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地理的复习策略--兰国能.doc
2页人文地理复习策略【摘要】人文地理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往往选用最新的国内外素材,结合区域地理,综合考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的知识,关注区域人文特征和区域发展,强调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人文地理的分数比重明显增加而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普遍感觉是“自然地理较难,但规律性强;人文地理理解不难,但内容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内容多阅卷情况也反映出学生答题时都能得点分,但得分率不高,考试得分差异不明显针对这样的现状,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提高人文地理复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呢?【关键词】人文地理素养 复习效率一、注重基础,回归课本从近三年的高考情况来看,考查的是学科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可见只有抓好基础,才能构建能力的殿堂虽然高考地理试题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不会考查课本上的原题,但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根源”,不少高考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型、改造及综合高考是针对大众的考试,熟悉了课本上的知识,对高考题就不会惧怕因此,注重基础、回归课本是人文地理复习的第一法宝如何夯实基础呢?首先要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勾画重点词句,重视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透彻理解和基本方法的牢固掌握。
在基础知识的落实过程中,默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二、理清思路,建立联系 1.建构人文地理的主干知识体系人文地理知识点多且分散,许多学生在复习期间,常常会感到知识点多而杂乱,相互容易混淆,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理清知识框架结构,没有梳理好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脉络联系因此,复习时要理清知识脉络,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使知识的规律化、系统化和结构化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包括:①一个单元内主要知识之间的联系;②不同章节之间的综合;③以一幅图、图解、图表等材料为题,围绕该部分内容展开讨论,即把知识点串成链、把单元知识点组成面、把跨单元的知识点组成知识网,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2.明确人文地理的核心理念主题高考主要涉及的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区位因素分析:工业(传统工业区、新兴工业区,不同的工业部门,产业转移);农业(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基地、渔场、牧场);城市(城市形成、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交通(铁路线、公路线、港口、机场);商业中心(商业街、商业小区、商业网点密度);旅游区(旅游资源评价);区域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围绕主题,要有意识地引导自己将各个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按“知识主线一知识点一知识网”的方式,依据“由线引点,由点连网”的程序自行归纳总结。
即按主线归纳,再以知识主线中每个知识点为中心向外发散至联系,延伸至运用,向内收敛至特征,并将各知识点有机结合成网,以达到有序建构的目的当然,结合人文地理核心理念,还应重点分析新知识点,分析基本思路、基本观点和结论在结合区域进行分析时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主导因素,推导结论3.归纳人文地理的主要考查要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可以发现人文地理的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人文特征进行空间定位问题;从图表中提取人文地理信息;分析区域人文特征;人口问题;城市区位分析;城市化问题;旅游地理问题;文化景观问题;大型工程问题;资源的跨地区调配;交通方式与条件分析;商业贸易问题;农业区位条件分析;现代农业选择;工业布局分析;工业基地、工业带问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综合国力;海洋国土;资源、能源条件分析;城市规划与布局;环境问题等等三、精做习题,提升规律习题要做,但应重质量而不是数量,要精选一些典型性和针对性强的题目,如创新题、应用题、探究题和情景题,突出问题的训练价值,大胆放弃一些偏、繁、怪和无实际意义的题目,严格控制习题的难度和总量,以提高复习课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要明白不能为做题而做题,不是单纯找答案,而是要在做题中悟出方法:一是弄清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理清解题思路;二是弄清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属于大纲的哪一层次的要求;三是进行变式训练,一方面在题干不变的情况下,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考查相关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当题干中某一条件发生变化时,其相关问题如何作答;四是归纳总结,通过做一道题归纳出一类题的解法。
由一个题带动多道题掌握解题规律,积累解题经验案例分析式的精讲精练在人文地理复习时是非常必要的,也比较容易帮助自己进行思维建模,而选取高考题和好的模拟试题进行训练更有举一反三的作用四、指导方法,规范答题 1.提高审题能力提高审题能力,关键是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保证阅读的全面准确,其次要在阅读时注重思考读题时要注意题中的关键字眼或明显具有指向性的字眼例如:“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或加点的字和加粗的字在做材料分析题时,要培养自己学会寻找关键词的习惯,譬如说用笔在材料中划出,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2.提高答题技巧①明确试题的设计意图,围绕问题的核心组织语言,找出答题的方向②学会地理建模:思维建模不仅适用于理科,地理学科同样有用,譬如说解答农业、工业和城市区位时都可以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考虑,只是在面对不同的区域时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生搬硬套答题③做题时,不仅要考虑答案是否符合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还要考虑是否符合生活、生产实际④近年来开放性试题也在高考中有所涉及,开放性试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遇到考查发散思维,答案不唯一性的半开放式题时,要注意思维的周密性,尽量多角度回答问题。
答题时应尽可能写出自己最有把握,没有争议,能得到大家认可的答案3.强化答题规范更多的时候,学生在做人文地理不是不会答,而是答不全、答不清楚,不能用地理术语来正确表达,导致无谓的失分因此在复习时,一要创设情境,将地理语言置于真实的情境中练习,加强纸笔训练;二要结合经典试题的解题训练,学会语言表达的逻辑一致性和准确性;三要改进复习方式,留足尽可能多的时间感悟规律五、理念渗透,拓展迁移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规模开展,新课程的理念在高考试卷中已有所体现今天的复习中我们更应该打破复习课的常规模式,让自己扮演“主角”,让自己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主动的构建才是真正有效的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