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02例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临床医学论文.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312499993
  • 上传时间:2022-06-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02例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摘 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02例脑梗死患者与98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间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7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7%(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是脑梗死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危险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我们对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通过观察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生、部位、病情严重程度、复发及可能的促发病机制,提高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意义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102例,均为2003年5月至2005年10月本科的住院患者,男70例,女32例,年龄43岁~76岁,已排除合并心房纤颤者脑梗死的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标准,全部病例均经头部CT或MRI扫描证实选取同期住院和门诊非脑血管病患者98例作为对照组,男64例,女34例,年龄41岁~78岁,两组年龄性别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1.2 检查方法   采用日本东芝6000型多普勒超声仪,7.5 MHz线阵式探头,受检者取卧位、低枕,从颈根部逐渐向上观察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颅外段有无动脉粥样斑块根据超声回声学特征:动脉管壁增厚>1.0 mm者为管壁增厚;斑块:指突向管腔内的局灶性动脉壁增厚,其厚度超过相邻区域的动脉管壁的内膜、中层厚度至少50%,硬斑即斑块回声增强,可伴有明显声影;软斑为弱回声、等回声或混合性回声,其后不伴声影管壁增厚或有斑块形成者为动脉硬化,纳入研究对象   2 结果   2.1 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   本组脑梗10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检出率71.8%(73/102),无颈动脉硬化者28.2%对照组98例,斑块检出率35.7%(35/98),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  2.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病灶的关系   本组102例有73例经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斑块138处,颈内动脉25处,分叉处78处及动脉窦35处大面积脑梗死45例中有35例(77.78%)检出斑块基底节腔隙性脑梗死57例中,有42例(73.68%)检出斑块在大面积脑梗死检出有斑块的35例中有31例(88.57%)与梗死部位存在同侧相关性。

      基底节单侧脑梗死检出斑块42例中有36例(85.71%)与梗死部位存在同侧相关性本组多灶性脑梗死58例,其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41例,占70.69%,单一病灶的脑梗死44例,其中有斑块形成者12例,占27.27%多灶组中有颈动脉斑块形成高于单一组,两者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复发性脑梗死39例中,有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者29例占74.36%,管壁增厚6例占15.38%,正常4例占10.26%;在首次发生脑梗死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20例占31.75%,管壁增厚23例占36.51%,正常20例占31.74%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脑梗死基本病因是脑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时,最早累及的是动脉内膜当斑块形成并突入管腔时,由于富含脂质或管壁压力的增大,斑块可发生破裂,暴露的脂质和胶原可激活血小板,启动凝血反应形成血栓,构成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斑块可致管腔部分狭窄,为血管上游栓子的停留创造条件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脑梗死的病因学方面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其可能是脑栓子的一个重要来源以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般认为低回声斑块、不均质斑块是产生神经系统症状的危险因素,易引起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

      现已证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也是脑血管疾病强有力的致病因素国外 文献 [2]报道,20%~30%的缺血性脑卒中是颈动脉狭窄所致,其中60%是因为颈动脉狭窄所致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的,严重的颈动脉狭窄在首次症状出现后1 a内发生完全性脑卒中的危险为12%~13%,5 a内可达30%~35%本研究结果表明,有颈动脉粥样硬化者,脑梗死组73例(71.8%),对照组35例(35.7%),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文献报告相符[3]这说明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是脑梗死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者,特别是低回声斑块和溃疡斑块容易脱落,且可反复脱落形成多个栓子而栓塞多处血管,故易引起大面积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及复发性脑梗死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面积脑梗死斑块检出率77.78%,多发性脑梗死斑块检出率70.69%,复发性脑梗死斑块检出率74.36%,与单一病灶组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大面积脑梗死、多灶性脑梗死及复发性脑梗死易引起血管性痴呆及致残率高,故对高龄、脂代谢异常、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应定期做颈动脉血管检查,及时了解颈动脉硬化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以防脑梗死的发生。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病因,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能对已发生脑梗死的患者提供有价值的指标,而且能及早发现没有症状的颈动脉硬化患者,又是易于重复的无创性诊断方法,它对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或评定疗效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观察,对预测脑梗死病情的发生与 发展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 文献:   [1]Nadareishvili ZG,Peter MR,Vadim B,et al.Longterm risk of stroke and other 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a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J].Arch Neurol,2002,59:1162.  [2]Turkenburg JL,Otayen JA,Olen WL.Role of carotid sonography as a first examina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and strokes:benefit in relation to age[J].J Clin Ultrasound,1999,27:65.  [3]魏莉,潘光成,应荣斌,等.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等因素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13(5):29729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