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综合应用能力D类重要知识点背诵.docx

43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42781704
  • 上传时间:2023-02-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1.07KB
  • / 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一种教育观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发展,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四)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五)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3. 2006 年 6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22 次会议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这标志着素质教育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4. 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 :目标:①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②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③造就平等的公民④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⑤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要求:①面向全体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③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⑤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5. 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 :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6.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7. 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 :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 素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①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的②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9. 新课程改革的任务 :基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课程体系核心任务 :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根本途径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10.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①实现课程功能转变核心)②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⑥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学校)11.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①关注学生发展②强调教师成长③重视以学论教12.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①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②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③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④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⑤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13.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 体现出 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三大特征14. 学生观 :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树立“ 以人为本 ”的学生观主要观点如下:(一)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1.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等)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客观上要求教师应 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来开展教育活动 2.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 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4.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二) 学生是独特的人 1. 学生是完整的人2.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 学生是责权主体15. 教学观 :1. 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2.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3. 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4. 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16. 学习方式 :(一)、 自主学习 :是与传统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特点:是一种主动、独立、元认知监控的学习二)、 探究学习 :是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办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类型: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特点: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过程:问题阶段 --- 计划阶段 --- 研究阶段 --- 解释阶段 --- 反思阶段。

      三) 合作学习 :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特点:互助性、互补性、自主性和互补性合作学习的意义:1. 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2. 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3. 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不断反省、不断提高17. 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 :1.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2.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3.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18.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 :(教师职业理想、责任、态度、纪律、技能、良心、作风、荣誉)19.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①对教师工作 的促进功能②对教育对象 的教育功能③对社会文明 的示范功能④对教师修养 的调节和引导功能20. 教师义务的涵义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落实和践行教育公正与教育仁慈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③创设一个良好的内部教育环境21. 教师义务的作用 :①有利于减少和协调教师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使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②有利于在教育工作中自觉遵守教师道德要求,选择最佳教育行为③有益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22. 教师良心的特点 (公正性、综合性、稳定性、内隐性、广泛性)23. 教师良心的作用 :(指导作用、自我监督作用、评价作用)24. 教师公正的内容 :(坚持真理、秉公办事、奖惩分明)25. 教师公正的作用 :1. 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有利于学生形成公正无私的道德品质3. 有利于教师威信的形成4.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5. 有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26.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 爱国守法 ---- 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1、教师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2、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业权利3、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 爱岗敬业 ---- 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1 、对工作高度负责2 、认真上课备课3 、认真批改作业4 、认真学生5 、不得敷衍塞责(三) 关爱学生 --- 师德的灵魂1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2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3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利益 4.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 教师的天职1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2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银钗施教3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五)为人师表 ---- 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1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2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3 、衣着得体,言语规范,举止文明4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5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6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六)终身学习 --- 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1. 崇尚终身学习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2.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27.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1. 努力学习师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2.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方法:1 、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内省、慎独2 、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3 、勇于实践磨炼,增强情感体验4 、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5 、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28. 教育方针 :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9、教育改革与发展 :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衔接融通,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健全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30. 学校教育制度 : 国家实行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教育制度的学校31. 办学条件 :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二)有合格的教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