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胡宏“封建”思想研究历史学论文.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14669678
  • 上传时间:2022-06-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胡宏“封建”思想研究_历史学论文   摘要:本文以胡宏有关“封建”的论述为中心,具体考察其在不同时段、不同政局下的论述变化其论述大致由肯定郡县制,只是修正郡县制在实行时的缺陷;再到在史论中隐约批评郡县制,意欲恢复封建;最终全面论述封建建制,认为封建是大法大本其论述虽看似循序渐进,实为在具体时势下的权衡结果  关键词:胡宏;封建;郡县      “封建”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一直贯通商周于今之间,其意义衍化之时,往往与 政治 结构、意识形态相关平添几分驳杂与混乱故不深究 历史 脉络,回复各代、各人具体论述中的实情,很难得其近真之相有宋一朝士大夫对于“封建”玩味最多且多意含接续三代道统之意,出于政治上的表现,便是欲落实封建古制然“复归”三代,落实封建,亦多是对现实政治反应的一种策略随时势变化而变迁胡宏(1105-1161)便是其中一例胡宏封建由主张修正郡县制的缺陷,到史论中隐约批评郡县制最终认定应改郡县为封建,而封建多与井田相合其转变看似循序渐进,实多于当时政局、时势相关      一      胡宏,字仁仲,学者称五峰先生,福建崇安人生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卒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

      年五十七胡宏少年便私淑二程称二程“绍孔、孟之统,振六经之教”,对当时所流行的王、苏、欧阳之学皆未首肯,且编纂《程子雅言》以“破王安石之奸说”宣和七年(1125),胡宏至京人太学,从学程门高弟杨时(1053-1135),遂正式成为二程再传弟子闭在宋廷南渡之前胡宏的学术与政见大致受二程影响,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与“专用己意训释经典”这种观念大致延续至后且与其在不同时期对“郡县”“封建”的不同论述大有关系   南渡至临安的赵宋朝廷,外有强敌压境内则迁都未久、百事待理,如何处理好内外关系虽为旧题实担新意胡宏在《中兴业》中首次论述“郡县”问题他在此时认为郡县具有重要作用,说“有土则有民,有民则有财置守令,所以养民生财也然而“平时,监司州郡已不肯同心国事,互相忌恶遂使自丧乱后形成“州郡专以抗拒监司为能,监司专以陵挠州郡为事而究其原因,其弊最要不在郡县,乃是“为漕使者,不能平贵贱,通有无或厚敛苟免以资敌,或重载遁逃以实己是使守令不得养民以生财也为宪使者,不能察奸欺,允刑狱,赋污狼藉者不按奸宄通贼者不治,是使守令不得治民以息争也其主张,“或宜尽罢监司之职,属之连帅,选择守令,使各清心省事,专以垦田练兵、兴利除害为务。

      则此期胡宏并未见有批判郡县制之举,只是认为现行的监司等官制牵制了郡县的长处   而在此四年后,胡宏的《上光尧皇帝书》中,他首次上书皇帝,也是针对安内攘外,从中可见他在此期对于“封建”与“郡县”的思考稍有变化   胡宏认为当时郡县弊端不少,“往中原时,提封万里,郡县以百千计,论者犹以为将不胜其弊今地益狭隘州县无几士大夫自西北而东南者,不知其几千万人矣自东南而官者,不知其几千百人矣郡县荒残百事宜简而官吏猥众,上官大吏各私其亲,不遵法制,移易往来曾无定止,互相攘夺,不顾是非,受贿纳赂法禁不行奸豪得志,暴虐日敷,根本摇动,大命将泛,流荡而不可止天下无事,食君之禄;天下有变,拱手环视而不能救然度其意,弊非在郡县制本身,而在官吏夫与民亲者,莫如郡县之官,天子所与共治天下者也今类皆以干逐废弃者居之,岂为民父母视民如伤之意哉!”如何修正?胡宏认为只要“宜重其任择其人,使久于其位,期以成功且申戒备视之官,廉问纠劾一路之广腻吏而监司发者,罪守贰守贰发者,黜监司自中台发者,监司郡守俱赐罢终身,以不胜任废   可见,胡宏在此期,认为郡县存在弊端但只要重视人才加得当的监督就能改善这种情况   胡宏这一时期的见解与主张,或基于安内与攘外的权衡。

      稍早于《上光尧皇帝书》,在绍兴二年左右给吴元忠的信里胡宏便感慨:“窃思寇盗纵横使吾民至于此极者,以州郡敝而不振,而方伯久无其人也翻与《上光尧皇帝书》同时,胡宏致书明应仲,认为应该“奋大辱之积志,临遣信使,分行州郡,考时事,察人情,将断自宸衷,以大有为于天下则显然认为,国家如此局面,与州郡衰弊大有关系,要有远图,北定中原似先定州郡为重与高宗即位初期的政局大概也不无关系要想废弃郡县改用他法亦是不现实高宗即位,照例诏告天下,“朕将规复旧章,不以手笔废朝令,不以内侍典兵权容受直言,虽有失当,不加以罪公开宣布要广开言路言者无罪而高宗证明自己“正统”身份的手法,即是“谨守祖宗成宪”于是稍明政局的士大夫必定清楚虽言路广开,“谨守祖宗成宪”也是不可驳斥的“政治正确”   胡宏《上光尧皇帝书》,虽主要在讲重人才修正郡县制的缺陷,然“祖宗家法”作为论证依据时常贯穿其中而其中颇值得玩味之处是,胡宏讲祖宗法令时,大多以王安石作为对立面,抵斥不遗余力,“安石废祖宗法令”,且认为政令应与“熙宁之政相反”,似乎如此便可回复祖宗之法多少让人觉得胡宏在继续二程(洛学)与王安石(新学)之争      二      绍兴十一年(1141),胡宏作《皇王大纪》八十卷成。

      此书编年而著起自盘古终于周赧王专叙“三皇五帝、三王五伯者,人之英杰,为君为长,率其陪贰”,如何“应时成物,如春之生,夏之长,秋之利冬之贞也然胡宏实未将《皇王大纪》作为考证史事之书而更多寓有“春秋笔法”此书当是胡宏继其先人之业,而或寓有当下之意胡宏在此书中,意欲通过叙述三皇五帝故事而揭示道之所在认为“尧之初载甲辰,迄于赧王乙巳,二千有三十年天运之盛衰一周人事之治乱备矣,万世不能易其道者也后人欲稽养生理性之法则,舍皇帝王伯之事何适哉!”故其对于史事的记载大有选择事有近古先而实怪诞鄙悖者,则裁之削之;事有近似后世而不害于道义者,咸会而著之去取史料,则在不害“道义”《皇王大纪论》出自《皇王大纪》以古论今,大可注意,其中亦论及“封建”“郡县”   胡宏认为“先王之所以沟封田井者”,有三因:“亩数一定不可诡移”、“邑里阻固,虽有戎车,不可超越”、“道路有制虽有奸宄不可群逞因而有三利:“绝兼并之端止狱讼之原沮寇盗、禁奸宄于未兆”则其实针对两事一是防外敌入侵,所谓“虽有戎车,不可超越”;一是防内奸动荡所谓“道路有制,虽有奸宄,不可群逞”则虽远述三代,亦是针砭当下而“秦一废之,及今千六百岁,而弊日益深而戎马不可禁矣。

      故胡宏认为:“井田封国,帝王之世万事根本也   而如何封建胡宏亦有论述,认为“先儒以为王畿方千里,百同,九百万夫之地其言是也以为中有山林、陵麓、川泽、沟渎、城郭、官室、涂巷,三分去其一余六百万夫,又以田不易、一易、再易相通定受田者三百万家,则非矣何以言之?“愚深考封建之法,王畿方千里者田方千里也;公侯方百里者田方百里也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为田百万井,九百万夫之地,受田者八百万夫百倍公侯之国,然后足以为天子都畿,镇抚天下则其分封诸国以保证合各国诸侯之力不可与王为敌为限则虽为史学争论亦是对“封建”进行修正或更可符合秦以后皇帝一统天下的成例更能为当政者接受   然而,在此书中,胡宏虽一字不提当时宋廷然曲折之意则尚能领会呜呼!井田封国,仁民之要法也唐太宗尝慨然有复古之心,惜其诸臣识不足以知三代之道也使太宗有其臣力能行之,则唐世终无藩镇跋扈篡弑之祸而末流终无卒徒扶立强臣制命之事矣并意味深长的说道:“噫!有国家者,欲如三代保守 中国 以天年终,必井田封建而后可   此时胡宏有关郡县、封建的主张已经大不同于他上书高宗时,已经认为应该改郡县为封建然而或是碍于前所述的“ 政治 正确”而只是在史书论说中隐讳其事。

           三      胡宏晚年有关政治主张、学术思想的论述俱见于《知言》根据张拭的《胡子知言序》,可知《知言》主要是胡宏最后二十年所作且日有更定,或是打算藏之名山的,故言论较为直接   胡宏写作《知言》的二十几年间,宋朝国势并没有根本改观秦桧掌权,主战派多被其弹劾,立储事件又屡起波澜且边事又无多少喜讯此期,胡宏认为要理清内政,必施仁政施仁政,则要变当下治法,复三代之治法始于黄帝,成于尧、舜,夏禹因之至桀而乱,成汤兴而修之,天下亦以安至纣而又乱,文王、武王兴而修之,天下亦以安至幽王而又乱齐桓、晋文不能修而又益坏之,故天下纷纷不能定及秦始皇而扫灭之,故天下大乱争起而亡秦犹反复手于须臾间也修三代之法可定天下,变三代之法而自定一法,则必速亡   而“欲拨乱兴治者当正大纲然后本可正而末可定;大纲不知,虽或善于条目,有一时之功,终必于大纲不正之处而生大乱然大纲无定体各随其时故鲁庄公之大纲在于复仇也,卫国之大纲在于正名也名不正,虽有仲尼之德亦不能听鲁、卫之政矣隐然以复仇、正名为宋廷的大纲则安内与攘外同是大纲所括当下重在两个方面:一要能复仇,驱外敌;二要能正名,辨夷夏只有修封建古法,变郡县为封建胡宏认为“黄帝、尧、舜安天下,非封建一事也。

      然封建其大法也夏禹、成汤安天下亦非封建一事也然封建其大法也齐桓、晋文之不王,亦非一事也,然不能封建,其大失也秦二世而亡非一事也,然扫灭封建其大缪也故封建也者,帝王所以顺天理,承天心,公天下之大端大本也;不封建也者,霸世暴王所以纵人欲悖大道,私一身之大孽大贼也而“郡县天下,可以持承平而不可支变故;封建诸侯,可以持承平可以支变故则在当下大变故之世郡县已经不可支封建可支变故,在“封建诸侯”,可“藩垣屏翰,根深蒂固,难于崩陷可以正中国四夷之分,不至畏匈奴,与之和亲而手足倒置矣能驱外敌正宋朝中原诸夏之名且“封建者,政之有根者也,故上下辨,民志定,教化行,风俗美,理之易治,乱之难亡,扶之易兴,亡之难灭郡县反是在大变乱时能挽大厦于将倾持之以恒而后智愚可择,学无滥士,野无滥农,人才各得其所,而游手鲜矣君临卿,卿临大夫,大夫临士,士临农与工商所受有分制,多寡均而无贫苦者矣人皆受地,世世守之无交易之侵谋无交易之侵谋,则无争夺之狱讼无争夺之狱讼,则刑罚省而民安刑罚省而民安,则礼乐修而和气应矣然法立制定最终还是落实于君主所谓“欲大变后世之法度必先大变人主之心术心术不正则不能用真儒为大臣大臣非真儒,则百官不可总已以听。

      一正君心而天下定”   此期,胡宏有关郡县、封建的论述大不同于先前,直言不讳,欲变郡县为封建,大致突破“祖宗成法”的限制然《知言》更似理论大纲,若真实行,郡县与封建是否那么决绝亦有调适过程胡宏晚年给张栻的信里便说:“封建择可封者封之,错杂于郡县之间,民自不骇也琪实也认为恢复古制初行时民众会不适应然而这种调适与权衡,正可见胡宏对实行封建在当世作用的自信且对如何实现封建有一定考虑      余论      宋代思想家有关“封建”的论述,理论依据多与《孟子》有关,到二程时则更明显各人虽论争策略有异,应对时势与政局不同,乃致同一“封建”诠释内容大异,然大多不否认“封建”或“回复”三代对当下之益处胡宏对“封建”论述,亦是如此胡宏之后,对胡氏《知言》不甚以为然的朱熹,虽言“井田之法要行,须是封建,令逐国各自去理会然认为“封建井田,乃圣王之制,公天下之法,岂敢以为不然!但在今日恐难下手设使强做得成,亦恐意外别生弊病,反不如前,则难收拾耳封建”的实行,对当下时局的益处遭到了怀疑,显然是一种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亦可见宋代士人对“封建”的玩味与阐释与“封建”在宋代实际命运之迥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