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鲁迅笔下的经典人物.doc
5页浅论鲁迅笔下的经典人物付佳琪摘 要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曾经为了挽救中国、改变中国人的体质留学日本学习医学,后来发现挽救中国重点不在于改变中国人的体质,而在于改变中国人已经麻木的精神,于是鲁迅弃医从文,开场了用文字挽救的道路鲁迅的作品思想涵深刻,文化底蕴丰富,艺术成就卓越,促使人思考与反省鲁迅的小说描写了旧中国时期人们生活的状态,从不同的角度向读者展现了“吃人〞文化的恐惧,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病态鲁迅的作品不仅极具时代精神,更是塑造了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一系列经典人物关键词:鲁迅阿Q 孔乙己祥林嫂目 录摘要 ……………………………………………………………………011鲁迅简介………………………………………………………………032"狂人日记"…………………………………………………………033"阿Q正传"…………………………………………………………044"祝福"………………………………………………………………045"孔乙己"……………………………………………………………05结论 ……………………………………………………………………06参考文献 ………………………………………………………………071鲁迅的简介鲁迅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但由于一场科场贿赂案而家道中落。
所以鲁迅的童年生活并不幸福,作为家中长子,他早早的承当了家庭的重担,体会到了世态炎凉与社会的冷酷鲁迅在十八岁时辞别母亲,外出求学他曾辗转多地,想用医术挽救中国,但是幻灯片事件使鲁迅意识到挽救中国在于“改造国民性〞从此鲁迅弃医从文,从精神层面挽救中国1936年10月19日,鲁迅于逝世民众在鲁迅的灵柩上盖了一面大旗,上书三个字“民族魂〞2"狂人日记"1918年鲁迅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书中的狂人整日担惊受怕,看到平常人之间的谈话、对视等正常交往行为在他看来全部都是吃人的准备活动:街上的人想吃他,小孩子被大人的想吃他,别人家的狗想吃他,甚至自己的亲人都在暗地里与外人谋划着要吃了他从这一点看来他确实是个狂人,是个疯子但是,其实狂人是个走在时代前端的、反对封建礼教的启蒙者他看出封建礼教的实质是吃人的,然而所有人都认为封建礼教是好的,所以他成了狂人,成了不同于其他人的异类受封建礼教控制已久的中国人是容不下异类的,总会想尽方法去同化异类,去消灭异类,用封建礼教吃了异类"狂人日记"极具现实批判性,把矛头直指封建主义文化的核心,对黑暗的现实社会进展了无情的揭露,其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
3"阿Q正传"出于对统治者的否认与对国民性的批判,鲁迅创造出阿Q这一经典人物"阿Q正传"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未庄的故事,未庄,一个虚构的地名,充满了批判性、挖苦性、象征性里面的主要人物阿Q、老太爷、吴妈、王胡等等,他们都是受封建旧社会统治下的不同阶层的典型人物主人公阿Q是一个没有职业以卖力为生的最下层的农民形象,他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他狂妄自大,自欺欺人,自我醉,这些都表达一种无知愚昧的“精神胜利法〞上,他那种猥琐陋劣的生活方式,做了稳奴隶后便安于现状而沾沾自喜的样子,使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阿Q是一个带有喜剧色彩的悲剧人物,"阿Q正传"所描写出来的吃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守旧排外、漫夸历史、愚昧麻木、卑怯巧滑、投机钻营等特点简直就是国民劣根性的总览4"祝福""祝福"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角度,讲述了一个普通下层妇女是如何一步一步被封建礼教逼上绝路的主人公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书中的看客喜欢听祥林嫂讲述她的不幸,听过的人要“好心〞抚慰几句,给这个伤心的故事挤出几滴眼泪以显示自己的“同情与高尚〞;没听过的人则要千方百计寻着祥林嫂,然后请她一遍一遍地讲述自己悲惨的遭遇,听过之后才会心满意足的走开。
就这样一次次将别人的伤口撕开,欣赏别人血淋淋的痛苦,才能满足看客们变态的喜好人们说祥林嫂改嫁,有失女性的贞洁,让她捐“门槛〞来为自己赎罪,即使她照做了,但还是受到他人的歧视,最后,祥林嫂只能在“祝福〞的炮声中惨死街头劳动妇女是被封建礼教迫害最深的群体,她们被黑暗的封建社会压得喘不过气"祝福"通过对祥林嫂一个人的表达,却描写出了所有受封建礼教毒害的妇女,深刻提醒了反封建的重要性5"孔乙己"孔乙己,一个穿着破破烂烂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的老人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读书人,即使代表着读书人身份的长衫已经破烂不堪,好似十几年没有洗过一样,他也不愿脱下与那些“短衣帮〞为伍从这里就能看出,孔乙己是一个死要面子,看不起劳动人民,只想靠着科举成为一个上层人士的人他不愿意被人说起不光荣的事,把偷说成是窃,他喜欢卖弄学识,向孩子展示一个字的多种写法,他只是一个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穷困潦倒的读书人孔乙己生活在一个思想受到严重禁锢的社会之中,书中所有的人物:伙计、掌柜、小孩还有那些穿着长衫短衫的人们,所有的人物生活背景以及举止行为都表达着那个时代特点,孔乙己每到之处总会受到他人的嘲笑,嘲笑他的知识,嘲笑他偷别人的东西而受到打骂,众人以一种不屑的口吻展现出了在时代的背景下弱者生存的困难。
包括伙计也受到所有人的影响,言语之中充满了歧视,完全看不出他作为晚辈对长辈的尊重掌柜是金钱的代表者,即使在孔乙己最困难的时候对着孔乙己还是“还钱〞的态度,在伙计为客人打酒的时候认为伙计不够机灵不能在酒里做假,就将伙计换掉,表达了为富不仁的特点那些所谓的长衫顾客们有的有钱,有的有权,却也都把嘲弄孔乙己的行为当作一种乐趣这个小小的咸亨酒店折射出一个社会的风气,展现了落后的封建思想,更将人性的冷漠表现得淋漓尽致结论 鲁迅的作品选材独特,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只通过平实的语言就能够将人物的心理刻画的入木三分鲁迅选取的主人公都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我们能在这些小人物身上注意到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觉察到平时觉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些小人物表达出了旧中国封建体制下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情况的不同,但他们的命运却是几乎一样的悲剧,可见“吃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对社会的批判性由此产生,也表达了追求社会的解放与自由和平的向往,所以恰恰是这些小人物最能表达出整个社会的状态鲁迅先生以其冷峻的沉思提醒了不同的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疮疤并予以疗救,最经推动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社会历史进程,加速了中国新主义革命的胜利。
参考文献[1]高玉琪 "鲁迅经典作品选" :当代世界 2002.01[2]王玉梅"呐喊 插图本":人民文学 2006[3]隆志秀 鲁迅小说悲剧人物结局的探讨"师专科学院学报"西北大学 1999第5期[4]靳新来 鲁迅小说的悲剧美"泰山学院学报"大学文学院 2005.05[5]汤道玲 浅谈鲁迅小说中下层典型人物形象 "行政学院学报"师学校2007.05.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