的方法[15]而且Bizama(2018)研究表明无论走路经历如何,视觉环境干扰都会严重影响儿童的步态表现[16]所以在评估步态时需要考虑注意力要求Sutherland(1980)通过对于186名正常儿童长达7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在行走技能中决定步态是否成熟的5个因素包括:单腿站立的持续时间、行走速度、节奏、步长和骨盆跨度与踝关节伸展的比值。

      在步态发育成熟的这些决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增加肢体长度和更好的肢体稳定性,表现为单侧肢体站立时间(肢体稳定性指数)的增加[11]另外,研究还发现儿童步行时膝关节屈曲程度对儿童的步态有着显著的影响,而踝关节屈曲程度却没有影响[17]此外通过评估步态的空间、时间和年龄相关特征(例如步长、节奏和腿长)来评估平衡,可以通过此评估模式开发新的步态测量技术,以此来监测患有步态异常的儿童的治疗效果[18]1.2.2 任务类型对走的影响很多时候步行被认为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 没有人类认知处理的参与然而, 当人类在行走时同时执行其他任务时的表现对这个观点提出了挑战并发任务的测试被经常运用到类似的研究中,并发任务是指在进行一项测试的时候同时进行另一项测试,以此来检验第二任务是否会干扰第一任务的执行研究中参与者被要求在走的同时执行另一项任务, 结果显示行走受并发任务的影响,这表明行走实际上需要认知处理,而且并发任务的类型会对走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9]一些研究发现任务类型对于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步态、速度和手脚协调等方面Whitall(1991)在调查并发认知任务(声乐演唱和非声乐记忆)对在2.5岁到10岁的儿童步行的影响时发现这两项任务干扰了所有年龄组的步态和速度。

      对于4岁和6岁的人来说, 当并发任务是非声乐记忆时, 步态速度下降较为明显;非声乐记忆造成的步态速度下降,表现为步幅长度的缩短, 而声乐演唱所引起的下降则表现在步长和速度两个方面[20]Huang等(2003)通过比较不同认知任务(视觉识别,听觉识别和记忆)对5~7岁儿童步态发育的影响时发现听觉识别任务对步态速度和步幅的干扰最大,而记忆任务造成的干扰则最小[21]Shikha(2017)认为年龄影响了困难或复杂任务条件下的双重任务表现[22]Sujitra(2012)研究了在双重任务条件(包括水平步行和穿越障碍物)对5~6岁的幼儿走的影响,并将其与7~16岁青少年和19~26岁的健康青年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儿童的步态控制需要注意力来维持稳定,年龄越大受到外界的干扰越小,而且当步行任务难度增加时,双重任务对幼儿的认知表现影响更大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双任务条件下步态的姿势控制也得到了改善[23]另外,在一项实驗研究中发现4~6岁的幼儿在进行并发任务时很难维持他们的步行的正常水平,往往会出现步行效率降低,平衡失调的情况[20]对于并发任务对手臂动作的影响研究中,Ya-Ching和Geneva(2013)研究了任务对3个年龄阶段(4~6岁、7~9岁和10~13岁)儿童双手协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并发任务条件下,年龄越小儿童的双手协调性越容易受到并发任务的影响[24],而且持续时间比在简单任务条件下更短,这主要和学龄前儿童有限的注意力有关[25]。

      而且在双任务条件下姿势稳定性下降,但注意力得到保持或改善因此,在同时执行任务时,注意力优先于姿势控制[2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