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环境管理计划.doc
104页E4682 v3资源型城市(淮南市)可持续发展工程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利用世行贷款项目环境和社会管理计划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2014年9月目录1 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2 项目工程内容 21.3环境管理计划的目的 31.3环境管理计划的编制 41.4环境管理计划设计 42 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52.1环境影响因子 52.2环境质量标准 52.3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72.4世行安保政策 83 环境管理体系 113.1环境管理机构 113.2环境管理职责和内容 123.3环境保护监督计划 164 潜在影响概述及相应的缓解措施 185 环境监测计划 435.1监测目的 435.2环境监测机构 435.3详细的环境监测计划 435.4监测报告的种类和内容 435.5监测报告的提交时间和接收单位 435.6对监测报告的意见反馈要求 436 环境培训计划 486.1培训要求 486.2培训对象 486.3 培训内容 486.4 培训计划及预算 487 环境管理费用估算及资金来源 507.1预算分布 507.2资金来源与预算 508 环境管理计划的信息管理 518.1信息交流 518.2记录机制 518.3报告机制 519. 土地增值受益机制9.1. 土地面积及权属9.2 区内人口9.3 受益机制9.4 监测安排10 持续性公众参与计划和纠纷投诉渠道 5310.1持续性公众参与计划 565310.2纠纷投诉渠道 565310.3公众反馈 5753附件:附件1:施工环境规范……………………………………………………………………44附件2:社会管理计划……………………………………………………………………52附件3: 病虫害管理计划…………………………………………………………...…..68附件4:关联项目和活动………………………………… ……………………………...96. 11 总论1.1项目背景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地处东经116°21′21″~117°11′59″与北纬32°32′45″~33°0′24″之间。
淮南市是我国新型的能源基地,1950年依矿建市,煤炭资源极为丰富,是全国14个亿吨煤炭基地之一然而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常年累月的开采煤炭资源,导致了大面积的地面塌陷,采煤塌陷区波及全市五区一县,涉及27个乡镇,塌陷面积约204.6km2,占全市面积的7.9%,涉及居民约31.1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2.8%《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标明确,十二五末期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要取得重要进展,逐步形成具有淮南特色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模式,努力实现“生活城市化,生产多元化,生态资源化”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目标加大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建立采煤沉陷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补偿机制和采煤沉陷带来的居民搬迁安置、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的资源补偿机制,修复生态环境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与生活条件淮南市九龙岗和大通矿区在17世纪就有土窑开采,1911年建矿,1982年采竭报废由于长期大范围开采,目前已闭坑塌陷区面积达1352公顷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原本是淮南的煤炭生产基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通区,经济增长逐步放缓,财政状况日趋困准而由于采煤造成的地面沉陷坍塌,更是使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住房受到破坏、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塌陷区及周边居民长期生活在恶劣的居住环境。
除了这些基本危害因素以外,大通采煤塌陷区以前距离市区较远,淮南市内的垃圾曾经填埋在大通塌陷坑内,面积约98542m2,从1984年使用到2009年停止使用,使用期达25年,填埋量达到1136860m3,因历史原因,对垃圾场未作防渗等无害化处理措施,垃圾场对附近区域的空气、地下水造成一定污染,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为彻底改变塌陷区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为搬迁安置过的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在2011年底淮南市市委市政府向世行组织、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申报了“资源型城市(淮南市)可持续发展工程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利用世行贷款项目”,积极争取世行项目,用于塌陷区的彻底治理通过生态环境修复,可以阻止该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使采煤沉陷区生态得到恢复,有效提高城市生态功能和绿地面积,逐步改善目前生态、生活环境恶劣的现状,形成一个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交融的优美的人居环境,为全国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与开发提供借鉴,成为矿业城市宜居环境的示范工程项目占地面积9.3km2,位于淮南东部城区九龙岗—大通区(简称“九大”)塌陷区,属大通区管辖南依景观优美的舜耕山,北临林场路与老城区相连,东至合阜铁路,西临淮舜南路,用地南北宽0.9~2.0km,东西长8.4km,206国道贯穿塌陷区南北,与合徐高速相连,区位优势明显。
项目将利用世行贷款1亿美元项目实施期为2016年-2020年1.2 项目工程内容 本项目共包括环境修复和水系管理、基础设施改善和项目区域开发利用、项目管理及技术支持三个子项,子项下面分为六个组成部分:(1)环境修复;(2)水系综合整治;(3)大通老垃圾填埋场封场;(4)区域基础设施建设;(5)区域土地开发利用;(6)咨询服务、培训和办公设备采购项目工程内容见表1-1 表1-1 项目工程内容一览表序 号项 目项目组成及规模1环境修复环境修复共411.91hm2,其中石质坡地修复12.27 hm2;垃圾封场堆地修复10.92 hm2;废料堆场地修复28.26 hm2;厚土层低地修复31.95 hm2;厚土层坡地修复220.84 hm2;低效林地修复69.73 hm2;一般林地37.94 hm2保持现状;绿道工程绿道总长16.4km,宽度3.5~4.5米;1号、4号、5号驿站,总建筑面积90m2;2水系综合整治清淤及水系开挖工程,整治水系长度为7740m,清淤量0.768万m3,开挖量62.16万m3,填方量42.91万m3现状水系面积约0.508km2,整治后水面面积为0.56km2;生态护坡工程15197m,137622m2;蓄水构筑物工程,建设溢流堰2个,其中1个溢流堰长15m,宽10m;另1个溢流堰长16m,宽10.5m;3大通老垃圾场封场主体工程大通老垃圾场现状垃圾堆体总占地面积为98542m2,封场工程建设规模分类为Ⅲ类;垃圾堆体整形及处理,共翻转垃圾137846m3;垃圾圩堤工程。
垃圾圩堤建于垃圾堆体四周,西侧的垃圾圩堤顶标高为38m,东侧标高为37m,堤顶宽6m,最大高度约为3m,圩堤中心线长度为1470m;垃圾填埋库区截渗工程布设防渗帷幕19110m2;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敷设收集管1413m,输送管道613m,建设连接井21座,收集井3座,调节池400m3;设渗滤液吸污车2辆;填埋气体收集导排系统敷设输气管2993m,设置导气石笼53个,集气站6座,处理能力为300Nm³/h的抽气及火炬燃烧系统一套;地表雨水径流导排系统排水沟3140m,盖板1456m,出水口2个;表层人工材料覆盖工程覆盖结构层总厚度为120cm,由上到下依次为:15cm厚营养植被层、45cm厚覆盖支持土层、6.3mm厚土工复合排水网、1mm厚HDPE糙面膜、25cm厚膜下黏土保护层、200g/㎡有纺土工布、35cm厚碎石导气层、碾压平整后的老垃圾堆体;监测井设置;附属工程对现有管理用房进行维护,添置洒水车2辆,工程巡视车2辆给排水生活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生产用水由周边水系供给雨水经排水沟直接进入附近地表水系,渗滤液经盲沟收集后送至调节池,由渗滤液吸污车运至东部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至淮南市第一污水处理厂。
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市政污水管网供电系统总功率较小,就近接入三相四线市电4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工程包括中兴路、万向路、九孔路、沿山路4条道路,共计约8.334km其中中兴路长约1355m,红线宽度30m;万向路长约1520m,红线宽度25m;九孔路长约1388m,红线宽度10m;沿山路长约4070m,红线宽度10m供水工程为中兴路、九孔路、万向路和沿山路4条道路下的供水管道工程,供水管道总长8.574km(干管长度8.108km),管径DN150~DN300雨水工程雨水管道共15260m206国道附近及以西部分,雨水主要经规划九孔路与林场路交口处明沟向北排入淮河,管径d600~d800;206国道以东部分,雨水经规划水体向东排入高塘湖,管径d600~d1200污水工程污水工程管径DN400,管长4.98km,分别沿中兴路、万象路和沿山路;5区域土地开发利用路边服务点共建设2个其中中部路边服务点占地3621.9m2,建筑面积1200.0m2,自行车租赁点40m2,停车位25个;东部路边服务点占地4732.0m2,建筑面积419.4m2,自行车租赁点73m2,停车位32个花木交易市场占地83539.85m2,总建筑面积35267.79m2,主要以一层钢结构大棚、日光温室、二~三层框架结构房屋建筑为主。
包括行政管理用房、电子交易中心、精品花木展销中心、花木交易市场、鱼鸟虫石交易市场;200个小汽车停车位,30个货车停车位盆景园总用地面积7.4 hm2,分为露地生产区和温室生产区两部分其中露地生产区52435m2,日光温室2000m2,经营户管理用房1200m2,停车位110个苗 圃占地54.6 hm2其中生产区包括温室育苗区、露地繁育区、引种驯化区、苗木移植区、大苗培育区、晒场、综合库房等,建筑面积30495m2;非生产区包括园务管理区(含管理中心和组培中心)和园区道路,建筑面积1638m21.3环境管理计划的目的环境管理计划的目的是针对项目中不可避免的环境影响,制定一套技术上可行、财务上可持续、可操作的环境对策,明确项目承包商、监理方、营运商、环境管理部门在项目建设和营运期间实施的环境减缓、环境管理和机构建设措施及安排,以尽可能地消除或补偿项目对社会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环境管理计划的具体目标包括:1、明确所有相关各方的环境管理义务明确相关各方在项目设计阶段、施工期和运营期对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环境监测计划的实施和监督职责对环境保护目标进行详细的现场核对、确认,提出有效的环境减缓措施,并纳入到工程设计中,并作为项目建设承包商和营运商的合约责任。
2、作为环境管理的操作指南环境管理计划提出的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环境监测计划能够确保环境减缓措施的有效实施,将作为环境保护文本提供给施工期和营运期的施工监理单位、环境监督单位及其它相关单位,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和管理机构的责任和作用,提出各个部门间的沟通交流渠道及方式3、保证环境管理行动的经费环境管理计划中对所提及的环境管理、环境监理与能力建设方面的经费作出估算,并说明经费来源,以保证各项环境管理行动能够付诸实施,其中管理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和交通费环境管理计划的作用是在项目实施和营运过程中避免并控制环境影响,藉此提出需要实施的影响减缓措施、监测措施、法律监管手段和上述措施的保障措施,同时它是链接环境影响和环评中详细描述的影响减缓措施及替代措施的关键纽带对于每个环境管理措施,环境管理规定它的技术内涵、投资估算、实施计划、政府机构的职能、资金来源、监测方案1.3环境管理计划的编制资源型城市(淮南市)可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