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土保持施工方案.doc
40页目 录第一章 工 程 概 况 21、工程概况 22、地形、地貌及植被、地质 23、水土流失现状 24、交通状况 2第二章 编制原则和执行的技术规程、规范 2一、编制原则 2二、编制执行的技术规程、规范及法规 3第三章 工程施工总体安排 41、工程总体目标 42、施工准备 43、主要工程量 84、施工工期 8第四章 水土保持施工方案 9第五章 施工技术和要求 111、浆砌石挡土墙施工 112、河流护底、护岸施工 123、浆砌石护坡施工 124、冲沟治理施工 135、水渠 136、不同地区植被恢复施工方案 14第六章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41、质量目标 242、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243、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27第七章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 321、 安全生产 322、 文明施工 333、 现场文明施工控制 34第八章 HSE管理措施 361、 HSE和HSE管理体系 362、 HSE方针和目标 363、 HSE管理措施 36第九章 文控管理措施与竣工资料整编 381、文件资料管理整编的主要内容和依据 382、文件资料管理与整编要求 38前 言本施工组织设计依据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部《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工程·水土保持招标文件》要求,及我项目部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水土保持工程投标文件技术部分文件,综合安徽段线路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共分为:工程概况、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工程施工总体安排、水土保持施工方案、工程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HSE管理措施、文控管理措施与竣工资料整编等九个章节,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本施工组织设计针对安徽段低山丘陵、平原以及河流、水渠纵横、鱼塘众多、地表水系发育等三类不同地域的地貌特征,重点突出各地域管道的水保工程措施及植被恢复措施施工方案的合理选择,制定相应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的施工组织设计,采取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及植被恢复措施,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便最大限度的遏止工程沿线水土流失的恶化趋势,防止水土流失,保证工程安全,达到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营的目的第一章 工 程 概 况1 工程概况川气东送管道工程水土保持单项工程第32标段为共包括三个分部工程涉及安徽宿松、太湖两县,三个分部工程,管线总长度41.2km涉及公路挡土墙、河道护坡护岸、梯田挡土墙、水塘(鱼塘)、小型渠道、灌溉干渠以及排水沟植被恢复、复耕还农十种类型依据初勘设计包括分项工程约683项2 地形、地貌及植被、地质水土保持工程第32标段为踌越宿松、太湖两县,管线所经过地带以平原地貌为主,宿松、太湖段河流水系较为发育,共穿越中小型河流 4条,大小灌溉渠道1条。
植被:该区段内保破有大面积自然原生态自然植被,属亚热带和暧温带,气候属南北植物区系间的汇渠带,植物种类丰富约有800种,农作物以水稻、棉花为主年均降雨量1300~1700mm,河流水流量受降雨量控制,丰水期水量丰富,枯水量很小,甚至新流干枯工程地点:该区段为属长江北岸沉江地带土壤以红壤和潮土和水稻土为主主要危及工程地质土为软弱土,软弱土土层较厚,地基承载力较低,依据长管水土保持工程特征,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这种软土工程地质在动态设计施工中应给予关注和重视3、水土流失现状管道所经地带低属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4、交通状况该区段管线临105国道东行,贯穿宿松和太湖两县,是施工的重要依据,管道沿线有众多县乡村级道路,是施工材料、设备运至施工现场的重要运输线路第二章 编制原则和执行的技术规程、规范一 编制原则1、根据管道安全运行需要和工程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施工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害设防、因需制宜”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原则,采用以管道保护与水工保护相结合、地貌恢复与水土保持相结合的施工措施2、突出工程重点,做好陡坡、冲沟、河流护岸及公路、铁路穿越处的管道保护及水工保护。
3、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和工程的总体安排,按照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标准,科学管理,精心施工,争创优质工程4、坚持质量第一全面执行ISO9002标准化管理体系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验收规范、规程和制度5、健全组织机构,科学安排施工工序,充分发挥人力、物力作用,力争与土建、安装部门有机配合,推行平行流水作业法,保证工程连续性,争取把水工保护、水土保持工作与回填作业同步进行6、完善HSE管理体系,落实HSE的管理方针,实现HSE的管理目标7、加强劳动组织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按总体目标要求圆满完成任务二、编制执行的技术规程、规范及法规 执行的主要技术规程、规范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1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3年8月);《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国务院2001年第313号令);《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安徽省人大常委会,1995年);《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10月14日水利部令第16号公布,2005年7月8日水利部第24号令修订);《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1994]513号);《关于加强土地管理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家土地管理局、水利部,国土局[1989]88号);《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GB/T16453-1996;《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200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建筑工程》SY/T0429-200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川气东送管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第三章 工程施工总体安排1 工程总体目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以服务工程建设为中心,保障管道安全运营为前提,防治水土流失为目标,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区域由于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的特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合理、有效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控制工程建设中新增的水土流失,遏制工程沿线水土流失的恶化趋势,保障工程安全,保护区域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1.1 工程质量目标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水利部16号令)的要求,质量等级达到优良1.2 工程工期目标与主体工期相对保持一致,相对工期15个月,在相对工期内完成水工保护水土保持主体工程1.3 工程安全目标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达标率100%1.4 文明施工目标按照JG59—99标准要求,全部达标2 施工准备2.1 组织机构及保障措施2.1.1 组织机构安徽项目分部将水保工程根据单位工程划为施工管理小组施工管理小组管辖区域包含宿松、太湖、望江、怀宁、安庆、东至六个县市,线路总长度41.2km施工组管理机构见下图项目经理:赵展峰 何符杰技术科 王月军工程科曾旭质 安 科张国良物 料 科项目总工:孙建峰 常凤龙 组 长 徐满意资料员唐汇军技术员于振清施工员王哲设计代表 川气东送管道水土保持工程安徽项目分部组织机构图- 38 -2.1.2 组织管理保证措施1. 完善管理体制,配备高素质的各级领导班子。
2. 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根据管道沿线的地形地貌实际情况,加强对方案设计的理解,引进和采纳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3. 强化各区段施工现场指挥能力,组成精干有力的协调管理系统,做好各工程和工序的衔接、配合,做到有理、有力、灵活、及时4. 加强与业主项目经理部、工程监理及设计单位的沟通合作,正确执行设计意图,服从管理,及时报告和反馈工程信息,提出优化施工和设计的合理化建议,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5. 加强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设计及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规程,确保施工质量;6.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搞好安全生产教育,加强技术、安全培训,坚持持证上岗,完善安全设施,确保实现安全目标2.2 主要材料的选购及进场本工程在施工中使用的主要材料有钢筋、水泥、中粗砂、碎石和块石、木桩、草袋、草种、树种等凡是进场的主要施工原材料,如水泥、砂子、石料、钢筋,必须经过当地具有试验资质的单位进行原材料质量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严格禁止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材料选购控制:施工使用的主要原材料选取购应符合设计要求,品种规格材料应符后相应的质量标准备及规范要求,对成品和半成品材料,供应商应提供生产厂家材质、检验报告、使用说明及产品合格证(或规定的替代证明)材料进场控制:主要原材料石子、砂子、块石等在进场时必须检查材料外观质量、规格品种,核查产地名称,在外观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现场监理见证取样,并委托送检,对水泥钢材进场时要提供产品合格证、质量证书,厂家质量检验报告等,检查外观质量,产地品种,检查无疑时,监理见证抽检,并委托送检。
经法定试验单位试验合格(试验报告结论)后方可使用,严禁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2.3 资源配置1. 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是高效有序的按时完成施工进度的有力保障川气东送施工特点是线长、面广、施工点多,三种施工组织方式(依次施工、平行施工和流水施工)均可以使用,可以充分利用三种施工方式的特点,合理的使用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2.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根据工程布置、工程结构的特点机械和设备的配备主要考虑运输工具、发电设备、办公设备;详见表3-1表3-1 主要工程机械及设备配备表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交通工具越野汽车辆12.挖掘机台13.施工机械及设备水泵3吋台84.GPS定位仪台15.柴油发电机20kw台16.柴油发电机12kw台17.砼搅拌机0.4m3台38.平板振动器台49.插入式振动器φ50台410.自卸货车8t辆211.办公设备台式电脑台1打字复印配套齐全12.笔记本电脑台13 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量以满足管道安全运营要求的最终设计量为标准;主要工程量详见表3-2表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