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预防意外HIV感染.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3864423
  • 上传时间:2018-02-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预防意外 HIV 感染一、隔离要求对可能接触 AIDS 患者、HIV 感染者或其他可疑人员的工作人员,均应在工作开始即进行有关隔离与消毒措施的教育,使他们了解工作中存在感染 HIV 的危险性一般应做到:①防止被注射器针头或其他锐利器械意外刺伤(尤其是在加盖针帽时) ;②接触患者血液、粘膜、开放性伤口、体液、污染的器械和物品时,必戴乳胶手套近年美国生产一种防 HIV 感染的金属手套,这种手套由小铜环网组成,使用时可避免因锐利器械割破手指引起感染;③在进行可形成气溶胶,或使血液与其他体液外溅,或产生碎骨片的操作时,应戴口罩、防护眼镜或面部防护罩,穿隔离衣;必要时,还应穿鞋罩;④进行顺产或剖腹产接生时,应戴口罩、防护眼镜、穿隔离衣,从接拿胎盘和新生儿,直至婴儿体表血液和羊水弄净,脐带处理完毕,均应作同样防护;⑤操作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医疗器械刺穿或割破工作人员的皮肤等意外事故;⑥工作人员皮肤有渗出性损伤时,不得从事侵害性操作;⑦接触血液和其他体液的器材,应先进行消毒,然后作再次使用的准备(如清洗、灭菌) ;⑧清洗与消毒人员应穿隔离衣、戴手套和口罩健康的医务人员从事对 AIDS 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只要遵守隔离与消毒要求,是不会感染 HIV 的。

      但皮肤破损或有渗出性损害或患湿疹者,不宜参加直接的医护工作和接触污染的物品怀孕的工作人员亦不宜进行直接的医护工作,因AIDS 患者可能会排出大量 CMV,感染后可引起胎儿畸形对 AIDS 门诊患者不需设单独诊室,但勿使与其他易感者,如免疫力低下患者或正在进行抑制免疫治疗者接触AIDS 患者住院最好住单人病房或与其他AIDS 患者合住不能自我控制或精神异常者,或并发感染性腹泻、结核、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 AIDS 患者,必须住单人病房或传染病隔离病房经常咳嗽的AIDS 患者应戴口罩医院非医务人员和探视者与 AIDS 患者接触时,一般不需穿隔离衣但当AIDS 患者患有传染性疾病时,应根据情况穿着或戴用相应的防护服装和用品理发员与美容师等为 AIDS 患者服务时,应预先告诉他们 AIDS 传染的方式和注意事项所用剪刀、剃刀、修剪指甲用具等,必须消毒后才可用于他人,最好选用一次使用性器材免疫力低下的人与幼儿不宜到医院探视 AIDS 患者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或带菌者,最好也不要去探视,以免引起 AIDS 患者的并发感染二、各种医疗操作时的防护(一) 注射与穿刺 注射与穿刺是引起意外感染最多的操作。

      Kuhls 等报告,至 1987 年为止,已有 4 例由于注射器针头刺伤而感染 HIV(表 9-1) 表 9-1 注射器针头意外刺伤引起 HIV 感染事例带入 症状出现 血清最晚 血清最早职 业 检测阴性 检测阳性体液 时间(d) 时间(d) 时间(d) 1 护士(英国) 血液 13 27 452 女医务人员(美国) 血液 14 9 1803 护士(法国) 胸水 25 13 60 4 护校学生(马提尼克岛) 血液 57 57 180 因此,在注射与穿刺操作时,应注意做到以下事项:①进行注射和穿刺时,应戴手套、口罩当有可能使血液或体液喷溅时,还应戴防护眼镜和穿隔离衣;②先检查针头是否安牢在注射器上,术者的手决不可置于针头前进方向;③注射和穿刺完毕取出针头时,应用酒精棉球压住针眼,尽量减少血液或其他体液流出;④对用毕的注射器,决不可用手接触针头、加盖针帽、或将其从注射器上取下、或将其故意弄弯等,因为这些操作极易引起意外刺伤;⑤必须取下针头时,只可用钳子夹住接头部位取下,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针头和针管接合部,取针头时还应防止注射器芯将残留液体挤出,针头前面不得有人;⑥用后的注射器和针头,不论是一次使用还是可反复使用的,均应先放在一个不会被刺穿的容器内,集中消毒后再做进一步处理;针头放在容器中时,针尖不得朝上。

      二) 侵害性操作 侵害性操作(invasive procedure)是指通过外科方法进入组织、体腔、器官,或修复大面积创伤,或进行心导管术、血管造影、产道或剖腹分娩、切开或去除口腔或口腔周围组织以及其他可引起患者出血的操作对 HIV 感染者或 AIDS 患者进行此类操作时,术者与助手均应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止感染1.口腔科操作 HIV 感染者或 AIDS 患者的血液、唾液、牙龈液均可带有HIV,因此,口腔科工作人员除正确使用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穿隔离衣进行防护外,还应注意下列事项:①难于消毒的柄和 X 线探头应用坚固的塑料膜包好,作到一人一用一更换;②牙科机头与超声牙刮器,每位患者用后均应灭菌最好用压力蒸汽处理,因为有患者血液、唾液、牙龈液的污染不耐灭菌处理的机头与牙刮器,可用清洁剂和水擦洗,并用布浸以适宜消毒液擦拭和包在器械外面,直到所需的作用时间,洗净后再使用;③为防止将感染性液体抽入牙科机头和水管,应安装止回阀水冷牙科机头,每次用后应冲洗30s;④放入口中的器材,如印模咬印,取出后应将粘附的血液与唾液洗净后消毒,特别是在抛磨前;⑤每位患者用过的器材,均需消毒后才可丢弃或进行重新使用处理;⑥操作时应尽量减少血液、唾液等飞溅和产生气溶胶。

      最好使用高速排空(high-speed evacuation)装置与橡胶障(rubber dam) 高速排空装置在准备牙齿时(如为填补而钻牙)可将产生的气溶胶、碎片、唾液立即清除;橡胶障为一橡胶薄膜,上有一孔,套在拟治疗牙的四周,将该牙与口腔其他部位隔开,可保持操作部位洁净2、透析 对患有肾脏疾患的 HIV 感染者或 AIDS 患者可进行肾透析其注意事项除与其他病人透析时一样外,更应注意对工作人员的防护和透析后污染器材的处理,其处理原则与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相同HIV 感染者或 AIDS 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时不需与其他病人分开透析器材尽量选一次使用性的如经济条件有限,一次使用性透析器可经消毒和灭菌后反复使用,但只限于在原患者对血液透析机管道,为防止细菌污染,一般用含 500~750ppm 有效氯的次氯酸钠作用 30~40min,或环氧乙烷消毒处理3、眼科处理与验光 接触 HIV 感染者或 AIDS 患者后应消毒、洗手手有伤口,应戴手套,接触患者眼睛的器械可用 3%过氧化氢,或含 500ppm 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或 65%~75%乙醇消毒需反复使用的验光镜片,应根据材料情况选用过氧化氢或热消毒。

      4、内窥镜检查 进行内窥镜检查时,工作人员应戴口罩、防护眼镜,穿隔离衣,对 HIV 感染者或 AIDS 患者的检查,应安排在当天的最后,以便事后对窥镜进行彻底的消毒所用的布单等物品,应作为污染品处理5、急救 对 HIV 感染者或 AIDS 患者,尽量不做口对口呼吸,宜用一次性导气管与复苏袋,以及人工呼吸机在 AIDS 患者病房中应设专用的心肺复苏设备三) 实验室防护 临床检验所取 HIV 感染者或 AIDS 患者的标本,均可含有 HIV美国 CDC 曾报告,因被检验血液标本喷溅而导致检验人员感染 HIV此外,亦有关于实验室培养 HIV 的人员在无明显事故情况下受到 HIV 感染的报告后者可能在离心等操作时污染环境而导致感染为减少工作人员感染的机会,有关 HIV 的检验工作应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中进行;处理大量浓缩的 HIV 标本,或大量培养 HIV 时,必须在 BSL3 级实验室中进行检验工作中应注意事项如下:1.所有标本在运送时均应放于有盖的密闭容器内血液标本应用双层容器包装,如套装在不透水的袋或盒内放置标本时,应注意勿污染容器的外面;2.取自 AIDS 患者或疑似患者或 HIV 感染者的标本,均应标以“血液/体液防护”标签。

      该标签应从始至终与标本在一起此标签在于引起人们注意,并不代表诊断有人建议将标本加热消毒再作检验,但实践证明经加热处理的标本,用 ELISA 法检测时可出现假阳性;3.工作人员均应穿隔离衣接触血液、体液标本的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操作中如有可能污染粘膜(如产生气溶胶) ,应戴口罩与防护眼镜;4.可产生大量气溶胶的操作,如搅拌、离心、超声处理、吹吸等,应在一级或二级生物安全操作箱柜中进行;5.吸取标本液时,应使用机械吸取器,绝不允许用嘴吸吸管;6.尽量少用注射器针头和其他锐利的器械必须使用时,应防止意外刺伤;7.工作台面溅有标本液时,应立即用消毒液擦拭、消毒;8.所有标本若不保留,均应经压力蒸汽灭菌后处理用过的器皿,应先消毒再清洗;9.AIDS 患者因并发机会性感染,故标本中往往会含有其他致病菌,检验时应予注意;10.工作完毕后,经消毒、冲洗后脱手套,再进行手的冲洗和消毒四) 病理解剖与尸体处理中的防护对 AIDS 患者进行病理解剖极易造成 HIV 的传播,一般尽量少做必须做时,应在严格防护下进行像对其他血液传染病患者做病理解剖一样,工作人员应穿着长隔离衣(最好为防水的) ,戴口罩、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鞋罩和双层乳胶手套。

      1.操作时应尽量减少气溶胶的形成 例如锯骨时,宜用手工锯代替电锯防止解剖刀割伤手指解剖器械在事后应用次氯酸钠溶液(含 500ppm 有效氯)彻底消毒解剖台面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 10~30min用过的防护服装和设备均应按污染物品的要求进行消毒处理,一次使用性的器材亦应消毒后再处理2.组织与器官标本 应立即浸于福尔马林中用过的冰冻切片机可染有组织碎片,刷净后用甲醛熏蒸法处理过夜,或用 65%~75%乙醇消毒对非冰冻染色切片,制备后即用盖玻片封贴废弃时应按具有生物危险性物品的要求,经灭菌后再处理Beaumont 报道病理解剖后,室内表面由于操作人员不慎,常可发现有血迹,诸如水笼头、门把手、听筒、冰箱门把手、抽屉柄等等为此,在解剖完毕后,最好对解剖室做一次全面彻底的终末消毒3.尸体料理 不论是否经过解剖,一律装于防水尸袋内保存至火化尸袋上应用醒目标签标明“AIDS 患者” 搬动时应注意防止其血液与体液对周围环境和工作人员的污染污染场所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直接接触尸体的殡葬人员应穿戴防护服装与用品,防止接触死者的血液和体液直接接触尸体的用品也应火化销毁必须重复使用的,应先消毒再洗净美国有供殡葬人员一次性使用的配套防护装备,包括手套、罩衣和鞋套等。

      三、应急处理由于事故,意外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甚至 HIV 培养物,并不意味一定感染McCray 统计了 992 名从事 AIDS 或 ARC 患者治疗的医护人员,有 29%发生过针头刺伤意外事故,但由此类事故引起发病的却很少Conte 认为刺伤者的发病机率少于 1% Hagen 等认为为 AIDS 患者做手术不慎自伤者,其感染 HIV的机率为 3/10 000~90/10 000,若按统计资料每 40 人次手术中发生 1 例刺伤事故计算,则为 AIDS 患者做手术而意外感染 HIV 的机率仅为 1/130 000~1/4 5001985 年美国 CDC 报告,对 223 名接触过 AIDS 患者血液或体液的医务人员跟踪观察一年,均未出现有关症状与血清阳转但是,即使如此,当发生接触到患者血液或体液的意外事故时,仍需认真对待若被 HIV 阳性者的医疗器械、患者体液、血液污染损伤皮肤或粘膜时,应立即报告主管医疗的行政部门,并于即刻、6 周、3 个月、6 个月各检测一次 HIV 载量和 HIV 抗体;被污染的器械刺伤后要立即挤出血液,局部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然后可用 75%的酒精或碘伏消毒处理 ,酌情立即进行预防性服药;表浅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