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和玉石届的术语大全.doc
4页宝石和玉石届的术语大全玉即美石也,被许多收藏者所钟爱,也因此被赋予了神秘色彩人们在赏玉的同时,也会遇到一些充满神秘的行话术语而对于初涉者来说,了解此类术语是必不可少的第一大类 玉石的常用术语【俏色】 又称巧作,指巧妙利用玉料上的不同颜色琢成图案纹饰,增加表现力蛀孔】 指玉质表面大小不一,如虫蛀一般的孔洞,是原料表面的一种特征玉皮】 往往指玉石子料表面的皮称为玉皮,有色皮,石皮,僵皮等等铁沁】 地下水中铁质氧化后顺着玉石较疏松的纹理沁入内部,形成红褐色~褐黄色的沁色脱胎】 指出土玉器经人工长期把玩盘摩后,玉质晶莹亮润,色泽愈发鲜艳的一种变化,犹如羽化成仙,脱出凡胎白化】 玉器入土后,受到埋藏环境地下水的影响,其显微结构发生变化,透明度丧失,颜色变白的现象喇叭孔】 指用旧式工具钻磨的圆孔,上大下小,状如喇叭,俗称“喇叭孔”管钻痕】 指器物表面留下的圆孔钻孔的痕迹生坑】 指新出土或出土后未经盘磨的器物熟坑】 指未经入土或早年出土后经人工盘磨的器物象鼻穿】 又称“牛鼻穿”,指并排二孔,内部相通通心穿】 俗称“通天眼”,孔从顶至底钻成斜刀】 西周特有的刀法,指在并行的双阴线中,磨去其一的线墙,使之成斜坡形。
汉八刀】 汉代特有的刀法,器物线条粗劲、简练,雕琢极少,似八刀刻成透雕】 指镂空雕法游丝毛雕】 汉代特有的刀法,指线条织细如丝,作断游动状剔地平雕】 先在玉料表面设计主纹,把主纹外的地子均匀琢低在一定深度,将主纹凸显出来圆雕】 指立体雕法第二大类 玉石名词术语【油脂光泽】 似动物凝脂,多是微透明和质地细腻的玉石所具有的光泽白玉如脂,即是指此珠光光泽】 像珍珠一样的光泽为珠光光泽这种光泽润美而又有辉光和斑彩,蚌贝内壳都具有这种光泽月光光泽】 似月光而有淡蓝月白色的闪光光泽,亦有淡红月白色的风光光泽,略带有彩的性质,光泽醒目而不强烈勒光光泽】 又称绢丝光泽这是一种像绢丝一样的辉光光泽,对它注视的角度不同而表现耀眼的光辉;如木变石猫眼光泽】 在宝石中有出现一道亮线的现象,并随人的视线而移动,似猫的眼睛,称为猫眼光泽有猫眼光泽的宝石很多,如猫眼宝石、碧玺猫眼、石英猫眼等星光光泽】 好像太阳的光芒,亮度由一点成线向外射击,随人的视线移动而移动,如红、蓝宝石的星点六道光亮射线就是这种光泽变色光泽】 在自然光和人工光线下看宝石时,颜色不一样如变色宝石,白天看时是绿宝石,晚上灯光下看时又是红宝石。
游彩光泽】 也可称变彩光泽这种光泽以彩色斑驳为特点它可以随光照不同而有游动彩光的弯儿【玉器纹饰】 玉器纹饰的种类和演变,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古玉器的特征特别是龙纹和蟠螭纹,在古玉器中所占比重较大此外尚有饕餮纹、谷纹、蒲纹、蚕纹、乳钉纹、回纹、云头纹以及各种人物、花卉纹等随着时代的进展,纹饰也在不断演变发展如新石器时代多素面;商、西周多龙、蟠螭、饕餮、云雷纹;春秋、战国多蒲、谷、乳钉等纹;两汉多勾云纹,谷、蒲等纹亦较常见;隋、唐多飞天、花卉好】 指圆形玉器中间的孔 《尔雅•释器》:" 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好"是指当中的孔,"肉"是指周围的边北玉四杰】 指北京玉雕行业中,具有独特技艺的四位名艺人:潘秉衡、何荣、刘德盈和王树森俗称"北玉四怪 "玉】 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如宝石、玉器古人说玉是"石之美者" 所以玉的概念不仅指硬玉和软玉两类还有广义的概念,如蛇纹石族(岫玉之一部分,即硬绿蛇纹石) 、次生石英岩类(东陵石、密玉)、某些硅酸变胶体(玛瑙、碧石) 以及水晶( 芙蓉石)、蔷薇辉石(粉翠)等矿物和岩石,能符合玉雕要求者,都可以包括在“玉”的范畴一般玉的硬度应在 4 以上,具蜡状或玻璃状光泽。
如硬度不够,则一般不属玉和玉雕材料,只能算"石雕" 材料,如"青田石"、"汉白玉"等玉石】 未经雕琢的玉 《汉书•西域传• 于阗国》:"其东,水东流,注盐泽,河原出焉"注:" 玉石,玉之璞也一曰石之似玉也"我国出产有丰富的玉石,如新疆的白玉,云南的翡翠,东北的玛瑙、岫岩,湖北的松石,台湾、海南岛的水晶,河南的密玉,北京的粉翠,杭州的昌化石以及南京的雨花玛瑙等,都是较著名的制作玉器原材【洋油和鸡油】 和田和白玉和黄玉自古以来即为玉之极品,王逸《玉论》中有“黄如蒸栗、白如截肪”的记载黄玉大致可分为栗子黄、鸡油黄和秋葵黄几种,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宝 “截肪”二字民间称作“ 羊尾巴油 ”,就是羊脂玉了很多人对黄玉已不作痴心妄想,于是在羊脂白玉上便以次充好,近年在港台地区甚至有“青羊脂”的荒诞说法,或求售高价、或炫耀吹嘘,都是掩耳盗铃的行径粗大明】 许多收藏者认为明代的玉器制作粗糙,故得其名事实不然,就像“汉八刀”并不代表汉代玉器只用八刀一样, “粗大明”特指明代玉器的粗犷风格相比之下,清代玉器确实细腻精巧,但却没有一位像明朝陆子冈那样名震中外的琢玉大师没有明代玉雕工艺的奠基,怎能凭空出现清代玉雕的“集古今之大成”?【鸡骨白】 古玉在碱性土壤中出土,多有石灰沁,呈矾白色。
石灰沁有轻重不同,于是古人按色调将其分为鱼肚白、鸡骨白、象牙白、雪花白等等古人又不知土壤的酸碱之分,只认为是“地火” 所致,于是仿造鸡骨白时,便用火烧玉,这在民国时期是很成功的当代制作鸡骨白就先进多了,可以用电焊、微波炉,所以作伪者往往牟获得暴利至于以后是否用等离子甚至原子能呢?似乎可以想像的出来老玉挂红,价值连城” 】 这里的“ 红”其实特指血沁,但古玉有无血沁历来争论颇激依笔者推测,人死入土后血凝肉腐,如何会浸入玉中?造成古玉带有红色沁斑的原因很多,例如朱砂(辰砂)沁、铁沁或者仔儿玉固有的红色玉皮子,都可能鱼目混珠藏家一定要细心分辨,切莫被古董商人混淆视听满堂富贵”】 商代的玉器铭文和甲骨文类似,例如“ 卢方皆入戈五 ”汉代玉器铭款主要有刚卯、印玺和刻有制作时间甚至制作者姓名的玉剑璲、玉人等零星器物明、清时才有大量的铭文玉器涌入世俗--从御制诗到吉祥话,婴儿的长命锁上也浮雕出 “福禄祯祥” 的祈语第三大类 宝石和玉石性质方面的术语在描述性质(用途)方面从光、彩、性三个方面评价光】 就是闪光,也叫“火”,有时称“ 宝光”或“勒光”就是光线投射到宝石上反射出来的一束光光亮就是火好。
彩】 当光线投射到宝石上或转动宝石时,宝石表面会出现各种色彩,五颜六色,非常好看,如欧泊石等就是这种特性性】 指宝石最主要的特性,用以区别真伪,如钻石的硬度和光泽,红兰宝石的硬度和星线,猫眼石的猫眼效应等有的材料中,把性认为是石材结晶状态,如顶性、卧性、斜性,也有的材料中认为是宝、玉石材料的缺陷,如软性、硬性、拧性、爆性、片性、干性、冻性、糠性、阴性、阳性、鸡不性、铜声等,好石材性表现小第四大类 宝石、玉石缺陷方面的术语 描述宝石、玉石缺陷时,常用:柳、绵、线这些概念柳】 是指宝石、玉石矿物(或岩石)的裂纹,根据柳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可分为很多种类,没有固定的数目,柳的形状像什么就是什么柳,如“通天柳”、 “夹皮柳”、 “恶柳”、“大柳”、 “小柳”、 “黑柳” 、 “黄柳”、 “十字柳”、 “碎柳”、 “层柳”、 “蹦瓷柳”、 “直线柳”、 “曲线柳”、 “错位柳”、 “靠皮柳” 等等,柳影响宝石、玉石质量绵】 有很多很小的气泡组成的丝绵状小层,就叫绵绵也影响宝石、玉石质量线】 是石材本身特性的反映,是一种呈线状的缺陷,也叫“腿”线也影响宝石、玉石质量第五大类 其他术语【坑子】 具有产地、矿床之类的意思,后来,也仍然保持这种意思,如老坑、新坑、戚家坑、后在发展变化中有所演变,具有透明度的意思了,如“坑子亮”,透明度就好, “坑子闷”,透明度就差;还有,我国仅有的几个玉石矿,玉石质量和产地(坑子)很有关系,所以,坑子一语又具有玉石质量优劣的意思了。
种份】 把绿色的优劣和透明度,习惯上称为“种份”评价翡翠时说“老种”是指透明而颜色浓艳者;“新种” 是指不透明而颜色鲜嫩者;新老种界于上述两者之间水头】 也是一种透明度的概念,指光线穿透石材的能力水头是用长短来衡量的水头长,则透明度好,水头短,则透明度不好, 地子】 翡翠原料除了绿色之外,其他的部分统称为“地子”,据“地子”的颜色和透明度不同常与熟悉的东西做比较,分别给予不同的名称,如“玻璃地”, “水地”, “蛋青地”等等,评价翡翠时要求“地子” 的颜色和透明度逗号,浑厚、浓淡适中绿】 绿也叫翠 “绿” 和“ 地子”构成翡翠的两个重要的质量条件 “绿”比“地子”还重要,翡翠中绿色的部位就称为“绿”,根据“ 绿”的特征颜色的深浅透明程度把“ 绿”用比拟的方法形象的给予不同的名称,如“玻璃丝绿”、 “鲜绿”、 “ 艳绿”、 “胭脂绿”、 “宝石绿 ”、 “葱心绿” 等等, “绿”的优劣是翡翠 最重要的质量条件【雪片】 翡翠纤维状结晶,粗大者成片状反光,称之为“雪片”,细小的称之为“苍蝇翅”或“蚊子翅”,再细小的为“ 沙性 ”石脑】 翡翠中杂质或什么别的原因造成翡翠具有白色的棉絮状团状物,称之为“石脑”,有时叫“石花” 、 “白脑【黑】 翡翠原料中的黑色称为“黑”,多呈点状,有时也呈丝状、块状、带状分别称为“黑点”、 “黑丝”、 “黑疙瘩”、 “带子黑 ”,有包裹物的称为“沙包”【山料玉】 指坑子中直接产出的玉,用地质工作者们的话就是原生矿,如戚家坑的“山料玉”。
籽玉】 卵石玉,具有较好的磨圆度多分布于河谷或第四系阶地中山流水玉】 介于山料玉和籽玉之间,玉本身经机械或流水搬运,具有一定的磨圆度开门】 一块玉料,从表面很难看出优劣,尤其是翡翠有皮,因此要切开看新鲜面,这种切开技术玉石界称为“开门”,在没有“ 开门”技术的过去买卖翡翠和其他玉石带有很大的冒险性,弄得好,大发财,弄不好,家败人亡形容绝真无疑之古玉无论沁色、雕工、包浆等均堪称一绝流观者往往啧啧称奇又故作大惊失色状曰:“开门!开门!典型的老三代!若在 230 年前进献乾隆皇帝,必得赏黄马褂一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