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九章立体几何教学设计.doc

55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75490715
  • 上传时间:2023-03-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1MB
  • / 5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9.1.1立体图形及其表示方法【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身边的立体图形,会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平面图形以及简单几何体的直观图.2.掌握斜二测画法的画图规则,体会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3.培养学生作图、识图、运用图形语言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作图习惯.【教学重点】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教学难点】斜二测画法.【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法.通过立体图形的照片入手,体会立体与平面之间的关系,从画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入手,引导学生总结出斜二测画法的具体步骤.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及时巩固,逐步掌握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立体图形的直观图.【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导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几何图形都可以看成是点的集合.如果构成几何图形的点,都在一个平面上,那么这个几何图形是一个平面图形;否则,这个几何图形就是一个立体图形.如:直线、正方形、梯形、圆等是平面图形;正方体、棱柱、圆柱等是立体图形.师: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很多几何图形.我们还知道,正方形是一个平面图形,正方体是一个立体图形.由以前接触过的几何图形导入,自然贴切.新课新课新课问题 怎样用平面图形来表示立体图形?1. 直观图的定义给定的一个几何图形,可以用具有立体感的平面图形去表示.这种平面图形通常叫做直观图.2. 直观图的画法AyB´x´BCDExC´D´A´E´y´例1 画出下图所示的梯形ABCD的直观图.画法 (1)在梯形ABCD上,以AB为x轴,A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对应的x¢轴和y¢轴,使它们相交于点A¢,且∠x¢A¢y¢=45°;(2)过点D作AB的垂线,设垂足为E;(3)在x¢轴上截取A¢E¢=AE,E¢B¢=EB,然后作E¢D¢平行于y¢轴,而且使E¢D¢=ED;(4)过点D¢作x¢轴的平行线D¢C¢,且D¢C¢ =DC;(5)连接A¢D¢,B¢C¢,则四边形A¢B¢C¢D¢就是梯形ABCD的直观图.画直观图的基本步骤:(1)在平面图形上取互相垂直的x轴和y轴,作出与之对应的x¢轴和y¢轴,使得它们的夹角为45°;(2) 图形中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3)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4)连接有关线段.练习一 1.作边长为3 cm的正方形的直观图.2.作边长为3 cm的等边三角形的直观图.例2 画长为4,宽为3,高为2的长方体的直观图.画法:(1)用例1的方法画一个长为4,宽为3的长方形的直观图ABCD;(2)过A作z¢ 轴,使之垂直于x¢轴,在z¢ 轴上截取AA¢ =2;(3)过点B,C,D分别作z¢轴的平行线BB¢,CC¢,DD¢,并使BB¢ =CC¢ =DD¢=2 cm,连接A¢ B¢,B¢C¢,C¢D¢,D¢A¢;(4)擦去x¢轴、y¢轴、z¢轴.并把看不到的线段AD,DC,DD¢改成虚线.画立体图形直观图的方法和步骤:(1)在立体图形中取水平平面,在其中取互相垂直的x轴和y轴,作出水平平面上图形的直观图(包括x′轴和y′轴);(2)在立体图形中,过x轴或y轴的交点取z轴,并使z轴垂直于x轴或y轴,过x′轴或y′轴的交点取z′轴,且z′轴垂直于x′轴;(3)图形中平行于z轴的线段画成平行于z′轴的线段,且长度不变;(4)连接有关线段,擦去有关辅助线.上述画直观图的方法叫做斜二测画法.练习二 作边长为2 cm的正方体的直观图.教师呈现实物魔方,以及魔方的图片.师:哪一个图片上的魔方更有立体感?师:我们可以用平面图形去表示立体图形.教师给出直观图的定义,学生在实物与图片的对比中体会直观图.教师在黑板上边做边讲,一边是原图,一边是直观图,对比讲解. 引导学生根据例题总结出画直观图的基本步骤.教师强调重点,学生识记.指导学生在原图中如何建立坐标系画直观图更容易. 学生根据例1的方法作出长方体底面的直观图,教师重点讲解步骤(2) (3) (4).学生仿照例2的步骤,总结画立体图形直观图的步骤,教师加以指点.学生仿照例题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对画的美观的学生的练习进行展示.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新知的学习,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对比讲解,使学生明确图形中哪些量发生了变化,哪些量没有变化,便于下面总结画直观图的步骤.学生完成练习,进一步体会直观图的画法.学生在作图的过程中体会斜二测画法的作图规则.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斜二测画法的步骤.小结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师生共同回顾.教师可用“一斜二测”进行总结.作业教材 P109练习A组第 1,2题.教材 P109练习 B组第1,2题.巩固斜二测画法.9.1.2 平面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在观察、实验与思辨的基础上掌握平面的三个基本性质及推论.2.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空间中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的能力.【教学重点】平面的三个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理解平面的三个基本性质及其推论.【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实例法.结合学生身边的实物,体会平面的无限延展性,并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以及现象,引导学生总结出平面的三个基本性质,逐个理解其内在的思想.同时教会学生能正确用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表示文字语言.通过穿插有针对性的练习,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及时巩固,逐步掌握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导入公路、平静的海面、教室的黑板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你还能从生活中举出类似平面的物体吗?教师呈现平面的图片,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找出具有平面特点的实例.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经验出发,对平面加以描述而不是定义,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新课新课1.平面几何里所说的“平面”就是从桌面等物体中抽象出来的,但是,几何里的平面是无限延展的.2.平面的表示方法常把希腊字母a,β,g等写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上来表示平面,如平面a、平面β等;也可以用代表平面的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英文字母作为这个平面的名称.基本性质1 如果一条直线上有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B·Aa练习一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并明理由:(1)直线AC1在平面CC1B1B内;(2)直线BC1在平面CC1B1B内.平面内有无数个点,平面可以看成点的集合.点在平面内和点在平面外都可以用元素与集合的属于、不属于来表示.基本性质1可表示为:如果AÎa,BÎa,那么直线AB Ìa.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判断一条直线是否在一个平面内.位置关系的符号表示:位 置 关 系符 号 表 示点 P 在直线 AB 上P Î AB点 C 不在直线 AB 上C Ï AB点 M 在平面 AC 内M Î 平面 AC点 A¢ 不在平面 AC 内A¢Ï 平面 AC直线 AB 与直线 BC 交于点 BAB ∩ BC=B直线 AB 在平面 AC 内AB Ì 平面 AC直线 AA¢不在平面 AC 内AA¢Ë 平面 AC基本性质2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a· Aab练习二观察长方体,你能发现长方体中两个相交平面的公共直线吗?基本性质3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练习三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 是 AC 的中点.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 由点A,O,C可以确定一个平面;(2) 由A,C1,B1确定的平面是平面 ADC1B1;(3) 由 A,C1,B1确定的平面与由A,D,C1 确定的平面是同一个平面.教师从初中的点、线、面开始说起,逐步过渡到平面,并教会学生怎样表示平面.师:如果直线 l 与平面a有两个公共点,直线 l 是否在平面a内?生:是.学生个别口答,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解决有争议的知识点.运用集合的符号表示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学生观察理解,条件容许时可作为练习,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教师讲解基本性质2,同时教会学生怎样画两个平面相交.学生观察长方体,回答问题.教师创设实际情境:生活中经常看到用三角架支撑照相机.并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类似的现象.例如自行车、门等.教师强调存在性和唯一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三个推论.教师逐个结合学生身边的现象或实例讲解三个推论.如教师可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现象,提出问题:木匠用两根细绳分别沿桌子四条腿底端的对角线拉直,以判断桌子四条腿的底端是在同一平面内,其依据是什么?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学生通过点与线的关系联想到点、线与面的关系.培养学生联想的能力.通过动画演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实际讨论中巩固平面的基本性质1.学生体会三种语言符号的联系与区别.教师结合生活经验启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