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莓金龟类害虫的生活习性与防治措施.docx
2页蓝莓金龟类害虫的生活习性与防治措施 郑庆伟+郑越1. 常见种类及其为害对象蓝莓常见的金龟类害虫主要有琉璃弧丽金龟、苹毛丽金龟、墨绿彩丽金龟和小青花金龟子琉璃弧丽金龟为害梨、桃、杏、梅、葡萄、柑橘、板栗、黑莓、草莓、蓝莓和柿等;苹毛丽金龟为害苹果、梨、桃、李、杏、樱桃、葡萄、板栗、核桃和蓝莓等;墨绿彩丽金龟为害李、板栗和黑莓等;小青花金龟子为害苹果、梨、杏、桃、山楂、柑橘、梅、板栗、草莓和蓝莓等2. 生活习性与为害特点①琉璃弧丽金龟 (琉璃金龟子)成虫体长8.5~12.5毫米,宽6~8毫米,全体蓝黑或黑色,尚有鞘翅呈红褐等多种色型的个体,鞘翅背面各有5条刻点沟幼虫体长约25毫米,每侧具前顶毛6~8根,形成一纵列,额前侧毛左右各2~3根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4月下旬至8月初活动、产生为害,无趋光性;成虫白天活动,夏季8~12时及14~17时活动最盛成虫飞行力强,喜食花器,随寄主开花早晚转移为害,春季多群聚在花上,食害花瓣、花蕊、芽及嫩叶,导致落花成虫具假死性,风雨天或低温时常栖息在花上不动, 夜间入土潜伏或在树上过夜成虫经取食后交配、产卵,卵散产在土中幼虫取食地下嫩根,但为害不明显。
②苹毛丽金龟(长毛金龟子)成虫体长8.9~12.2毫米,宽5.5~7.5毫米,长卵圆形除鞘翅外,体色呈黑或黑褐色,常有紫铜、青铜色光泽鞘翅茶色或黄褐色,半透明,常有淡橄榄绿色泛光,四周色较深卵乳白色,椭圆形,临近孵化时,表面失去光泽,变为米黄色,顶端透明幼虫体长14~16毫米,头部前顶毛各7~8根,排成一纵列,无臀板蛹为裸蛹,初期白色,后渐变为淡褐色,羽化前变为深红褐色,长12.5~13.8毫米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层内越冬辽宁4月中旬成虫开始出土,5月末绝迹成虫喜食花、嫩叶和嫩果,随寄主植物、物候迟早而转移为害成虫喜群聚在一起取食、交配,通常将一株树上的花、枝梢端嫩叶全部吃光后才转移为害成虫喜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土中产卵③墨绿彩丽金龟(亮绿彩丽金龟)成虫体长17~20.5毫米,体宽10~11.5毫米,卵圆形,全体墨绿至深铜绿色,有金光色闪光,表面光洁,鞘翅散布刻点,缝肋显著,纵肋模糊胸下密被绒毛,前胸垂突多毛幼虫体长约40毫米,额前侧毛每侧2根,臀节背板上无骨化环每年发生1代以3龄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5月下旬至8月上旬活动为害,白天活动,飞至板栗、麻栎、油桐、李、黑莓等树上取食叶片。
成虫有趋光性,发生量不及中华弧丽金龟④小青花金龟子(小青花潜)成虫体长12~14毫米,宽6~9毫米,长椭圆形,稍扁,体色变化大,有暗绿、古铜、青黑、铜红等颜色,具光泽鞘翅密布刻纹,有多个银白色绒斑卵初孵为乳白色,渐变淡黄色,椭圆形幼虫体乳白色,体长32~36毫米,头部棕褐色或暗褐色,上颚黑褐色;头部前顶、额中、额前侧各具1根刚毛蛹为裸蛹,初期淡黄白色,后变橙黄色每年发生1代北方以成虫越冬,江苏以幼虫、成虫越冬成虫越冬的翌年4月上旬出土活动,4月下旬至6月盛发以末龄幼虫越冬的,翌年5月开始化蛹、羽化,成虫于5~9月陆续出现,雨后出土多成虫白天活动,春季10~15时,夏季8~12时及14~17时活动最盛,春季多群聚在花上,食害花瓣、花蕊、芽及嫩叶,导致落花成虫飞行力强,具假死性,可随寄主开花早迟转移为害卵散产在土中、杂草上或落叶下,尤喜产卵于腐殖质多的场所幼虫孵化后以腐殖质为食,长大后为害根部,但不明显,老熟幼虫在浅土层作茧化蛹3. 防治措施①合理轮作不与苹果、梨等寄主植物邻作,以降低虫源密度,减轻为害②人工捕杀在成虫发生期,利用其假死性,于傍晚敲树震虫,树下用塑料布接虫,收集后集中消灭③生态治虫。
保护和利用青蛙、蟾蜍、蜥蜴、杜鹃、喜鹊等天敌,控制金龟子数量④灯光诱杀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果园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⑤毒饵灭虫于成虫出土为害时,将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倍液拌菠菜叶制成的毒饵,撒于蓝莓树冠下,诱杀成虫⑥药剂防治蓝莓现蕾期、成虫产卵之前,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或25%速滅威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600~800倍液,或2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