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总体情况报告.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5919988
  • 上传时间:2017-09-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2.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总体情况报告提纲:1、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基本情况2、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集群发展状况3、环境保护重点监控企业附件:各类企业名单及环境保护工作总结一、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基本情况介绍椒江区,位于浙江沿海中部台州湾入口处,旧称“海门” ,2005 年央视一套黄金时间大型记录片《海之门》的拍摄地点1981 年建立椒江市,为浙江省第一个县级市1994 年 8 月,国务院批准台州撤地建区,行政中心移设椒江,椒江改市设区,为台州区的主城区全区陆地面积 280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604 平方公里,海岸线长 51.4 公里,下辖 8 个街道、1 个海岛镇、1 个农场和1 个渔业总公司椒江,是改革开放以后崛起于浙江沿海中部的海港新城境域东濒大海,西接黄岩、南傍路桥,北界临海陆域东西宽 18.80 公里,南北长 23.0 公里海岸线长 22.7 公里总面积 343.58 平方公里,其中陆地 263.49 平方公里,海岛面积 14.96 平方公里,滩涂 53.23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600 平方公里,椒江水域 16.89 平方公里,内河水域面积 59.24 平方公里境内以海积平原为主,占总面积 65%。

      椒江作为台州中心城市的主要城区,区委、区政府按照“拓展东西、连接南北、改造旧城、塑造景观”的建设思路,坚持以市场经济理念,做好经营城市这篇大文章,最大限度地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把修筑标准江堤作为重新描绘椒江新蓝图的契机,展开旧城改造、医化工业园区、东部农业综合开发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建设到目前,共拆迁旧城面积达56.2万平方米,建成了一批花园式小区和高档次的市政设施2001年以来城区新增绿地面积1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7.3%,改造和新建了凤凰公园、葭沚大转盘,尤其是占地110亩的江滨公园建成,标志着椒江城区生态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椒江这几年城建累计投入近 50 亿元资金,分别建立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交通投资公司、大桥实业有限公司、水利投资公司、土地储备公司,以投资公司作为工程项目的业主,用企业方式进行项目的筹资、建设、开发、经营,建立了“借钱、用钱、生钱、还钱”的新机制,并采取合资、独资、股份等形式,吸引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参与投资建设几年来,椒江区通过对城市的精心经营,实现了城建和经济新的飞跃2、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集群发展状况(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1、椒江区工业经济(2002-2006年)椒江以建设先进建造业基地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引导企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克难奋进,真抓实干,全区工业经济在调整转型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工业经济总量稳定增长2006年与2002年相比,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从280亿元增加到544亿元;其中规模上工业总产值从111亿元增加到317.89亿元,自营出口额从2.61亿美元增至9.14亿美元规模经济队伍不断壮大先后实施了市“128”工程、市“513”工程、区“522”工程、区“216”工程等重点骨干企业培育工程;坚持扶优扶强,重点培育机械、医药化工、电器等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全区年销售收入500万以上企业从2002年的168家增加到2006年的366家品牌建设硕果累累 “飞跃” 、 “星星” 、 “宝石” 、 “东港”等4家企业被评为中国名牌企业;共获得浙江著名商标13个,台州名牌产品23个;我区特色产业缝制设备行业荣获中国缝纫机制造之都1) “科教兴区”战略全面实施四年来,椒江科技投入大幅上升,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综合实力始终名列全省前茅,企业纷纷引进大院名校,建立了台州智能电子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台州分所、海正博士后工作部,东港浙江大学精细化工联合开发中心等科研机构;农业科技进一步提升,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成绩显著。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示范区,国家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实验区,国家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先进实验区;实施名师强教战略,特级教师、名师名校长和星级教师人数分别达到11名、36名和626名;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中考成绩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茅,高考成绩实现了“三区第一、全市三强”的目标;加大教育帮扶力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农村中小学校改水改厕工作全面完成,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杂费工作全面启动,共发放513万元资金,对46496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杂费;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创办了椒江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了椒江区职业教育集团,普职之比继续保持1:12)城乡建设一体推进四年来,椒江区实施了“东扩西进、跨江发展”的城区空间拓展战略,使主城区框架进一步拉大,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四年间,椒江区建成区面积达到48.18 平方公里,面积扩大近 1 倍,改造拆迁旧城 71 万平方米,回建 90 万平方米目前,解放南路二、三期工程改造步伐加快,云西路南侧部分区块已启动拆迁,枫南路以北区块改造回建安置房已结顶同时抓好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完成了烈士陵园改扩建、海门老街保护性改造、椒江剧院、城区截污、机场路改扩建一期、九条路拓宽改造、工人西路改造、220千伏台海梁输变电、台州学院一期、东方太阳城一期等一批重点工程。

      台金高速东延椒江段即将启动建设,垃圾填埋场二期扩建工程已基本建成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四年来,共整治河道 373 公里,围垦滩涂 2800 亩新增公共绿地面积 88.6 万平方米,公园面积扩大了 1.8 倍建成了体育中心体操馆、东山公园盆景园,位于城区中心白云山顶的白云阁已动工建设2、前景规划“十二五”期间椒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构想是:到“十二五”期末,形成以信息基础网络(一网)为依托,电子政务信息港,经济贸易信息港,公共服务信息港,教育文化信息港(四港)为主线的“一网四港”的椒江区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体系,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建设覆盖为政务、企业、农村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提升椒江区信息化规划、管理、决策、监管的科学化水平,促使椒江信息化综合指数在同类县区处于领先水平十二五”时期椒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1)信息基础网络建设目标:“十二五”期末,椒江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水平,信息化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居民用户互联网宽带达20M,企业用户互联网宽带达100M,互联网普及率和家庭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96%和90%,无线宽带(WLAN、Wi-Fi)人口覆盖率达80%,完成全区交互式数字电视网络改造,开通率达95%。

      与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组织保障体系、政策法规体系、社会信用体系、教育培训体系、信息安全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市场服务体系等相应形成,国民信息化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居民信息化知识、技能和应用水平显著提高2)电子政务信息港建设目标:电子政务信息港建设总体思路为,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以“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原则,以网站为载体,以信息公开和网上办事为核心,服务企业、方便市民 “十二五”期间,区级各部门应公开信息的公开率达到100%,95%以上行政许可项目实现处理政府内部信息化,应整合已有的政府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完善办公室自动化系统平台,实现各部门内部数据共享,实现各部门协同办公,提升服务效能3)公共服务信息港建设目标:“十二五”期末,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化服务深入到社区和家庭,公共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行“市民卡”工程,以一卡多用、多卡合一为宗旨,降低社会公共服务成本建设“数字社区”试点示范,提升市民信息能力建设完备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农村信息服务站覆盖率达到96%同时,切实推动教育医疗、交通运输、气象预报、公共卫生、旅游信息和突发公共事件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4)经济贸易信息港建设目标:经济贸易信息港建设总体思路为,以提高椒江经济整体质量和企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管理信息化为重点,加速信息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管理等方面的推广应用争取规模以上企业 CAD应用超过80%,ERP(企业资源计划)应用超过65%,CRM(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率超过40%,BI(商务智能)应用率超过30%,达到集成应用阶段比例超过30% “十二五”期间,以培育和形成我区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主导产业为抓手,以建设沿海台州战略为出发点,构建信息产业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主导产业良性发展的技术、人才与服务等支撑环境,做大做强信息制造业产业,创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制造业产品品牌5)教育文化信息港建设目标:教育文化信息港建设总体思路为,建设和完善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工程,教育综合信息网、网络学校、数字化课件、教学资源库、数字图书馆、教学综合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系统等资源共享数据库及共享应用平台系统;继续推进再教育工程,为各类人群提供多渠道的培训、就业服务,建设学习型社会;积极推进先进网络文化的发展,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电子娱乐等行业信息化步伐,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使居民享受到高水平的娱乐和文化成果。

      3、经济发展现状2012 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自身各种困难压力,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首善之区”为总目标,全力以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区经济呈现低位开局、稳步回升的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1)综 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区生产总值371.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50.63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205.83亿元,增长7.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03∶42.94∶53.03调整为4.08∶40.53∶55.39人均生产总值71973元,比上年增长4.3%价格水平涨幅趋缓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0%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上涨2.8%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8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帮扶5139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4520人,转移就业2778人全区财政总收入 51.3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14 亿元,增长 9.5%。

      全区地方财政支出 25.17 亿元,比上年增长 6.2%2)城市建设按照台州城市群构建战略的要求,全区以新型城市化为主题,实施“东扩南进、西延改中、跨江发展”战略完善城市功能及布局,丰富城市内涵,不断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成为台州城市群的核心加快新区开发以中心大道、台州大道沿线开发和东山湖建设为契机,加快环绿心等区块的发展;稳步推进下陈飞跃区块、洪家星星区块开发,实现与路桥、开发区的无缝对接加快繁荣、桥东等西入城口区块开发,高起点、高品质推进城市化推进旧城改造加快中心商务区块建设,把十字马路商圈打造成金融、商务的聚集地推进环白云山区块开发,完成云西路区块改造加快推进老城区东南片改造、青年路南块拔高、中山西路南片旧城改造、江滨公园西进、葭沚旧城改造等工程建设,启动横河区块改造3)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9.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比上年末增加17家,实现工业增加值89.24亿元,比上年增长2.9%工业产品销售率96.6%,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201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0.52亿元,比上年增长0.3%。

      其中,利润总额26.57亿元,增长4.0%企业上市工作实现新的突破,信质电机登陆深交所中小板,2012年末,我区上市企业增至5家,九洲药业、新世纪光电已成功报会建筑业较快发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 21.48 亿元,按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