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多功能瓶”用法归纳.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399621422
  • 上传时间:2024-02-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多功能瓶”的用法归纳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装置一一多功能瓶的身影,它可以作为“集气瓶”使用时,主要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还可以作为检验瓶、贮气瓶等使用,因此有洗气、检验、量气等多种用途如图所示:B-A一、集气方法在实验室制取各种气体的实验中,主要用到的集气方法有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1. 排水法将集气瓶中灌满水倒扣在水槽中,将导管插入集气瓶中,待瓶中水全部排空后盖上毛玻璃片取出只适用于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气体2. 向上排空气法将干燥、洁净的空集气瓶瓶口向上正放在实验桌面上,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开始收集气体进行一段时间后,可以进行验满的实验:若是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火柴)放在瓶口,若木条(火柴)复燃,则说明瓶内氧气已满;若是二氧化碳:将带火焰的木条(火柴)放在瓶口,若木条(火柴)熄灭,则说明瓶内二氧化碳已满;向上排空气法一般用于收集易溶于水或会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且该气体的密度必须大于空气的密度;不适用于会与空气中物质发生反应或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收集3. 向下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用于收集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如氢气(H2)二、连接规律在实验过程中,如何确定气体的进出口,以及怎样连接多功能瓶,成为能否顺利解题的关键,以下是多功能瓶的连接规律。

      1. 长进短出“长进短出”就是在连接多功能瓶时,气体的流向是由伸入瓶底的长玻璃导管A端进入,由刚好露出橡皮塞的短玻璃导管B端导出符合此规律的有以下三种情况:(1)多功能瓶作洗气瓶例如,除去2中混有的水蒸气时,混合气体应该由A端进入到B端出1)多功能瓶作检验瓶例如,检验实验室制取的一氧化碳(CC)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CC2)时,被检验的气体应该由A端进B端出3)多功能瓶作集气瓶若瓶口朝上放置,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例如,用该装置收集一瓶氧气(02)时,氧气(02)应该从A端进入,空气从B端排出;若瓶口向下放置,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相当于向下排空气法),例如,用该装置收集一瓶氢气(也)时,氢气(也)应该从A端进入,空气从B端排出2. 短进长出“短进长出”就是在连接多功能瓶时,气体的流向是由刚露出橡皮塞的短玻璃导管B端进入,由伸入瓶底的长玻璃导管A端导出以下三种情况符合这条规律1)多功能瓶作集气瓶若瓶口朝上放置,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相当于向下排气集气法),例如,用该装置收集一瓶甲烷(CHO时,甲烷(CHO应该由B端进入,空气从A端排出;若瓶口朝下放置,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相当于向上排气集气法),例如,用该装置收集一瓶氧气(。

      2)时,氧气(Of从B端进入,空气从A端排出若多功能瓶用作排水法收集气体,例如,用该装置收集一瓶一氧化碳(CO)时,一氧化碳(CO)应该从B端进入,水从A端排出2)多功能瓶作贮气瓶例如,该装置中贮存一瓶一氧化碳(CO)时,先将集气瓶中装满水,盖上带有导管的双橡皮塞后,一氧化碳(CO)从B端进入,水由A端排出至位置较高的漏斗、烧瓶等容器中3)多功能瓶作量气瓶例如,用该装置测量氧气(O2)的体积时,氧气(2)应该从B端进入,水应该从A端排出后进入量筒3.短进短出“短进短出”就是在连接多功能瓶时,由于A、B两个玻璃导管都是刚露出橡皮塞的短导管,所以可从A端进入,也可从B端进入多功能瓶作安全瓶时就符合该规律,此时装置A玻璃导管变形为短导管安全瓶可防止易液化的气体或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三、经典例题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A.电解水B.分离空气C.加热高锰酸钾D.分解过氧化氢E.▲(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2)若用左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右图: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气体应从(选填“a”或“b”)端导入。

      答案:(1)加热氯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等.(2)①试管②集气瓶以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试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造成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或导管)(3)甲,浓硫酸,a。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