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美大学航海学院船舶概论复习知识点.doc
8页1. 船是一个狭长和左右对称的几何体,它的上部、下部和两边分别为上甲板、船底和左右舷所包围2. 船体的几何要素包括船的大小和形状3. 中线面:通过船宽中点的纵向垂直平面,它把船体分为相互对称的左右舷,因此中线面是船体的对称面4. 舯站面:通过船长中点垂直于中线面的横向垂直平面,把船体分为首尾两部分5. 基平面:通过船长中点龙骨上缘的水平面,与中线面、舯站面相互垂直,三者组成主坐标平面6. 也有的用设计水线面代替基平面,它是通过设计水线处的水平面,把船体分为水上和水下两部分7. 船体型表面在三个基本投影面上的截面分别称为中纵剖面、舯剖面和水线面8. 甲板边线:甲板型表面在舷边的曲线9. 甲板中线:甲板型表面与中线面的交线10. 舷弧:甲板边线的纵向曲度11. 首舷弧:首垂线处的甲板边线比船舯处的甲板边线高处的距离12. 尾舷弧:尾垂线处的甲板边线比船舯处的甲板边线高处的距离13. 脊弧:甲板中线的纵向曲度14. 梁拱:为了排除积水,船的甲板是从中线向两舷逐渐下降,下降度称为梁拱15. 船体可分为两部分,在最上层连续甲板以下的称为主船体,以上的称为上层建筑.16. 船长(L)----通常选用的船长有三种,即总长、垂线间长和设计水线长。
17. 总长(LOA):自船首最前端至船尾最后端平行于设计水线的最大距离18. 垂线间长(Lpp):首垂线(F.P)与尾垂线(A.P)之间的水平距离19. 水线长(LWL):平行于设计水线的任一水线与船体型表面首尾端交点间的水平距离20. 型宽(B)----指船舶型表面之间垂直于中线面方向度量的最大距离,一般指船长中点处的宽度21. 型深(D)----在船舶型表面的甲板边线最低点处,自龙骨板上表面至上甲板边板的下表面的垂直高度22. 吃水(d )----龙骨基线至设计水线的垂直高度23. 干舷(F)----自设计水线至上甲板边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24. 长度比()----与船的快速性有关25. 宽度吃水比()----与船的稳性、快速性和航向稳定性有关26. 型深吃水比()----与船的稳性、抗沉性、船体坚固性以及船体内部的容积密切相关27. 船长吃水比()----与船的回转性有关,比值越小,船越短小,回转越灵活28. 船长型深比()----与船体总强度有关,长深比小,船短而高,强度好29. 舯剖面系数(CM、β)----舯剖面在水线以下的面积AM与型宽B、相应吃水d所构成的长方形面积之比,即 CM= 30. 方形系数(CB、)----船体水线以下的型排水体积与船长L、型宽B以及相应水线吃水d所构成的长方体体积之比,即 CB=31. 棱形系数(CP、)----又称纵向棱形系数.船体水线以下的型排水体积▽与由相应水线下舯剖面浸水面积AM和船长L所构成的棱柱体体积之比,即CP= 或CP== 32. 船体型线图的一般概念:船体是一个具有双重曲度的复杂的流线形体。
33. 船体的型线图的三视图:⑴横剖视图----沿船长方向平行于舯站面取21个等间距的横截面,也就是把船长20等分,共有21个站号:0、1、2、3、4、…19、20,将各横剖面所截得的船体表面曲线(称横剖线)叠置在舯站面上即得横剖线图⑵半宽水线图----沿吃水方向平行于设计水线面取若干个等间距的水平截面(一般取7~9个),将各个水平剖面所截得的船体型表面曲线(称为水线)叠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即得半宽水线图⑶纵剖线图----沿船宽方向平行于中线面取2~4个纵截面得的船体型表面曲线(称为纵剖线)叠置在中线面上即得纵剖线图34.船体型表面上各点在主坐标平面上的坐标值称为型值35.船舶的航行性能包括以下几方面: ⑴浮性----船舶在一定装载情况下,具有漂浮在水面保持平衡位置的能力 ⑵稳性----船舶在外力作用下偏离其平衡位置而倾斜,当外力消失后,仍能回复到原来平衡位置的能力 ⑶抗沉性----船舶破损浸水后仍能保持一定的浮性和稳性而不致沉没或倾覆的能力 ⑷快速性----船舶消耗较小机器功率以维持一定航行速度的能力或机器功率一定,船舶以较快速度航行 的能力 ⑸耐波性----船舶在风浪海况下的航行能力。
⑹操纵性----包括两方面:①航向稳定性---船舶在航行中保持既定航向的能力 ②回转性---迅速、准确地根据驾驶人员的要求而改变航行方向的能力36.船舶的平衡条件:船舶静浮于水面,作用其上的力有船舶本身的重力和静水压力所形成的浮力37.船舶的浮态:⑴正浮状态:船舶漂浮于静水面,船体中纵剖面和舯剖面都垂直于水面的一种浮态,即оχ轴和оу轴都是水平的,其平衡方程式为: Δ= = ==0⑵纵倾状态:船舶自正浮位置向船尾或船首倾斜的一种浮态оу轴是水平的,船体中纵剖面垂直于水面,而舯剖面与铅垂平面交成一个角度,此角即为船舶在正浮时的水线与纵倾后水线面相交的角度,这角度称为纵倾角船舶纵倾的大小以纵倾角或首尾吃水差表示,向首倾斜为首倾,取正值,向尾倾斜称尾倾,取为负值其平衡方程式为: Δ= -=(-)tg ==039.船的重量归为两大类:⑴固定重量: 这一类重量的总和就是空船质量。
⑵变动质量:这一类重量的总和就是船的载重量40.民船规定了两种典型的排水量:⑴空载排水量 ⑵满载排水量41.军舰规定了五种典型的排水量:⑴空载排水量 ⑵标准排水量 ⑶正常排水量 ⑷满载排水量 ⑸最大排水量42. 稳性概念:船舶受到外力作用,就会产生倾斜,当外力消失后船仍能回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而并不倾覆, 这就是因为船舶在倾斜的过程中自身产生了一种力矩以抵抗外力矩的作用,此力矩叫做复原力矩43.复原力矩通常以M表示,即M=Δ×Z 式中: Z----复原力臂,亦称静稳性臂44.常将稳性按其倾角的大小分为小倾角稳性(又称初稳性,倾角一般都小于100~150)和大倾角稳性(倾 角大于100~150的稳性)前者由静力作用引起,后者由动力作用引起45.初稳性公式: MR=Δ×=Δ×sin 式中----初稳性高46.横稳心半径: == 47.稳定平衡:重心G在稳心M之下,MR的方向与横倾方向相反,当外力消失后,能使船回复至原来平衡状态48.不稳定平衡:重心G在稳心M之上,MR方向与横倾方向相同,使船舶继续倾斜,其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
49.中性平衡:重心G和稳心M重合,=0,MR=0,当外力消失后,船不会回复到原来位置,也不会继续 倾斜,船舶可平衡于任意位置,其平衡状态是中性的50.移动小量重量对浮态和初稳性的影响:⑴水平横移 ⑵水平纵移 ⑶垂直移动 ⑷任意方向移动51.增减小量重量对船舶浮态及初稳性的影响:⑴在漂心垂直线上增减重量 ⑵在任意位置增减重量52.自由液面对船舶初稳性的影响:船上设有淡水舱、燃油舱、压载水舱等各类液体舱柜,若舱内液体未装满,则船舶在倾斜时,舱内液体也随之倾斜,且保持与水平面平行,这种可以自由流动的液面称为自由液面53.=ƒ()的曲线叫做静稳性曲线,其纵坐标是,横坐标是54.船舶所能承受的最大力 K= ,K≥1 式中:K----稳性衡准数Mq----船舶所受到的动倾斜力矩 Mf----风压动倾力矩55 .提高稳性的措施: ⑴降低船舶的重心⑵增加船宽,可提高初稳性⑶加大型深可提高大倾角稳性 ⑷减小自由液面 ⑸减小受风面积56.抗沉性概念:是指船舶在一舱或数舱破损进水后保证不沉不翻的能力。
57.船上设置水密舱的目的:当船破损进水后,可将水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不致蔓延到全船58.船舶的干舷:当船舶破损进水,吃水增加时,仍不致使水漫过水密甲板,给船留有一定的储备浮力,干舷越大,储备浮力也越大59.对抗沉性的要求:船舶破损后的水线不得超过水密甲板边线下76mm(3英寸)60.船舶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 裸体阻力 静水阻力 水阻力 附体阻力 总阻力 汹涛阻力 空气阻力 附加阻力61.船舶阻力相似理论: ⑴雷诺定律----摩檫阻力的基本规律 摩檫阻力系数 CF==ƒ1(RN) 雷诺数RN= ⑵傅汝德定律----兴波阻力的基本规律 ⑶全相似定律----船体总阻力的基本规律。
兴波阻力系数 CW==ƒ2(Fr) 傅汝德数Fr=62.傅汝德假定要点是:⑴船的总阻力分为独立的两部分,一是摩檫阻力RF,只与雷诺数有关;另一是粘 压阻力RPV与兴波阻力RW合并后的剩余阻力RR,只于傅汝德数有关⑵船的摩檫阻力等于同速度、同长度、同湿面积的平板摩檫阻力63.船舶的附加阻力包括三部分:附体阻力、空气阻力、汹涛阻力64.估算阻力的近似方法: ⑴海军常数法设计船的有效功率PE= ,式中C----海军常数⑵艾亚(爱尔)法 PE= ⑶泰勒-盖脱勒法 ⑷陶德法65.螺旋桨的特性曲线:KT,为螺旋桨的推力系数;KQ,为螺旋桨的转矩系数; ,为螺旋桨敞水效率; J为螺旋桨的进速系数66.螺旋桨与船体的相互作用:一、伴流产生伴流的原因主要有三种:⑴摩檫伴流⑵由船身周围的流线运动形成的势伴流⑶由船舶之兴波作用所引起的波浪伴流二、推力减额三、推进效率将推进效率分解成下列形式:==..=..67.螺旋桨的空泡:“空泡”是桨叶表面某处水压力低于水的饱和蒸汽压力时,水气化而聚集在该处表面的汽泡它的形成一方面与水的汽化特性有关,另一方面与叶表面各处水动压力分布情况有关。
68.空泡对螺旋桨的影响:⑴通常是从叶梢向叶根漫延,对同一切面而言,则从导边向随边发展,当空泡仅占吸力面的一部分时,桨叶的推力、转矩和效率均不发生明显的影响,可称第一阶段空泡⑵随着空泡数的进一步降低,空泡发生的区域逐步扩展,整个叶背面导边至随 边绝大部分或全部被空泡所笼罩,甚至伸向随边之后,称之谓片空泡这时螺旋桨的转矩下降,推力 降低更多,螺旋桨的效率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