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化企业推行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docx
17页盐化企业推行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中盐江西盐化有限公司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的中心,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的中心工作,不断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大兴节能减排举措,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提高了产品产量和质量,有效地利用了资源,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实现了企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一、节能途径与成效中盐江西盐化有限公司其下属企业中盐新干盐化有限公司 (简称中盐新干)和中盐江西兰大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江西兰大 ) , 在稳定和提高产品产量与质量的基础上, 实施节能降耗, 不断降低生产成本, 狠抓减排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在项目建设中把能耗指标作为重要因素来考虑,通过大量的考察、分析、对比和论证,择优选择工艺方案比如,中盐新千在 2006 年的扩改项目中,采用了目前节能效果较好的从瑞士 MESSO麦索)公司引进的年产60万吨先进盐硝联产技术, 使制盐生产中的汽耗大大下降, 每吨盐节约蒸汽0.05吨,每年节约蒸汽4 万吨;江西兰太的氯酸钠项目引进加拿大俄口公司的先进工艺,生产每吨氯酸钠产品比国内同行业平均综合能耗节省标煤582kg/吨,以每年5万吨产量来计算,则可节约标煤29100 吨。
2 .采用先进的节能设备中盐新干:(1)锅炉的选用和改造在新建工程中采用了目前先进的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淘汰了能耗较高的沸腾锅炉,产生了较好的节能及环保效益循环流化床锅炉主要有三个特点:①使用飞灰循环燃烧技术,热效率比沸腾炉等其它形式的锅炉提高20 %以上,每年可节煤3.43 万屯,节煤效果显著;②对煤质要求低,发热量在8372kj〜12558kJ即可,可燃用劣质煤,甚至煤砂石,实现了变废为宝;③自行高效脱硫,脱硫效率可达90%以上煤种的含硫量为0.23%,经循环燃烧,烟气含硫量仅为225mg/ m3 ,有利于减少废气排放,降低污染2)盐硝系统离心机的选用目前中盐新干采用了德国福莱姆公司的 P 型离心机,这种离心机运行比较稳定可靠,生产能力大,脱水后的残余水分低,比国内的普通离心机可节省干燥耗汽约 25 %, 同时电力消耗也大大降低江西兰太:采用气提外反应式电槽,用DCS控制条件,保持较高的电流效率,使电流效率稳定在93 %〜95 %之间,而国内氯酸钠行业平均电流效率低于 90 %3 .生产系统中的配套节能措施中盐新干:目前根据自身的实际,采用了以下的配套节能措施1)采用盐硝联产工艺,有效地降低了卤水的消耗。
利用盐和硝分离技术,将制盐后的Na2SO2和母液全部回收,Na2SO4制成高质量的副产品工业无水硫酸钠,它是一种市场前景较好的化工原料,经济效益较高;其次是因母液全部回收,卤水消耗得到了有效地降低2)采用石灰一烟道气工艺 根据卤水的特性, 可采用 “两碱”法并结合“石灰一烟道气”法的卤水净化方法通过卤水净化工艺可以有效地除去原卤中的钙、镁等杂质,减轻蒸发系统换热管的结垢程度,明显提高换热设备的传热效果,提高盐,硝蒸发的热效率,提升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减少预热器和蒸发罐的清洗时间,延长有效生产时间,蒸汽和电力的消耗将有所降低,特别是 2008 年该公司技改投入的“石灰一烟道气” 卤水净化方法, 使卤水净化的成本进一步降低此方法的投运,较以往的“两碱”法可节约净化成本为每吨盐 5 元以上,则每年可减少制盐生产成本400 万元以上,另外有效地减少了烟气的排放, 特别是使CO2、 SO2 变废为宝3)采用卤水预热和轴向进料蒸发结晶罐来进一步加强蒸发效果,减少蒸汽用量4)将热电厂中的锅炉鼓风机、引风机、罗茨风机等设备的冷却水回收利用,作为冷渣机等设备的水源,并且使用后还可以再送到盐硝系统作其它工业水用,每小时可节约用水6 万吨左右,重复利用了工业水资源。
江西兰大:氯酸钠与双氧水形成产业链以盐为原料电解,生产氯酸钠和氢气;再以氢气为原料,生产双氧水氯酸钠项目:(1)维持较高的电解液浓度,采用低温度蒸发结晶工艺,由于不需要蒸汽加热,因而降低了能耗 (2) 利用电解过程产生的余热作为盐水预热、盐水加热、蒸发、结晶以及干燥用空气预热的热源,不需要使用蒸汽热源,仅靠电解预热就可完成生产双氧水项目:(1)双氧水生产的主要原料取自氯酸钠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氢气,不需要购买氢气,只需经提纯就可以使用这样就形成了循环经济效益,第一是有效地治理了“三废”;第二是按氢气价格 0.95元/ m3(此为国内多数厂家 的成本价),占双氧水生产成本的1/3〜2/3吨产品的氢气成本为 190 了综合利用,产生了规模效益,成本优势就凸显了 (2)采用先进的氢化和氧化技术,使氢化效率达8g/ L以上 (国内为7g/ L), 氧化总效率达95 %以上 (国内 90 % ) , 故降低了循环的工作液量和空气用量, 并可提高稀品浓度(可直接生产 35 %的稀品),从而使单位产品蒸汽和电力的消耗有一定的降低3)充分利用反应热加热工作液将减少蒸汽的消耗4 .生产系统中的电气节能措施目前中盐新干和江西兰大推广使用效果较好的节电措施如下。
1)采用了分散补偿为主的低压无功电力补偿, 提高了生产系统的功率因数,并有效地降低了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的有功和无功电力损耗,节电效益明显两企业采用此项每年可创造效益达600 万元以上2)采用先进的变频调速节能装置 根据制盐工艺的特点,有选择地在热电系统的给水泵、送、 ( 引 )风机、除盐水泵,制盐系统的循环水、 卤水进料和转料、 卤水净化等各类水泵,盐硝干燥系统的鼓、 (引 )风机,污水处理装置的废水泵等工艺中适当安装变频调速节能装置,将传统的阀门 (风门)节流调节方法改变为设备的转速调节方法, 将消耗在阀门(风门)的能量,有效地节省下来这种采用变频调速的方法,节能效果明显, 并且还能有效地改善设备的工况条件, 消除水 (风)路系统的“憋压”现象,有效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生产工艺中阀门 (风门 )的调节幅度越大,其节能效果越好中盐新干根据盐硝生产工艺的特点,有选择地在制盐厂的循环水、 卤水进料和转料、 卤水净化等工艺中安装了共10多台变频节能装置,节能效果明显,其中循环水系统每小时耗电由原来的 1730kW?h 降至 1240kW?h ,每小时节电490kW?h ;卤水净化系统每千方净化卤水耗电由原来的727kW?h 降至506kW?h , 每千方净化卤水节电 221kW?h。
此项变频节能技术,该公司每年仪节约电费就达300 万元以上,并且还有效地延长了相关机械和电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有效生产时间,创造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每年累计在 1000 万元以上江西兰大在部分工艺水泵、循环水的冷却风机等设备上采用了变频调速装在科研攻关事业上,国家的需要高于一切1958 年 5 月,毛泽东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 1960 年 6 月, 而立之年的李俊贤加入高能推进剂研制队伍,承担偏二甲基肼等4 个课题的研究,并先后担任了火箭推进剂研究室副主任、主任职务正是从那时起,李俊贤的名字与中国火箭推进剂的动力源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偏二甲基肼是液体推进剂中的主要高能燃料,李俊贤和研究室的同志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这个课题上来在总结前两年经验基础上,对偏二甲基肼的 20 多种制备方法一一进行了分析,筛选出可能工业化的制备方法,又经过充分论证,决定集中力量研究毒性很小的液相氯胺法制备偏二甲基肼氯胺法制偏二甲基肼又分为气相法和液相法,李俊贤课题组对两种方法都进行了试验、探索,得出数据表明,气相氯胺法合成液中偏二甲基肼含量较高,而液相氯胺法合成液中偏二甲基肼含量较低因此,上级在给李俊贤课题组下达任务时,明确要求课题组只集中力量开发气相氯胺法,不同意他们继续进行液相氯胺法研究。
然而,李俊贤在进行气相法试验中,发现了一些在当时条件下难以解决的困难,不得不对气相法和液相法进行反复对比经反复试验,他得出了液相法已有一定基础、选择液相法进行深入研究反而能在短期内完成提供大规模生产所需技术数据的观点和办法但李俊贤十分清楚,如果不按领导部门要求的气相氯胺法进行试验,是要承担责任风险、甚至是会受到批评的 ! 为了给中国火箭提供强大的动力源, 早日满足“两弹一星”任务的急需,李俊贤和全组同志甘愿一起承担受处分的风险,继续进行液相法制偏二甲基肼研究,并承诺不向课题组以外的任何人员透露此事 !庆幸的是, 经过近半年的埋头苦干,他们经合成扩大试验取得的数据,表明完全可以用于工业生产,这意味着他们的“秘密研究”取得了成功 !领导部门不但没追究他们 “违纪” 的责任,反而认同并支持了他们的做法,并于 1964 年评选液相氯胺法制偏二甲基肼成果为中国工业交通战线十大成果之一1965 年春天,周恩来总理要求化工部立即组织 “ 022会战” ,以最快速度生产出高能推进剂燃料化工部立即组织了以李俊贤、于世贤为负责人的 60 天大会战,从各地调集设计、研究等 7 个院所人员参加在这些人员配合下,李俊贤课题组采用关键工艺过程进行中间试验、纯化,一般分离过程从试验室获取数据直接用于工业规模生产的方法,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于 1965 年 12 月完成了设计液相氯胺法生产偏二甲基肼装置所需的全部数据。
1966 年 6 月, 李俊贤接受组织的调令,在青海省一个山沟里一个化肥厂旧址上筹建化,担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以“誓将卫星送上天”的豪迈气概,顽强建设中国第一套氯胺法制偏二甲基肼装置用了一年半时间,终于完成了装置的安装、 试车、 完善和投产工作, 于 1968 年 2 月正式生产在这之后,国家利用李俊贤等完善后的技术,相继在不同地区建设了若干套偏二甲基肼生产装置并顺利投产,从而保证了我国国防和航天部门的急需液相氯胺法制偏二甲基胼工艺的特点是,连续生产,无致癌物生成, 符合环保要求, 成本只约为锌粉法的三分之一改进后的合成工艺所制备的合成液中的偏二甲基肼浓度提高了 33 %, 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 因此这一产品得到广泛应用该成果曾获得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 年 3 月, 李俊贤获全国科学大会“在科学技术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2 年,我国还向法国宇航公司出口300 吨偏二甲基肼,这在当时成为我国外交、外贸战线上的一件大事 1989 年, “氯胺法制高纯偏二甲基肼的合成工艺”获国家发明三等奖搞科究就要敢担当,要搞就搞世界一流的上世纪 70 年代初,中国海军服役的唯一热动力鱼雷是以煤油、 压缩空气为推进剂的某型鱼雷, 只能用于水面作战,技术指标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所用鱼雷推进剂的动力,无法满足保卫中国辽阔海疆的需求。
为改变推进剂的能量低的落后现状, 1973 年 9 月, 燃化部向李俊贤所在单位下达了新型鱼雷推进剂的研制任务 1974 年, 李俊贤在主持和参加燃料的研制中,提出选择该燃料主组份硝酸酯的方法,并从文献记载的众多硝酸酯中选出 5 种硝酸酯作为主组份对象,组成专题组展开了硝酸酯试验室研究他们于当年 10 月开始了多种硝酸酯的制备研究工作,先后制备出了 5 种硝酸酯的样品,其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