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地线液压作业指导书.doc
17页750kV乌-吐-哈输电线路工程Ⅱ标段 导地线液压施工作业指导书750kV乌-吐-哈输电线路工程Ⅱ段导地线液压作业指导书750kV乌-吐-哈输电线路工程Ⅱ段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项目经理部2009年9月批 准:日 期:审 核:日 期:编 写:日 期:目 录一、总则 11.1编制依据 11.2适用范围及目的 1二、工程概况 12.1工程概况 12.2工程技术参数 12.3液压管尺寸 2三、液压施工 33.1液压施工工艺流程 33.2液压前的准备 33.3液压操作 53.4液压操作规定 113.5液压质量检查 123.6液压安全保证要求 133.7液压工器具配置表(每组) 13一、总则1.1编制依据《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226-87)《75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89-2006)《75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Q/GDW 121-200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2004)《750kV架空送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DL/T 5343-2006)《750kV乌-吐-哈输电线路工程电气图会审纪要》《750kV乌-吐-哈输电线路工程总说明书》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5版)我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合一管理体系》和相关程序文件1.2适用范围及目的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750kV乌-吐-哈输电线路工程架线施工导、地线液压连接施工作业,供各项目分部、施工队、技术部、质检组、物资供应等部门使用。
本作业指导不能替代有关技术文件和标准,而是对有关技术文件和标准的补充和细化本措施自审批后生效,本工程放线施工结束后自然失效本指导书目的是指导本标段导、地线液压作业施工,使导地线液压连接作业标准化、规范化,施工质量、工艺标准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2.1.1本标段:1回线从桩号J1180~桩号A117,含A117、不含J1180,线路长度42.561km,铁塔总数90基,其中直线塔78基、耐张塔12基;2回线从桩号J2180~桩号A218,含A218、不含J2180,线路长度42.557km,铁塔总数86基,其中直线塔75基、耐张塔11基标段导线采用LGJ-400/50型钢芯铝绞线,六分裂布置;1回线路一根采用JLB20A-100铝包钢绞线作为地线,另一根采用OPGW-130型复合光缆;2回两根地线均采用JLB20A-100铝包钢绞线2.2工程技术参数2.2.1导、地线主要技术参数导线技术参数表导线型式股数/直径(mm)计算截面(mm2)外径(mm)额定拉断力(kN)计算重量(kg/km)铝钢铝钢总计LGJ-400/5054×3.077×3.07399.7351.82451.5527.63117.231511地线技术参数表导线型式股数/直径(mm) 计算截面(mm2)外径(mm)额定拉断力(kN)计算重量(kg/km)铝钢总计JLB20A-10019/2.625.2275.66100.8813147.2674.12.2.2线路方向:哈密(大号侧)乌鲁木齐(小号侧) 2.3液压管尺寸本工程导地线均采用液压型耐张线夹和接续金具,LGJ-400/50导线耐张线夹采用NY-400/50型耐张线夹,引流板与耐张线夹为套管式焊接型,并需保证压接长度不变(配带0°引流线夹A,配带30°引流线夹B),JLB20A-100地线耐张线夹采用NY-100BG。
LGJ-400/50型导线接续金具采用JYD-400/50型液压搭接方式,JLB20A-100地线接续管采用JY-100BG线别管型材质外径内径长度适用模具压后推荐值导线直线管JYD-400/50钢管2414120G2420.84铝管4529.5570L4538.90耐张管NY-400/50ANY-400/50B钢管209.9125G2017.40铝管4529.5490L4538.90地线直线管JY-100BG钢管2613.7380G2622.56铝管4236610L4836.32耐张管NY-100BG钢管2813.5285G3224.28铝管4025.5490L4034.6三、液压施工3.1液压施工工艺流程压接管导线及地线压接前质量检查断 线画定位印记清 洗穿 管压 接 钢 管压接后质量检查钢 管压 接 铝 管清理现场工 艺 处 理打钢印地线压接后质量检查3.2液压前的准备3.2.1液压施工是架空送电线路施工中的一项重要隐蔽工序,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及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证方可进行操作,操作时应有指定的质量检查人员及监理人员旁站进行监督操作完后,检查合格,予以签证操作人员在压接管上打上操作钢印。
3.2.2本工程采用的液压机,以高压油泵为动力,以相应的钢模对导线及避雷线进行液压施工,接续管及耐张线夹均为圆形,压后为正六边型压钳输出功率1250kN,额定压力80Mpa;压模为合金工具钢,淬火后表面硬度HRC不低于55,钢模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与导地线匹配,钢模对角线误差最大允许值为+0.2mm,-0.05mm3.2.3使用前检查液压设备所有构件是否完好,油压表必须经过校核,性能正确可靠,液压机输出压力为80MPa,不得随意调整3.2.4 架线前必须进行导地线拉力试验,对工程所使用的连接材料进行检验,包括:导地线、耐张线夹、接续管,检查其结构、规格、表面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3.2.5工程所使用的各种连接管及耐张线夹应使用精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受压部分的内、外径用钢尺测量长度,其尺寸、公差应符合《国家电力金具制造质量标准》(SD 218-87)要求外观检查应符合 GB 2314-1997 有关规定钢管内外径尺寸偏差外 径内 径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基本尺寸极限偏差≤14±0.2≤9±0.15>14~22+0.3,-0.2>9~16±0.222~34+0.4,-0.2铝管内外径尺寸偏差外 径内 径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基本尺寸极限偏差≤32+0.4,-0.4≤220,—0.3>32~50+0.6>22~360,-0.4≥50~80+1.0≥36~550,-0.53.2.6接续管及耐张线夹的压前检查:首先进行外观检查,查看是否有裂纹、划伤等明显缺陷,其次应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受压部分的内外径,其检查内容有以下几点:a) 直线管外径检查:在管的外径表面均匀选三点检测,每点互成90°测量两个数据,以三个检测点共六个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施工原始记录的压前外径。
b)耐张管外径检查:在靠近管子把梢和引流板前方检测,每端互成90°测量两个数据,以两个检测点共四个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施工原始记录的压前外径c) 直线管内径检查:在管的两端检测,每端互成90°测量两个数据,以两个检测点共四个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施工原始记录的压前内径d)耐张管内径检查:只检测管口一点,以互成90°测量的两个数据平均值作为施工原始记录的压前内径e)耐张管钢锚应做同心度检查3.2.7洗管3.2.7.1对使用的各种接续管及耐张线夹应使用汽油清洗管内壁的污垢,并清除影响穿管的锌疤与焊渣,短期不使用时,清洗后应将塑料袋封装;导、地线的液压部分(包括补修管)清洗长度不少于压接长度的1.5倍3.2.7.2涂801电力脂及清除钢芯铝绞线铝股表面氧化膜的操作程序如下:① 涂801电力脂及清除铝股氧化膜的范围为铝股进入铝管部分;② 按照清洗要求对外层铝股用汽油清洗并干燥后,将801电力脂薄薄的涂上一层,以将外层铝股覆盖住;③ 用细钢丝刷沿钢芯铝绞线轴线方向对已涂801电力脂部分进行擦刷,使液压后能与铝管接触的铝股表面全部刷到,并保留导电脂3.2.7.3 用补修管补修导线前,其覆盖部分的导线表面应用干净棉纱将泥土、脏物擦干净(如有断股,应在断股两侧涂少量801电力脂),再套上补修管进行液压。
3.3液压操作3.3.1地线液压操作3.3.1.1铝包钢绞线(JLB20A-100)直线接续管JY-100BG的液压操作a、用钢尺量取二分之一的钢管长度(L1)的尺寸在铝包钢绞线两端头画印作为定位印记(见下示意图);若钢管压完伸长太多导致压后钢管顶住铝股,第二次割线时可考虑适当的裕度之后再画定位印记;JY-100BG型地线直线接续管画印示意图:管口印记点L1/2b、画好定位印记后先将配套的铝衬管分别套入铝包钢绞线两端头,然后将主铝管穿入铝包钢绞线任何一个端头即可;c、再将画好印的铝包钢绞线两端分别向钢管穿入,直至两端头在钢管内的中点相抵、即两端头的画印点与钢管两端口重合,液压钢管时第一压模中心应与钢管中心相重合开始,然后由中间向两端分别施压;d、待钢管全部压好后记录施压后钢管的尺寸和长度,然后以钢管中点为0点量取二分之一铝管长度(L)在外层铝线上画铝主管管口位置印记点(两侧均要画); e、将铝主管推拉到压接位置(即两端铝主管管口与印记点均重合),并将铝衬管安放在其管口与铝主管管口齐平位置,准备铝主管的压接;此时施压完的钢管长度加上两铝衬管长度之和与铝管长度基本吻合,即两端铝衬管末端与铝管两端基本相重叠,自铝管上的印记点开始向端口施压,中间部分为不压区。
f、JY-100BG型地线直线接续管压接顺序:钢管中点印记为钢管长度线材管口印记不压区为铝管长度铝包钢直线接续管钢管压接示意图铝包钢直线接续管铝管压接示意图3.3.1.2铝包钢绞线(JLB20A-100)耐张线夹NY-100BG的液压操作a、用钢尺量取由钢管管口至管底外5mm的尺寸L,在铝包钢绞线端头画印作为定位印记(见下示意图); 自铝管尾部位起点在铝管上量取钢锚凸台以下的长度L1画印作为铝管管口部分压接的起压点;割线印记点NY-150BG-20型导线耐张线夹画印示意图:b、先将铝主管穿入,然后穿入钢锚,穿入长度应能确保压后铝包钢绞线钢芯端头露出管底5mm;钢锚施压时第一模应从U型环侧开始,然后依次向管口侧施压;c、钢锚压好后记录施压后钢管的尺寸和长度,将铝管退回进行铝管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