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儿庄营销项目策划书.doc
14页台儿庄营销策划书当今,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因素台儿庄旅游古城作为枣庄市重要景点之一,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实质性的推动被评为国家重点景区,然而仅仅依靠着自身的资源优势还不足以达到知名效果和发展目的我们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和推广手法,打造旅游古城成为人们向往的领域,首选的胜地,建立属于台儿庄的品牌形象以省市场为推广基点,甚至全省的宣传,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1. 如何将台儿庄古城的宣传达到深入人心,让人们的对象锁定为台儿庄旅游古城?2.怎样将省市场和游客量,引入本案,成为本案的目标消费者? 这些都成为推广的重点难题和最终目的故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对台儿庄旅游古城景区的推广宣传,提出相关了策略及方案,力争该景区成为鲁南消费的心中首选,达到品牌的核心渗入而本次策划的精髓在于:1.增强人们的品牌意识,打造台儿庄品牌2.将外来人士成功的过渡到台儿庄景区台儿庄旅游古城背景资料旅游古城坐落于枣庄市辖区台儿庄区,既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历史的丰碑,也是旅游文化的承载体,至今仍保留有不少的遗存,被世界组织誉为“活着的旅游”、“京杭旅游仅存的遗产村庄”重建台儿庄古城,是几代台儿庄人民的梦想,古河道,古码头,一座可以舟楫摇曳、遍游全城的水城,中国第一座二战纪念城市,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将成为世界上继华沙、庞贝、之后,第四座重建的古城,世界第三座二战城市,全国唯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江北水乡旅游古城,目前已经成为煤城枣庄的新城市名片5A级景区历史上的台儿庄是一座商旅所萃、居民饶给的旅游名城,它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盛于明清,据《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被乾隆皇帝称为‘天下第一庄’”,呈现出“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 但是这座美丽的古城却毁于1938年台儿庄大战的炮火一九三八年春发生的台儿庄大战,使这座古城化为废墟台儿庄大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中央日报》头版头条曾宣布要重建台儿庄古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成了镜花水月新中国建立后,台儿庄古城区一直是兰陵县和台儿庄区政权所在地,党和人民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改山治水、战天斗地的旅游治理、农田改造等社会主义建设中去,直到改革开放时期,台儿庄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改变,城市建设逐步向西部新区发展转移,旧城的老居民区依然保持着古朴自然的旧落后面貌,开发重建台儿庄古城,成了台儿庄几代人民的梦想2008年4月8日,在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七十周年的活动上,枣庄市正式宣布,启动台儿庄古城重建工作,着力把台儿庄古城打造成为中国第一座二次世界大战战后遗址城市,打造成为沿旅游独有、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
2010年5月1日正式开城,5月4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来台儿庄古城为泰兴楼奠基风水大师云龙子道长在云游台儿庄古城时说‘台儿庄古城依旅游而建,旅游乃是华夏之龙脉,台儿庄古城是个龙兴祥瑞之地’台儿庄古城必将成为全国著名的圣地枣庄台儿庄市场背景第一,城市名片是对一个城市资源的挖掘、提炼和升华枣庄最精华、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水,最精华、最深厚的人文资源是旅游文化;第二,城市名片是一个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缩影城市名片既是对历史的总结概括,也是对现在的描述展现,还包括对未来的规划设想第三,城市名片一定要体现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水资源是枣庄硬实力的一个主要方面,旅游文化是枣庄软实力的一个主要方面江北水乡旅游古城”,高度浓缩了枣庄的城市特点,包括城市的价值定位、人们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城市的文化理念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准确诠释了枣庄城市品牌的深刻涵枣庄发展吸引人流 突出重围其实枣庄不缺资源另一种可循环的,可重复利用的资源,枣庄一直拥有却没有善加利用枣庄自然资源众多,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湿地资源保护区微山湖红荷湿地,在这里游客可以见到久负盛名的万顷红荷,百里芦荡;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抱犊崮,是我国罕见的亚热带长绿阔叶树种的天然杂木林的汇集区,珍贵树种繁多;还有峄城石榴园风景区和盈泰生态园温泉等;有北方罕见的地震遗址熊耳山大裂谷。
一座城市的兴起,总是有自己的名片的树立枣庄选择了台儿庄古城的建设因台儿庄还是二战遗址,闻名中外的台儿庄大战也是发展的一大推广点枣庄市国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一)国人数和收入大幅增长2010年,枣庄市共接待国游客945.04万人次,居全省第12位,同比增长26.45%其中,过夜游客684.53万人次,增长27.30%;一日游游客260.51万人次,增长24.27%实现国收入60.43亿元,居全省第11位,同比增长34.21%其中,过夜者收入52.40亿元,增长35.25%;一日游游客收入8.04亿元,增长27.77%二)假日创新高2010年枣庄黄金周、小长假期间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假日产品,各种节庆活动精彩纷呈,“二日游”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国呈现火爆场面,全市主要区长假期间游客接待量大幅增长春节期间,全市共接待国游客34.6万人次,同比增长14.2%,国总收入达到1.44亿元,同比增长21.3%五一期间,台儿庄景区综合开发一期工程核心景区向游人开放,把 “五一”节假日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为业带来了超高人气和综合效益,全市共接待游客34.8万人次,同比增长25.2%,总收入达到1.16亿元,同比增长31.5%。
十一黄金周,枣庄二日游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尤其是节前,枣庄在各客源地城市开展的“非常枣庄欢乐游”十百千万活动给枣庄带来了超高人气,也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市共接待国游客99.67万人次,同比增长32%,国总收入达到4.24亿元,同比增长37.2% (三)省游客为全市国游客市场的主体省游客是枣庄市国游客市场的主体,占全年接待全部国游客的56%省外游客所占比重为44%,其中省仍位居省外市场首位,其他主要省市有、、、、等省游客分布较为均匀,其中,、、、聊城、、潍坊、、等城市已经建立了稳定的市场渠道,占省游客的60%左右,有30%左右的为本市游客,其他地市占10%左右四)中青年游客是国市场的主力军2010年,枣庄市接待的国游客中,从游客年龄看,25-44岁的国游客是枣庄市市场的主力军,占国游客总数的64.95%,24岁以下的国游客占18.21%,45-64岁的国游客占14.52%,65岁以上的占2.32%从游客城乡分布来看,城镇居民占94.33%,非城镇居民占5.67%从游客职业看,企事业人员占34.95%,专业/文教人员占17.58%,公务员占14.42%,学生占10.63%,离退休人员占9.26%,服务销售人员占6.63%,工人占4.21%,军人占1.26%,农民占0.32%,其他占0.74%。
五)观光和度假休闲是游客出游的主要目的从国者来枣庄不同目的排序来看,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依旧是国游客的主要目的,所占比例依次为41.68%、17.68%、17.26%、14.42%,其他目的的游客占8.96%从国游客的出行方式看,个人与亲朋结伴的占44.84%,旅行社组织的占23.06%,公务活动的占23.89%、单位组织的占5.58%,其他方式的占2.63%,可见,全国市场火热,台儿庄景区发展值得推广市场相当庞大优势分析基本概况枣庄市是名副其实的“江北水乡”,枣庄的年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大多年份年降雨量均在1000毫米以上,境27条河流,157个湖泊,水网纵横 境旅游通航里程93.5公里, 是目前大旅游通航的最北端 枣庄市有着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资源但其最精华最深厚的资源部分是旅游文化枣庄市有着“京杭旅游仅存的遗产村庄”——台儿庄,这一独得天厚的世界级文化遗产古城历史明朝万历年间,京杭大旅游段因黄河多次淤塞,南北交通中断于是,不得不耗费国力“开泇行运”,从微山湖东南段庄出口,取道泇河水,经台儿庄,向南直通邳州这段旅游叫做泇旅游(俗称庄旅游)泇旅游这段比起段,不仅水道畅通,避“黄河夺运”之害,又能缩短路程七十里。
于是,这段旅游成为清时期京杭大旅游段的主要通道(今天也是如此)由此,使得旅游上的重镇台儿庄成为傍水而筑、因河而兴的“水旱码头”至清代咸丰九年,旅游重镇台儿庄,逐渐变成了一座繁华的城镇,城市人口最多时高达6万多人作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每年通过旅游漕运,向中国东南地区运送四五百万石的煤炭,台儿庄云集了大批的晋商、徽商、浙商、闽商、粤商,是辐射鲁豫皖地区一座重要的商埠城市城区现仍保留长达3公里的古旅游河道及明清繁荣时期的街巷、码头等遗址,被中外专家誉为“京杭旅游仅存的遗产村庄”台儿庄至今基本保留明清时期古城脉、古河道、古码头,多是低平建筑旅游文化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遗的京杭大旅游的现状是,枣庄以北的旅游完全断航,大部分遗存已经基本消失,甚至河道也找不到了;枣庄以南的沿市都进行了现代化城市改造,已经无法恢复千年旅游的曾经风貌于是,枣庄市台儿庄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唯一能够完整恢复旅游古城原貌的城市 枣庄市也被国家文物局列为沿运18个申遗城市之一古城遗存有关史料显示,历史上的台儿庄集八种建筑风格、72庙宇(寺庙、阁、道观、泰山娘娘庙、妈祖阁、清真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等)于一体,这在中国是极为罕见的。
台儿庄在历史上就是一座水城,“汪”渠相连,随“汪”而居,很有特色是一座近百条水街、水巷形成的水巷纵横、以船代步的古水城交通优势枣庄开通BRT快速公交,市交通便利,枣庄市位于南北铁路枢纽,靠近兖州,铁路交通水路交通四通八达劣势分析经济基础薄弱枣庄市沿河经济带虽然处于鲁经济带,但是属于欠发达地区,枣庄市是资源衰竭城市,正进行艰难的转型,人均GDP13970,不及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产业基础差枣庄市沿旅游经济带市场知名度低,形象不突出,资源虽多但多为无形资产,开发难度大,又收到泰山,三孔的挤压,目前还未形成自己的吸引力景区联系性差,服务不配套,没有形成强势的组合产品,致使在全国,甚至全省未形成一个突出的市场形象开发建设投入不足由于经济容量的问题,导致开发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制约发展而且发展业的政策氛围不浓厚,招商引资等多渠道筹资的实施能力差,缺乏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参与的积极性人才供给缺乏各类专业人才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才外流严重严重,引进人才困难,人才不足是发展的最大瓶颈外部机遇政策倾斜5月22日至24日,枣庄市政府参加了在召开的京杭大旅游保护与申遗研讨会,考察团成员及沿旅游六省(直辖市)18个城市的代表,在会上通过了《京杭大旅游保护和申遗宣言》,标志着旅游申遗开始启动。
这对于枣庄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言,无疑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格局发生重大改变主要表现为有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从静态向动态转变,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在人数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人均国消费也出现了较为稳定的增势,1994 年到2010 年,人均消费从195.30 元增加到598.20 元,增长了206.29%尽管我国人均消费的增长较快,但整体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较低水平,目前我国国的增长方式主要还是依靠人数的拉动,人均消费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未来我国国在保持人数增长的同时,人均消费将会出现更大幅度的增长,这将是推动业收入快速增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假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时代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使业成为检验人们生活水平的标志,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假期的延长增多,需求日益旺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机遇外部威胁竞争对手多,替代产品多资源的同类性使台儿庄不具备任何优势,缺乏独特性市场变化迅速,门槛高营销目标台儿庄古城,将围绕“江北水乡、旅游古城、大战故地、时尚生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