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音乐家(有用).doc

31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40650330
  • 上传时间:2018-05-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67.50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路德路德维维希希·凡凡·贝贝多芬多芬贝多芬画像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 9 首编号交响曲、35 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 32 首带有编号) 、10 部小提琴奏鸣曲、16 首弦乐四重奏、1 部歌剧、2 部弥撒、1 部清唱剧 与 3 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 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中文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外文名:Ludwig van Beethoven 国籍:德国 出生地:波恩 出生日期:公元 1770 年 12 月 16 日逝世日期:公元 1827 年 3 月 26 日职业: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主要成就: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c 小调第五交响曲、升 c 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 爱格蒙特序曲等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乐圣 公认的最像贝多芬 Beethoven 的画像路德维希路德维希·凡凡·贝多芬贝多芬 出生在德国波恩,祖籍佛兰德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 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

      十七岁那年,波恩宫廷资助他去维也纳,也 就是在这时与莫扎特有了短暂接触1792 年,经过海顿的指引,再次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深 造,艺术上进步飞快他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 、 《命运》,《田园交响曲》 ;序曲《哀格蒙特》 ;钢琴曲《悲怆》 、 《月光曲》 、 《暴风雨》 、 《热情》 、 《黎明》等等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位颇具创造性的作曲家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 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他和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都经历了各种苦难坎坷,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根据 他们的人生写成了《名人传》 当贝多芬 19 岁的时候,法国大革命爆发,给贝多芬带来 贝多芬(15 张) 自由、平等、博爱的希望 贝 1796 至 1800 年,整整 4 年,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这是耳聋的前兆贝多芬 26 岁时听力开始减弱,中年失聪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有《月光奏鸣曲》 、 《C 小调第 5 交响曲》 等 他的九部交响曲全都在维也纳举行了首演式一八零五年,他唯一的一部歌剧创作 《费黛里奥》也在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举行了首演。

      贝多芬被后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 的交响曲作家他的《英雄交响曲》充满了激情他的《第九交响曲》取材于德国诗人席 勒的《欢乐颂》 ,如今已经成为欧盟的盟歌了 贝多芬一生坎坷二十六岁时听力渐渐衰退,四十五岁时耳朵完全失聪,只能通过谈 话册与人交谈但是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 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而 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 贝多芬的父母 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 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 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主要作品有交 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 、第五《命运交响曲》 、第六《田园交响曲》 、第九《欢乐颂》最 为著名) ,歌剧《费黛里奥》等等 编辑本段贝多芬生平天才降生贝多芬于 1770 年 12 月 16 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贫穷的家庭贝多芬的父亲是当地 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碌碌无为、嗜酒如命,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母亲 是宫廷大厨师的女儿,一个善良温顺的女性,婚后倍受生活折磨,在贝多芬 17 岁时便去世 了。

      贝多芬是 7 个孩子中的第 2 个,因长兄 贝多芬 16 岁时剪影 夭亡,贝多芬成了长子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从没对家庭和气过,甚 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 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还把自己的名字给了他 但是当小贝多芬 3 岁生日时,祖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 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 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不久,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 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个小酒馆里喝酒一直喝到半夜,然后回家 把小路德维希拖下床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为了使他看上去象一个神 童,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在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天下 哪有后天培养出来的神童,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就成另 一个年轻的莫扎特与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 育,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 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却远未像莫扎特那样引 起世人的惊叹。

      音乐神童他的母亲第一次嫁给一个男仆,丧夫后改嫁给贝多芬的父亲这种生活夺取了贝多芬 上学的权利,他从小就有音乐天赋,使他的父亲产生了要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像莫扎特那样 的音乐神童的愿望,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他打骂贝多芬,迫使贝多芬从 4 岁 起就整天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八岁时的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8 岁时 贝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 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跟随大师学艺十二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担任了 管风琴师尼福(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尼福学习音乐尼福是一位 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 年轻的贝多芬肖像 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 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尼福的 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尼福还引导他在 1787 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11 岁发表第一 首作品《钢琴变奏曲》 13 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1787 年到维也纳后, 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刚开始的时候,莫扎特想看看他的能力让他演奏音 乐,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

      贝多芬到维也纳不 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 1792 年秋他父亲 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 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以后,他先跟海 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 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 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讯速1789 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 界鄣幕??--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尽管维也纳古典 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 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被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 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 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 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 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

      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 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 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在维 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 、 《月光》和《克罗采》 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 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 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时 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1800 年,在他首次获得胜利后,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多芬的面前展开可是三四年来, 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着他,贝多芬发现自己耳朵变聋了贝多芬热爱练习钢琴,但 是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了因而人们可以在他的早期钢琴奏鸣曲的 慢板乐章中理解到这种令人心碎的痛苦 贝多芬的心无时不充满热情,可是他的热情是非常不幸的,他总是交替地经历着希望 和热情、失望和反抗,这无疑成了他的灵感源泉1801 年,贝多芬爱上了朱列塔·圭恰迪尔,他把《月光奏鸣曲》献给她但是不解风情的朱列塔·圭恰迪尔太不理解他崇高的灵魂。

      1803 年朱列塔·圭恰迪尔与伽仑堡伯爵结婚,这是令人绝望的时刻,他曾写下遗书 创作交响曲他从灰暗中走出来,写出了明朗乐观的《第二交响曲》 之后更多更好的音乐在他的笔 下源源不断的涌现 《第三交响曲》 (英雄) 、 《第五交响曲》 (命运) 、 《第六交响曲》 (田园) , 还有优美动听、洋溢着欢乐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绚丽多彩的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 贝多芬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他三十 贝多芬(5 张) 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象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四十部左右的交响曲了 贝多芬从 1796 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 1801 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 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 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 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 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 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 。

      从 1818 年起,在贝 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 一 1827) ,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 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 ,总结了他光辉 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1823 年贝多芬完成了最后一部巨作《第九 交响曲》 (合唱) 这部作品创造了他理想中的世界 贝多芬于 1827 年 3 月 26 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 29 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 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 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 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 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 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 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 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 到亲切和鼓舞。

      伟人辞世1826 年 12 月贝多芬患重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