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14、文言文二则:《学弈》教学设计40479.pdf
3页1 14、文言文二则: 《学弈》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 品读等多种形式学习文言文, 读出节奏, 背诵课文,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韵味 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 工具书等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读懂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了解孟子,导入新课 1.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一个人,他生活于两千多年前,他就是孟子孟子,何许人也?师生交流 2. 他为我们留下了涤荡心灵的文字: 课件出示孟子名句, 生朗读 3. 他还留下了不少引人深思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读其中的一个1)板书课题:学弈 (2) “弈”是什么意思?(指导“弈”的书写) “学弈”呢? 【设计意图:与学生交流孟子的相关资料,锻炼学生搜集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导入新课,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又让学生从这些名言警句中受到启迪 】 二. 学习《学弈》 (一)读准读通句子 1.原文朗读(1)指导朗读课文①把字音读正确。
相机指导学生理解“缴” 、 “与”的含义②注意恰当的停顿,把握朗读的节奏引导学生由字到词,由词到句,读通课文) (2)指导朗读文言文的技艺与方法 (示范读) , 朗读文言文要讲究 “断句” ,读时应作适当停顿,速度较慢,注意抑扬顿挫3)生齐读采用自由朗读, 师配乐示范读, 个人读, 集体读等多种方式朗读, 2 使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培养学生语感, 并且掌握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诵读,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说说语句的意思,同时借助课件,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理解文言文词句的基本方法 】 (二)联系注释解意 1.出示学习要求,学生合作理解文章的意思 2.检查学习效果 课件出示关键词及重点句 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1)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精神, 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又教给学习语文的方法 】 3.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文章的意思 4.理解了意思再来诵读 5.出示竖排古文形式,学古人摇头晃脑、入情入境读 【读书应是循序渐进,有层次地读这一环节,学生在理解重点句子之后通读全文, 然后借助工具书与注释读懂故事, 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带着对故事的理解再次通读全文, 学生的读遵循了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这一规律。
】 (三)熟读成诵悟理 1.与之俱学, 因何弗若与?让我们穿越时空, 来到两千多年的学弈课堂 2.对比“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学生进行表演,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3.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生练习:其一人_________,一人___________ 其一人__________ , 一人___________ 其一人__________ ,一人___________ 4.补充资料: “今夫(fú)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 学生仿说 5.问答的形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设计意图: 通过感悟 “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 , 结合情景表演,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既培养了学生表达的能力,又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对于学习、工作的重要性, 学会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学习,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 三、依法自读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自由朗读《薛谭学讴》 ,读准字音与节奏。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说说故事的大体内容 3.自由朗读《薛谭学讴》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样的故事也有很多,为实现课堂上的大量阅读, 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感悟, 在拓展环节选用了 《薛谭学讴》 在这篇古文的自学中,遵循这节课的学习规律,先读通顺古文并读出节奏, 借助注释和译文理解故事, 然后小组交流从哪里感受出管鲍二人是人生的知己故事中获得什么道理 】 四、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继续读《孟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