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制两图提高阅读教学效果.docx
3页绘制“两图”,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万松兰常见阅读活动之一是,关注文章情节的发展,以图画的形式把文章的情节表现并串接起来通常来说,绘制情节图可以帮助同学们感知文意,理清文章的脉络可以作为文章学习的基础活动开展而曲线图重在通过数据表现变化趋势,它可以刻画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也可以刻画文章情节的起伏,能够帮助同学们筛选并且把握文章的精妙之处情节图和曲线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地广泛一、绘制情节图1.理清脉络实际上,小学生大部分接触的文章都属于叙事类的文章有散文,也有记叙文在这类题材文章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理清文章的脉络,探究作者的写作思路绘制情节图在这类题材文章的学习中也非常的适用例如,在《乡下人家》的学习中,为了理清文章的脉络,同学们总共绘制了6幅情节图分别是“瓜藤攀岩”“鲜花绽放”“雨后春笋”“鸡鸭觅食”“乡村晚餐”“月夜梦图”文章的第一部分描写了乡下人家在房前屋后种瓜养花,养鸡养鸭的画面文章的第二部分具体描写了夏天和秋天乡下的情景文章的第三部分概括了乡下人家在不同季节的风景和六幅情节图相對应通过这种简短的小标题,学生能迅速了解文章的行文脉络在《天窗》的学习中,同学们绘制了“天窗的来历”“天窗的位置”“天窗的神奇”这三幅情节图。
这三幅情节图很好的再现了作者对于天窗的回忆,表明了天窗在作者儿时的心理地位看着这三个小标题,总会让学生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想去看一看作者心中的天窗这便使得学生们的想象和作者的想象一同丰富起来,和作者一起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2.突出主题在学习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个性,自行设计并且绘制文章的情节图老师发现有些同学的情节图不仅信息丰富,内容全面,而且还十分美观例如,《月是故乡明》文章的学习老师在教学前向同学们表示,“同学们尽管大胆的去设计吧,绘制表现自己特色的情节图老师迫不及待想看你们的成果呢!”这篇文章是季羡林先生的著作通过月亮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在古代,李白曾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来,“月亮”似乎和“故乡”有着难舍难分的情节季羡林对故乡月色进行了生动的刻画,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牵挂,引得很多读者都产生了共鸣有的同学专门将文章中重点描写的两件趣事拿出来,绘制情节图第一件事是“躺在场地上数星星”第二件事是“在古柳下面点篝火,捉知了”两幅情节图绘制完后,学生还给加上了一个大大的月亮作为背影图一看这情节图,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个大大的月亮看来文章的线索就是月亮了借此,让学生们联想到了文章的主题。
突出表现了情节图的第三个作用二、绘制曲线图1.聚焦重点本文提出的曲线图有点类似于数学学习中的折线图非常注重横纵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数学中经常以时间为横坐标,事物的特点为纵坐标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可以以文章的时间点为横坐标,事件的发生为纵坐标,从而突出文章的重点一起来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这篇文章它是根据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情节改写的诸葛亮需要在三天内交出十万支箭于是,同学们以时间为坐标轴,分别选取了三个坐标点“第1天”“第2天”“第3天”以诸葛亮的活动为纵坐标其分别为,“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诸葛亮开始取箭”根据这个曲线图,可以看出诸葛亮取箭是文章的高潮于是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分析了诸葛亮取剑的过程同学们了解到,船是诸葛亮取剑的基本条件诸葛亮将船用青布遮起来,是为了伪装在船的两边放草把子,是为了引导曹操放箭如此,在三天之内可得到十万支箭从诸葛亮先生考虑周全,安排巧妙然后,进一步分析曹操、鲁肃和周瑜这三个人的人物特点从重点部分出发开始学习能够提高老师的课堂效率今后,如果文章中记叙的事件过多,老师也可以先让学生们挑选出文章中最重要的部分,做到合理分配时间,详略得当。
2.明晰关键语文学科非常强调用词的精准这一点在小学低年段的教学中比较常见通常会让同学们选择词语运用到具体的语境中在高年段的学习中,虽然不以具体的习题来凸显用词的精准,但在文章中有具体的表现例如《蜜蜂》的教学,这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作者做了一个实验来检验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文章最后一句说,“蜜蜂靠的不是超强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理解的本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来解释蜜蜂的记忆呢?如何体会作者使用词语和句子的准确性呢?我们把作者的实验用曲线图还原横坐标为时间点,纵坐标为蜜蜂的数量下午2:00,作者把20只蜜蜂放了出去下午2:40,有2只蜜蜂飞了回来傍晚,又有3只蜜蜂飞了回来第2天,15只蜜蜂飞了回来分析这个曲线图,20只左右的蜜蜂中,至少有15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尽管它们飞回来的时间上有差异,但最终都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这是一种超强的记忆力吗?蜜蜂在袋子里并不能够记忆路线而且实验结果表示,大约有3/4的蜜蜂都准确的飞了回来所以,这应该是蜜蜂的一种本能没有办法解释从中可以看到作者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不轻信,不盲从,要善于观察,善于总结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合理地运用情节图和曲线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