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 (1).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慢***
  • 文档编号:229912295
  • 上传时间:2021-12-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自然辩证法指导教师: 学 院: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日 期: 科学与技术的再认识摘 要: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辩证的统一只有弄清科学与技术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克服片面强调技术而忽视科学或者片面强调科学而忽视技术这两种错误倾向,使二者和谐发展关键字:科学;技术;联系;区别;和谐发展Abstract: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two different concepts, both have distinction and have connection already, it is dialectical unity. Only to find out the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relation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can overcome the one-sided emphasis on technology to avoid ignoring science or one-sided emphasi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e these developed harmonious.Keywords: Science technology relation difference harmonious develop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和深入,国人与国外相关学术团体、单位等交流与合作的开展和进行,人们对科学与技术认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许多学者专家觉得把科学技术简称为科技的认识和提法不妥当,甚至感到困惑难解。

      有鉴于此,为着更好地认识、研究科学与技术,深化两者的关系,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再认识目前,在科技哲学以及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中,人们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进行了诸多研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二:其一为科学技术两体论,认为科学与技术是两种独立的社会存在形式,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其二为科学技术一体论,一方面科学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手段,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技术发展又必须以科学为基础[1]一、科学、技术的含义(一)科学的内涵目前大家普遍认可的内涵有如下六种:第一、科学就是知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判断第二、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规律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说明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的知识,但仍将科学作为一种静态的知识成果第三、科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认识活动,这一定义强调了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和认识行为第四、科学是一种方法,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这一概括强调了科学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的作用第五、科学也是一种社会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社会功能不断增强,社会地位日益提高科学也由个人的业余爱好,发展成为众多的人组织起来共同从事的社会活动事业第六、科学是通过特殊的社会创造活动而形成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知识体系和知识的社会创造过程的统一,它主要是把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成果和认识活动来理解的。

      二)技术的涵义学者们对技术的定义由于目的、角度的不同,对技术的本质认识也就不同,概括学界的研究论著,大概有如下几种认识:(1)人体功能的外化2)作为中介的技术3)作为方法和手段的技术4)作为满足人智慧特性的技术5)作为适用知识的技术6)现代技术是区别于技术传统的新技术类型二 科学与技术的辩证统一(一)科学与技术的联系科学与技术虽然有所区别,但人们经常把它们作为同一序列的概念来连用,这就说明二者是有联系的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来考察,我们就会看出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形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里是不相同的回顾历史,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发展到今天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是天然联系,科学与技术平行发展在漫长的古代社会,技术的起源比科学早得多,技术从生产、生活实践中直接起源,如火的使用,石斧等石器的制作,风车、水车等利用自然力的工具的制作等这种最早的技术是直接发端于实践经验的手工技艺,它与生产活动融为一体第二阶段是中古时期和近代前期,科学技术互相渗透和转化欧洲中世纪以后,实验方法创立并发展成为科学最重要的实践基础,科学也从经验形态发展为实验形态,逐渐从自然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第三阶段是19世纪中叶直到现在,科学与技术相互融合和创造,成为“一体化”,形成了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完整概念。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到现代化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再是单向的,而变成了双向的与以往不同,现代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科学的指导,科学的进一步深化也越来越需要各种技术的保证正如研究者所说“科学与技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紧密结介,导致了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的发展趋势科学与技术相互作用的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也就是说,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形式由过去的单向技术→科学之间成了现在的双向即科学技术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术的科学化[5]技术科学化是说,现代的各种技术的发展都要以科学发展为基础,又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的一般功能不再仅仅局限于探明既成事物和对已知自然现象作出解释性说明,而是更深刻地执行着侦察和“钻孔”的功能这样,随着科学上的每一个新发现和新进展,都必然为新技术的产生创造着前提条件,开拓着技术发展的新的可能性这些新兴技术同以往技术的显著区别就在于,它们既不是以往生产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不是传统技艺的改进和提高,不完全是现代科学的产物换句话说,假若没有现代科学,它们本来是不可能产生的不仅新兴技术和尖端技术如此,而且一般技术的重大改进和突破也需要科学理论指明方向。

      同时,传统技术的发展也日益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所渭传统技十指那些历史悠久、长期以来都是靠经验从事的技术,这些传统技木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了总之,自然科学作为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论认识,已经渗透到技术的各个领域,这就是技术科学化的趋势另一方面是科学的技术化[5]科学技术化是说,现代科学的发展要从技术的发展中取得巨大的支持和保证,又离不开现代技术的装备,亦即在总体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技术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作为其辅助部分这些辅助的技术活动并非用于科学研究成果向相应技术领域的转化,而是服务于科学研究活动自身的需要在一些重要领域的科学研究活动不仅离不开现代化的昂贵的技术设备,而且研究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上的突破例如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是当代物理学的前沿,它通过高能粒子的碰撞实验来探索是否存在未知且理论未预言的新粒子实验所需要的高能粒子通过加速器获得,实验结果通过专门的探测记录仪器得出现代科学就是用现代技术武装起来的科学,技术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要素,这就是科学的技术化趋势二)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6-7]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在现代,一方面表现为密不可分,几乎被看作是同一范畴;另一方面二者的任务、目的和实现过程不同,在其相互联系中又相对独立地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回答“是什么”和“为么”的问题,揭示自然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目的在于认识自然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目的在于改造自然科学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技术则具有物化形态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科学上的突破叫发现,技术上的创新叫发明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对科学的评价主要视其创造性、真理性,对技术的评价则首先看是否可行,能否带来经济效益今天,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存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它们已经分别成为不同学者专门关注的对象,已形成了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伦理学与技术哲学、技术社会学、技术伦理学共存共荣的格局事实上,科学与技术的区分已经在不少学者思想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三 科学与技术应和谐发展纵观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考察二者联系可以清楚的看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由平行发展到逐渐相互接近、相互加强的过程,最终二者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反馈循环过程科技应该协调发展利于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着连续不断、相互反馈的作用要在二者之间排出一个先后的顺序,是不可能的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是一种历史联系,只有以历史考察为依据,才可能获得符合实际的认识。

      总而言之,无论是片面地强调科学而忽视技术或者是片面地强调技术而忽视科学,都是不对的我们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而应该从实际出发,辩证地处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8]:“在大力推进技术开发工作的同时,加强应用研究,并使基础研究工作得以稳定地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与技术协调发展,有利于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有利于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参考文献:[1] 于秀彬. 科学与技术关系的演进历史探究.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4(4), 5-9.[2] 柳若松科学. 技术及其相互关系之我见.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18(2), 26-28.[3] 杨生, 肖学杰. 论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33(1), 60-63.[4] 董英哲. 西北大学学报. 1987, 17, 111-118.[5] 郭飞. 知识本体论视角下的科学与技术. 《前言》, 2008, 53-5.[6] 刘庆炬. 近十年科学、技术的界定及相互关系研究述要. 铜陵学院学报, 2008(4), 74-77.[7] 刘科. 科学与技术关系中的集合对应及求同存异. 交流讨研, 2010(2), 51-52.[8] 吕达, 陈北宁, 赵江波. 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中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河北理工大学 学报, 2008, 8(4)58-62.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