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检测试题精品文档.docx
18页七年级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检测试题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课 件www.5yk 第一章 科学入门 班级:____姓名:________ 第一节 科学在我们身边 、科学要研究各种___________,并寻找它们 2、我们在学习科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______、多_______、多_______,运用__________和知识,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 3、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也可以产生破坏作用 4.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你认为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 A.多做实验 B.仔细观察、积极实验、认真思考 c.认真听老师讲课 D.凭感觉对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并做出正确判断 第二节 实验和观察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______和_______ 2、______:做化学反应的容器;______:夹持试管;试管架:放置试管;_____:加热;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_____:测量时间;_______:测量质量;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引流;药匙:取粉末状固体;烧杯:配制溶液。
3、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准确记录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_______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 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一些________和______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第三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是一个将______的量与公认的______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_____; 单位换算:1千米=______米;1米=_____分米=_____厘米=_____毫米;1毫米=______微米;1米=_____厘米;1米=_____毫米;1米=______微米;1米=_______纳米 3、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是________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测量前,首先要看刻度尺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测量时,①放正确:0刻度对准被测物体_______,刻度线尽量________被测物体;②看正确:视线跟刻度尺________;③读正确:测量值包括准确值和一位估计值,不要忘记_______ 4、体积=长度3,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______, 单位换算:1米3=_____分米3=_____厘米3;1米3=______厘米3; 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L)和_______, 单位换算:1升=_______分米3;1毫升=_______厘米3;1升=_______毫升。
5、要测量形状规则的物体如长方体的体积,只要用__________测量出它的长宽高,再算出它的体积;要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要用________或_______,量筒的刻度单位是____量筒的使用方法:测量前,首先要看量筒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测量时①放正确:量筒必须平放在________上;②看正确:视线要与________ ______相平;③读正确:测量值包括准确值和一位估计值,不要忘记_______要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如小石头的体积,要使用_________、水、细线等步骤:①取适量水,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为V1;②用细线拴住小石块,缓缓浸没于量筒的水中,测出体积为V2,则V石=________,③整理仪器 6、量筒的刻度是均匀的,量杯的刻度上______下疏 7、使用量筒时,如果俯视读数将偏_______,如果仰视读数将偏________ 知识应用: .最接近4.5厘米的是 A.铅笔的直径 B.课本的长度 c.火柴盒的长度 D.钢笔的长度 2.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 B.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1.8米=1.8×1000=1800毫米 3. 科学书本的长度为15.97cm,其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 ,估计值是 。
4. 完成下列换算 : (1)2米= 厘米 (2)880毫米=___米=___微米 (3)7×106毫升= 米3 (4)0.5米3=___分米3=___厘米3(5)250升= 厘米3 5.如图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图1铅笔的长度是 ; 6.一支量筒有50亳升水,当里面放入一木块,一半浸入水中,量筒的读数是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 A、6厘米3 B、0.6分米3 c、12分米3 D、12厘米3 第四节 温度的测量 、温度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要准确测量温度,需要使用__________ 2、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____,用______表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__,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________人体正常的温度是________,-39℃读作__________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测量前,首先要看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和量程,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_______的温度;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_________,不能碰到容器的壁和底;③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_______读数,还要等稳定后才能读数;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_______。
4、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________至________,最小刻度为_________ 5、体温计由于有一段特别细的弯管,使得水银柱__________,这样体温计就能离开人体读数,所以体温计在使用之前,要用力甩几下,使水银柱回落到玻璃泡内 知识应用: .某同学用体温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量体温,结果读数为38.4℃,该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又用该温度计分别给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学量体温,测得结果:甲为38.4℃,乙为39.6℃,丙为39.6℃,则 A.只有甲的正确 B.只有乙的正确 c.只有丙的正确 D.乙肯定正确,甲和乙也可能正确 2.以下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 A.估计被测物液体的温度; B.取出温度计; c.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及最小分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 D.让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E.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 则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节 质量的测量 、质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________(kg),单位换算:1吨(t)=_______千克;1千克=______克(g);1克=_______毫克。
2、一切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________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改变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3、实验室里测量物体的质量常用________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①_______: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左端的___________处,调节横梁两端的__________,使指针对准分度盘___________,这时横梁平衡;②________:把被测物体放在_____盘,估计被测物体质量的大小,用镊子向______盘加减砝码,先大后小,并调节游码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盘里砝码的总质量_______游码所对刻度值;③整理仪器 4、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使用前,要首先看天平的最小刻度和量程;不能用手去摸天平托盘或砝码;取放砝码要用_______;潮湿的物品或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可放在________里称量,没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可在天平两盘各放同样的_______,然后称量;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天平游码在读数时,要看游码______边所对的刻度值 5、使用天平时,左边质量=右边质量+游码所对刻度值,如果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则物体的质量等于盘里砝码总质量________游码所对刻度值。
知识应用: .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 ) A.物体外部形状大小; B.物体的状态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c.物体所处的位置; D.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质量是5×106毫克的物体,可能是………………………………………………( ) A.一粒米 B.一个中学生 c.一只鸡 D.一个鸡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铝块压成铝片,它的质量减少 B、将一铝块熔化成铝水,它的质量不变 c、将一铝块从地球上带到月球,它的质量变小 D、将一粗糙的铁块磨成光滑的圆柱体,它的质量不变 4.关于托盘天平的调节,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②天平放在水平面上③移动游码到零刻度线 ④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⑤左盘放称量物体 ⑥读数正确的顺序是( ) A、②③①⑤④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①②④⑤③⑥ D、①③④②⑤⑥ 5. 某同学用一架调节号的托盘天平测一本书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上的砝码为:100克一个,20克砝码二个,10克砝码一个,5克砝码一个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这本书的质量为( ) A.153.8克 B.156.2克 c.153.6克 D.156.4克 6. 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在标尺中央的左边,这时应………( ) 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出一些 c、向天平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 D、将天平右盘中砝码减少 7.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称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00克和20克的砝码各1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4克,则物体的质量为…………………………………( ) A.124克 B.122克 c.118克 D.116克 第六节 时间的测量 、实验室里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__。
机械停表外圈刻度表示秒,一般一圈才是30秒,内圈刻度表示分日晷是测量________的工具 2、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单位换算:1时(h)=______分;1分(min)=______秒;1时=_________秒 知识应用: . 下午第三节课下课后,校初三男子篮球赛如期举行,从16:00开始到17:00结束,共用50min,其中中间休息10min上面提到的时间中,指“时间间隔”的是__________,指“时刻”的是_________ 2.下面关于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心跳一次约需1秒 B.上午第一节课8:00开始 c.课间休息10分钟 D.一位同学跑1000米的成绩为15秒 第七节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计划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 ⑤检验与评价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排列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⑥⑤③②① c④③②⑥⑤① D③④⑥①②⑤ 作业: .下面是校运动会的一些成绩,由于老师疏忽,忘了写单位,请加上 甲同学跳高成绩为110 乙同学100米成绩为14 丙同学扔4 重的铅球,成绩为8.50 __ 2. 请在下面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枚硬币厚度为2.1 ; (2)一位同学质量为50000 ; (3)某位病人体温为39 ; (4)一个量筒测量范围为500 。
3. 关于0℃的水结成0℃的冰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下降 B、质量不变 c、质量变小 D、状态不变 4.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 ,物体含物质的多少叫 ,温度是指 5.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为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仪器是 6.给下面的一些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 ; (2)某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40 ; (3)饮水机用的一桶水的体积大约是19 ;(4)某同学1000米成绩为4 5 ,等于 秒 7.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 B.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立即读数 c.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D.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体面相平 8.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先后4次测量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3厘米,1.72厘米,1.71厘米,1.88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多少? A.1.72厘米 B.1.73厘米 c.1.71厘米 D.1.88厘米 9.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难确定 0.测得一本练习册的厚度是0.60厘米,共计120页,则这本书中每张纸的厚度是_______。
1.把手指浸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也不热,这杯水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A.75℃ B.55℃ c35℃ D.15℃ 2.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5ml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 A 00ml的烧杯 B10ml的量筒 c 00ml的烧杯和滴管 D50ml的烧杯和滴管 3.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D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其中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 4.物体的 称为温度,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 南方夏天最高气温高达37℃,读作 ,北方冬天最冷有零下40摄氏度,记作 ________ 5.有一支刻度不清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液柱的高度为2.5厘米;插入沸腾的水中时液柱的高度为17.5厘米.那么这支温度计液柱为5.5厘米时被测物体的温度为( ) A、20℃ B、37℃ c、50℃ D、33℃ 6.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进行调节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这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调节(填:"左"或"右")。
某同学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结束后,整理仪器时才发现砝码磨损了,则他测量的结果与实际质量相比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3)被测物体应放在 盘(填“左”或“右”),如果右盘上翘,表示砝码质量比物体质量 (填“大”或“小”)欲使横梁重新平衡,可采用的方法有: 和 课 件www.5yk 。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