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导弹发射车概述.doc
9页战略导弹发射车概述 白杨”M的 79221 载重越野车继承了 7900 系列底盘,由于各车轴载重、转向和驱动功能不同,使得发射车在转弯时车轮似乎都不在一条线上 公路机动战略导弹主要在公路或无路 或泥泞、松软土壤及沙漠等地区活 动,在预定或非预定地点发射公路机 动发射具有诸多优点:一是发射车的灵 活性大、操纵性强、反应时间短;二是车 体的外形尺寸小(相对铁路发射车),便 于隐蔽待机;三是受交通状况限制少,训 练、隐蔽、待机较容易通常导弹发射车 系统包括:汽车底盘(完成机动运输功 能)、发射筒和弹射动力装置(或平台发 射装置)、液压和控制系统(调平和起竖 导弹)、电源系统(给车上各系统供电)、 定位定向系统(给导弹提供位置参数和 射向)、测发控系统(测试、发射控制导 弹)、温湿度保障系统(给导弹提供合适 的温湿度环境)及伪装系统(伪装、隐身) 等,这些繁杂的系统必须集成在尽可能 少的车辆上,以利于隐蔽待机和在狭小 场地实施快速发射苏联为了避免第一和第二代导弹系 统辅助车辆多、发射准备繁琐、发射程序 多的问题,其作为第三代导弹代表的 SS-20公路机动导弹简化了发射辅助设 备,优化了发射流程。
SS-20采用了运 输-起竖-发射一体的三用车,而 SS-4等 第一、二代导弹系统,这三项功能分别由 三辆车来保障即使与同为第三代导弹 的 SS-X-16 相比,SS-20 也减少了准备 和发射用辅助车,一般情况下,其只需三 用车和指挥车即能完成发射任务这种 技术也用在了 SS-25“白杨”和 SS-27“白 杨”M导弹的设计中无依托发射技术 无依托发射是指发射场不需要预先 准备,发射车在机动过程中可随时停车 发射这需要解决系统的定位、定向和 方位瞄准以及发射场坪承载问题这里 的所谓瞄准是在发射前通过专门设备的 操作,使导弹的制导系统惯性坐标系、弹 体坐标系相对于发射坐标系各轴进行精 确定向,保证导弹具有正确的初始射向 和初始姿态 其中,快速、准确地测定发射场地的 地理坐标和目标射击方向是导弹机动发 射瞄准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纯惯性 制导导弹对定位精度要求更高采用惯 性定位技术的系统一般由惯性平台、计 算机、控制显示器和车载电源组成系 统启动后,将从一个已知的坐标出发,每 隔一定时间停车进行零修正,到达待测 点后,1分种即可获得该点的坐标美 国“潘兴”2导弹采用自动定位系统和自 动程序装置后,发射准备时间较“潘兴”1 导弹缩短了一半。
但这种方式的不足之 处是系统误差随时间增加而增大,周期 性停车不方便,且由于高精度惯性平台 加工工艺要求高,导致价格也比较昂 贵因此,俄罗斯采用了惯导和地面机 动自适应技术相结合来解决无依托发射 的定位定向问题其从 SS-21导弹开始 就发展了地面机动自适应系统,其发射 装置以 BAZ-5921 型 6×6 战车为平台 发射装置配置了数字式惯导系统,安装 在稳定且有减震功能的平台上,在任何 时候都可保持当前的位置信息因为基 于车轮转动计算的导航系统(类似汽车 里程表的计算装置)会因为轮胎快速转 动(如在林地和粗糙地形中穿行时)而引 入较大误差,所以发射车还装有飞机用 的多普勒导航系统该系统即使当发射 车通过铁路运输时也始终处于工作状 态有了这种系统,发射装置不需任何 相关的目标瞄准或指挥控制装置战车 可以全速开行,在停车后 5分钟就可发 射导弹在这 5分钟时间内,当该系统 自动地执行导弹自检指令程序的同时, 花 2分钟就可降低支撑架,并将数据输 入发射装置计算机,随后起竖导弹,依据 多普勒导航系统提供的距离和方向角偏 移,重新修订瞄准数据,即可发射 此外,在瞄准技术方面也有较大变 化过去公路机动导弹与固定发射导弹 类似,大多采用垂直瞄准的方式。
所谓 垂直瞄准就是在导弹垂直状态下,沿着 导弹垂直方向传递射击方位信息的一种 瞄准方法,一般由光电同步装置发射机 与接收机、光电信号控制仪、陀螺罗盘等 构成垂直瞄准系统使用时,发射机发 出的光束射向陀螺罗盘,经调制后光束 向上传递给接收机,再经光电转换、放大 和控制,并自动跟踪发射机,这样接收机 上的光电准直管的光电轴就处于射面之 内,再通过自动瞄准回路,使弹上直接棱 镜主截面的射面平行,从而实现导弹的 方位瞄准这一方式源于固定垂直发 射,而公路机动发射需要起竖后很快发 射,上述繁琐过程无疑会暴露导弹发射 位置和意图,因此其不适于公路机动发 射方式目前许多公路机动导弹都是在 水平状态时进行瞄准和检测、通电加温、 启动等准备工作,导弹起竖后即可发 射水平瞄准的优点是暴露时间短(因 为垂直状态导弹惯性系统位置较高,与 地面瞄准设备距离长,导致误差较大,需 要较长时间校准),适于快速机动苏联 从 SS-20导弹开始广泛采用水平瞄准 导弹发射时,先将容器前端盖在水平状 态下打开,再对水平放置的导弹进行测 试和瞄准定向,这一技术还被以后的 SS-25导弹所采用 俄罗斯战略导弹重定目标的能力比 以前第一、二代导弹有了明显提高。
例 如 SS-20中程导弹,如果新目标在其原 发射方位周围 1度至 2度内,可在几秒钟 内做出改变,瞄准新目标如果新目标 偏离原发射方位的角度较大,则需 20~ 30分钟方能重新瞄准目标 俄罗斯上世纪 70年代服役的 SS-20 和 80年代服役的 SS-25导弹,美国在上 世纪 80年代开发的“侏儒”导弹均可无 依托发射与俄罗斯不同,“侏儒”的发 射车采用又圆又低的三角型剖面美国 预设的导弹机动场地都是荒芜平原戈 壁,而苏联公路机动导弹大多是在森林 和灌木中的道路机动,要求越野能力较 高,因此不能过于低矮侏儒”发射车装 有锚定器、密封围裙和穿地桩等,可将发 射车降低固定在地面上并同地面密封 车身降低后,地面与车底盘之间几乎没 有缝隙,冲击波无法在车辆底盘下形成 压力,因此发射车可抵御较高的核爆冲 击波,稳定性很高,可实现任意点发射 在无准备阵地发射时,地面承压能 力较低,一般为 0.3兆帕~0.5兆帕,而通 常导弹发射车在起竖和发射状态下对地 面的载荷高达几十至几百吨,压强为几兆帕SS-2“7 白杨”M公路机动导弹的底座有一定伸缩性 如不采取措施,发射车可能会因 地面下陷而倾斜失稳。
为此美俄开发了 针对发射车每个主要部位的自动调平技 术此外,由于战略导弹多用冷发射方 式,导弹被弹出瞬间对地面的负荷很大, 高达几十至几百吨,需要发射车和发射 台部署在承压强度非常高的发射场坪 上冷发射的后坐力通常作用在发射筒 底座上,其底面积有限,而且这一过程时 间是一瞬间而采用热发射的战略导弹 其排焰是通过导流槽散布开的,而且是 一个逐步作用于地面的过程,因此无论 是压强还是冲击力都较小对公路机动 型战术弹道导弹来讲,由于导弹和发射 装置较轻,一般采用将发射筒落到地面 上,使发射后坐力直接作用于地面,战略 导弹则采用可延伸底部技术满足发射要 求可延伸底部的主要目的是将发射后 坐力直接传递到地面,其主要由固定筒 和延伸筒组成,固定筒与发射筒相连,延 伸筒套在固定筒上起竖后通过机构将 延伸筒放到地面,或利用燃气作用将延 伸筒推至地面,发射后坐力便通过延伸 筒传到地面,使发射车不承受或承受很 小一部分后坐力同时延伸筒能随地面 的下陷而向下延伸,保证后坐力不影响 导弹发射采用此技术后,虽然 SS-20 导弹出筒速度达到 15米/秒~20米/秒,对 地面的压力也仅为 40吨/米 2~50吨/米 2, 一般汽车可通行的路面即可承受,有利 于实现无依托快速发射。
机动战备勤务技术 核弹头的储存有“装在导弹上储存” 和“与弹体分开储存”两种美俄为了提 高导弹的反应能力和戒备能力,通常把 弹头与弹体安装好,以减少战时头体对 接时间该方式对总装、安全保卫和环 境条件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它国家多 为“弹头与弹体分开储存”这是由于弹 体和弹头要求的储存环境不同,而且涉 核的弹头和不涉核的弹体的技术安全与 安全保卫要求级别也不同,因此核弹头 通常单独储存,其有专用的弹头车,车上 有专用的固定、保温、缓冲、减震及保卫 系统分离部署后,体积较大的头体结 合体被分散为两个部分,无论是重量还 是体积都相对较小由于弹头有专门的 保温和减震装置,其对公路的要求也会 降低,也不会存在头体结合后整个弹体 结合刚性降低的问题,因此机动性得到 提高,且目前头体对接的时间已大为缩 短美俄大部分公路机动导弹都采用了 发射箱技术,虽然俄罗斯的发射箱更复 杂,但都可以整体储存、转运、转载和发 射,提高了机动战备勤务能力 载重越野车技术 战略导弹发射车有自行式、半挂列 车式和全挂车三种发射车要求不断提 高车辆的承载能力,但普通汽车的轴负 荷和外廓尺寸受到公路法规的限制,不 可能造得过重过大,于是出现了拖挂形 式的汽车。
它比起普通汽车,有较多的 轴数和较大的承载面积,因而有较大的 承载能力这种拖挂形式的汽车又可分 为全挂车和半挂车 其中,全挂车有单轴的和多轴的 全挂车用挂环和拖架或牵引杆同汽车的 牵引钩或铰链机构连接全挂车多用普 通载重汽车牵引,牵引用汽车可摘挂单 独行动,灵活性强全挂车行驶稳定性 较差,易发生侧向偏摆同时转向偏移 距(牵引汽车前轴中心轨迹与挂车后轴 中心轨迹偏差的距离)较大,挂车的追随 性差,不能通过路幅较狭窄的急弯道 因此,全挂车的长度不宜过长,挂车数一 般不宜超过2辆 半挂车的后轴有单轴的,也有多轴 的,前端有支承连接装置,可与牵引车的 后鞍座相连接,使一部分挂车总重由牵 引车承载,并将牵引力传递给半挂车 其前部有平时悬起的支撑装置,摘挂时 可放落着地,使挂车稳定停住半挂车 行驶时稳定性较好,还具有载重量大、容 易操作、继承性好等优点,可满足多种规 格导弹的要求 自行式即牵引与承重部分使用同一 底盘的车辆,这种车辆越野性、通过性都 较好,但开发技术难度大俄罗斯目前 所有战略和战役弹道导弹均采用自行式 的一体化发射车,印度“烈火”5也将采 用这种设计,朝鲜最近公布的几种公路 机动中远程导弹也都采用了这种平台。
自行式发射车各轴均能实现驱动,各轴承载也容易实现均载,爬坡可达到 20度 以上,这是半挂车无法具备的印度阅兵中的“烈火”3 弹道导弹全挂车“侏儒”导弹发射车采用又圆又低的三角型剖面 半挂列 车与自行式车辆相比还有一劣势,就是在恶劣路面条件下不能充分利用整车重量也就是说,虽然发动机能提供足够大的扭矩,但由于受到牵引车附着重量 的限制,驱动力不能完全发挥而多轴 自行式底盘车辆整体性强,可将发动机 功率发挥到最大,提高了通行能力近 年来国外军用越野汽车有增加驱动轴及 降低自重利用系数的趋势汽车的自重 利用系数是汽车的额定载重量与空车自 重之比,数值越大表明汽车的设计制造 水平越高,所用的材质好,性能优越现 代先进汽车的质量利用系数已达 1.5 越野车自重系数一般随着车辆吨位的增 加而增加,重型越野车的自重系数通常 为 1.5 左右SS-20、SS-25 发射车的自 重系数分别为 1.25、1.35,这使 SS-20导 弹和 SS-25导弹可在较低等级的公路上 机动,这些发射车可高速通过 1~2级公 路及桥梁,安全通过 3~4级公路及桥梁, 低速通过部分 5~6级公路及桥梁,低级 桥梁经临时桥面加固,亦能通过。
俄SS-27“白杨”M发射车,从外型看 其发射筒前罩由卵型改为钝锥型,发射 筒直径加粗,车身加长SS-27发射车与 SS-25发射车相比,由 7轴底盘变为 8轴 底盘(轴数增加也会增加长度,从而降低 机动转弯能力等指标),这是因为 SS-27 比 SS-25 长度和重量增加的缘故原 SS-25公路机动发射装置总重已超过 90 吨,发射车轴荷已达 13吨级。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