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历史四导四学教学模式初探.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70336090
  • 上传时间:2022-03-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8.1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历史“四导四学”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使我们逐渐从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走了出来近年来,笔者在历史课堂中也开始了一些新的探索,并逐渐摸索出一套符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方法,姑且将之称为“四导四学”教学法笔者认为在课堂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是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由之路但是在这当中,教师的“导”是绝对不能忽略的因此,在“四导四学”教学法中,笔者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整个课堂既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理念,又没有将学生的学孤立起来,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就将本人的实践及拙见作一简单介绍,希望对各位同仁有所裨益一、“四导四学”的内涵所谓“四导四学”教学法,即教师导学、学生识学;教师导思、学生自学;教师导议、学生互学;教师导练、学生用学整个课堂由这四部分组成,形成一个整体图示如下:二、具体操作过程在“四导四学”教学法中,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应该融为一体,突出学生的学教师在导的过程中应该做到言简意赅,不能长篇大论,又回到教师中心,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

      下面就具体的操作方法,谈一下如何把握好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1.教师导学,学生识学这一步骤,即教师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关于教师如何导入新课,有很多一线教师专门撰文作过研究,如故事导入、复习导入、情景导入等等无论采取哪种导入的方式,最重要的是不能婆婆妈妈,啰啰嗦嗦同时,应该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之精力集中并且明白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高一下册《“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例,笔者在让学生听并跟着一起唱《七子之歌》后,提问:“这首歌所唱的是哪个地方?”在学生回答后接着提问:“你知道澳门是什么时候回归的吗?”“澳门和香港回归后,他们的社会制度是什么?”“中国大陆又是什么制度?”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正题,又使他们了解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意思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教师导思、学生自学这是整个课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图示中,已介绍清楚,即教师提出问题,展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学,了解学习目标,理解基础知识和基本线索结合我校现在正在研究的“学案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即准备好学案印发给学生,当然采用多媒体,或者小黑板更符合我们平常的教学实际3.教师导议,学生互学自学之后,肯定是要根据所提的问题,来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的自学是否有效果,怎样让后进生也明白和理解所学知识,通过教师的导议、学生的互学可以检验出来因此,这一环节是课堂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这当中,教师同样只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回答全面的予以肯定,学生回答不正确的或者不完整的,再征求其他学生的意见,使之逐渐完善重要的是,我们往往有个习惯,即在学生回答后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重复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它只会冲淡学生的主体性这一理念当然,这一环节当中的另外一个内容是:不仅仅解决教师所提出的学习目标中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样可以让学生提出来,共同解决这也体现了“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精神4.教师导练、学生用学课堂练习,是这一教学法中必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将预先准备好的练习通过多媒体、小黑板或者学案展示出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能发现学生中还存在的问题,以便解决此环节一般的做法是:让一批学生上讲台填写答案,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做;做好后,由第二批或者第三批学生上台进行纠正同时,教师在备练习时,一要针对教学目标,体现精炼和精练,使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学能所用,课堂知识得到巩固;二要结合高考动向,哪些地方考得多,哪些地方怎么考都可以通过练习反映出来,使学生明确重点,学习更具针对性;三是注意练习的梯度,不能一味的出难题或者简单题,照顾各类学生的积极性。

      在这里,笔者不再举过多的例子不过我们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在练习中的问题,同样只要引导,而不必“题题亲躬”即学生能够解决的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引导学生自己解决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笔者尝试的“四导四学”法只是根据自己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有效,还必须符合我们自己的教学习惯,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我们始终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有效,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质量真正提高,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进步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