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组素材,点亮文本.pdf
3页■■■■- ■■■■■ ◇徐新艳 在议论文写作中,800字左右的文字都与 素材的运用有关大多数学生的弊端在于叙述 得很长,议论得寥寥若能把典型的素材,巧妙 组合,倾情演绎,既可使议论富有力度、深度, 又可在“内容充实、语言生动、论证有力”等方 面点亮文本笔者纵观历年高考满分作文,结 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种比较 有效的素材组合方式 一、引用和排比结合 引用,可以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 可以激活语言升华主题;又可使语言精练含 蓄,彰显文章底蕴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 上恰当的引用放在句首,能够使人眼前一 亮,再辅以排比,壮大气势,定能使文章说理透 辟,文采飞扬具体有以下三种操作方法 1.段首引用格言警句,巧妙引出素材 孟子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五柳先生舍 弃了功名,收获了“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自得;鲁 迅舍弃了别人喝咖啡的轻松,换来了文学的造 诣;居里夫人舍弃了闲逸的生活,提炼了镭他 们学会了舍弃,才有这些收获《学会舍弃》) 点评:这段文字由“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 旬格言导入,激活语言表达,引出五柳先生、鲁 迅、居里夫人三个素材,过渡自然;排比论证与 巧妙引用相得益彰,气势贯通,文采飞扬。
2.段首引用素材人物自己的代表性话语, 然后展开对该人物的阐述 ●_ NewU ivPrsityE tra 露xamina嘶z “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 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 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这是袁隆平的梦 想,为此,他一生不懈奋斗,孜孜以求,兢兢业 业是什么力量使得袁隆平能够坚持研究?是 忧,是爱当他想起世界上仍有许多人吃不饱, 有许多人被饿死,他便有一种担忧,他怕人口 增长会导致更多的人被饿死于是,他便有了 一种动力,他要让更多的人吃上饭渐渐地,这 种动力衍生为一种爱,这是一种无私的爱,一 种博大的爱为了这种爱,他甘愿到田间地头, 日晒风吹,守着几株水稻,只要能给世界人民 带来福音,不论多么辛苦,他都会觉得很快 乐 (《忧与爱》) 点评:这段文字在推出袁隆平“我种的水 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的梦想后,对之展 开由浅人深的剖析,排比论证了袁隆平的忧与 爱,语言生动形象,说理深刻透彻 3.将诗词歌赋镶嵌在文中,连缀成文 消除顾虑,直奔目标,在浮尘中方显隐士 真容舟遥遥以轻飚,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 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家中的孩童已在急切 地呼唤,陶渊明,你还在顾虑什么?难道还要批 阅那么多烦人的文书?难道还要让官场的黑暗 把你洁白无瑕的心灵吞噬吗?不,消除顾虑,直 奔目标,“不为五斗米折腰”才是你的本色;“木 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才是你心灵的家 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才是你的快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才是你的追求。
陶 渊明啊,你抛却功名,消除顾虑,终于抵达了高 洁隐选的心灵港湾 点评:陶渊明本是一个很老套的素材,但 是五处陶渊明代表性诗词的点缀,顿时使这一 素材熠熠生辉,语言生动优美,彰显了小作者 较高的文学修养和较强的语言功力,这样亮点 十足的文章怎能不脱颖而出? 二、反问与排比结合 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来,反问语气强 烈,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强化作者的态度,使作 者的观点更加鲜明有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 象而反问构成排比,连续反问,更是能使文势 起伏跌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语气不断增强, 形成雄浑挺拔之势 事涉原则,你却缄口不语,态度暧昧,这种 沉默是“金”么?当别人遇到难处,需要你帮助 时,你却哑然无语,这种沉默是“金”么?看见坏 人作恶,好人遭难,你却不敢吭声,这种沉默是 “金”么?自己的正当权益,人身尊严受到践踏, 却逆来顺受,不言不语,这种沉默是“金”么?显 然这类沉默是没有一点“含金量”的,只是“杂 质”而已或是自私,或是懦弱,或是糊涂,实在 是不可取的试想在社会生活中,面对假恶丑, 如果人人都抱着沉默的态度,不讲良知与道 德,只顾自个儿明哲保身,岂不是社会的悲哀! (袁敏杰《沉默未必都是“金”》) 点评:文段并列举出了“事涉原则,缄口不 语;遇难需助,哑然无语;坏人作恶,不敢吭声; 权益被践,逆来顺受”等四个方面的“沉默”,一 句接一句地反问“这种沉默是‘金’么”,似排炮 连发,文章气势激越,有强大的说服力。
三、正反结合 不见高山,不知平地,有比较才有鉴别写 作中,将人物、事件、场景的好与坏、善与恶、美 与丑、喜与悲等放在一起,对照来写,会使矛盾 更集中,主题更突出正反对比,让抽象的道理 阐述得形象具体,让空洞的哲理变得丰盈充实 超越自我方能成功我国著名电影导演谢 晋所执导的片子多次获金鸡奖、百花奖而当 人们问他哪一部电影最令自己满意时他的回 答却是:“下一部一个人想成就大事,就不应 该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而要怀着执著的信 念,去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不断地超越自我 与谢晋恰恰相反,南北朝时的江淹,少时笃志 好学,其诗赋幽深绮丽,尤其以《恨赋》、《别赋》 最为脍炙人口,晚年却沉湎于安逸而不思进 取,以至“江郎才尽”,再也写不出好作品固步 自封只能“死亡”,超越自我方能成功! 点评:通过谢晋和江淹事例对比,超越自 我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使 “超越自我方能成功”的观点更加鲜明,给人留 下深刻的印象 四、详略结合 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如果每个素材都 详写,那么顶多写三个例子罢了,说服力不够 强,而且还会给人“叙述太多,语言哕嗦,文体 四不像”的感觉;如果每个例子全部略写,又显 得泛泛而谈、不够深入,而且所需例子太多,素 材储备可能不足。
所以在组织素材时,应当详 略结合新例子、有文化味、有品位的例子尽量 详写,而老例子、俗例子或者自己知之甚少的 例子则可一略而过构成排比这既可以透彻深 刻地阐述观点,充实文章的内容,又可以增强 文章的文化味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 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言确实,在死亡的 威胁面前,是临危不苟,舍生取义,还是奴颜婢 膝,畏死偷生,这是检验生命有无价值的又一 重要标尺文天祥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他的名 言殊死抗元,九死不悔,最后被捕,囚禁三年, We ,z 7~-ity'F, ztra 匠 觑口tion嘲— 鞫 拒绝大元宰相的诱惑,慷慨就义,连敌人也叹 服不止这样的生命,真可说永垂不朽呢!近代 无产阶级革命史上,更是英雄辈出,远远胜过 古人,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罗盛 教、蔡永祥、欧阳海……真是举不胜举他们的 精神和事迹,将永远光照史册,砥砺后人,生命 的价值,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 “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他停止生命以 后,还能以他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这是 苏联英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生 的意义》) 点评:这两段文字详写了我国古代英雄文 天祥和苏联英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例子,深 入剖析,透彻深刻地论证了人生的意义在于 “临危不苟”,“死后还能以他创造的一切继续 为人民服务”。
同时以点带面,推广到刘胡兰、 、董存瑞等古今中外的例子上,排比而 出,显示了作者厚实的知识储备,大大增强了 文章的说服力 五、渲染描写与叙述、议论多种表达方式 结合 学生运用素材的表达方式通常是先叙后 议,四平八稳,缺少亮点如果在阐述素材之 前,先采用渲染手法,想象故事发生的场景,渲 染氛围,营造意境,然后再加以议论点评,可使 文章富有语言美、意境美 你看那无人问津的草原中央,寒风凛冽, 哀草丛生,失去光芒的大地上,小草依傍着泥 土,酷寒何惧,孤独何惧,再多的困难也掩盖不 住苏武心中珍藏的那一缕曙光十多年的艰苦 并没有磨灭他心中的坚守,当他的心结打开之 时,顾虑早已灰飞烟灭,心中的难过都已随风 飘散,而那一颗充满动力的心早已越过长城, 飞向中原,为了民族,也为了生命的意义因为 放下顾虑,让所有的困难退却;因为放下顾虑, 他成就了自己,背上历史的伤疤,也披上民族 勋章中永不磨灭的光辉《放下顾虑》) 点评:段首“寒风凛冽,哀草丛生,失去光 芒的大地上,小草依傍着泥土”的景物描写,营 造了悲凉的意境,使人的思绪飘向那荒凉的草 原,衬托了苏武“为了民族放下顾虑”的高尚精 神,使语言灵动,画面感十足,诗意盎然。
与下 文的排比议论相互辉映,光彩夺目 总之,在运用素材时与引用、排比、反问、 对比等多种手法结合,与陈述句、反问句、设问 句、感叹句、省略句等多种句式结合,与渲染描 写、叙述、议论多种表达方式结合,定能点亮文 本,脱颖而出 _ ’ _Ne-u Uni'e, rsity E” ~[xaminatlo,2 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