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素质农民培训服务现存问题及对策.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595764120
  • 上传时间:2024-12-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7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素质农民培训服务现存问题及对策    Summary: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种新的农业技术逐步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农民素质的培养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当代农民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近几年来,高素质农民的培训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培训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造成培训效果不佳,培训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更多的培训人员和农民团体一起努力,不断地总结经验,力争有所突破,使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更加有效,为新型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Keys:高素质农民;培训服务;存在问题;提升对策引言随着培养高素质农民的政策,高素质农民不断增加,农业收入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为此,应大力培养高素质农民,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发挥其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1.高素质农民培训服务存在的问题1.1.培训前期需求调研不到位一方面,对培训前的需求调查不够充分,导致参训人员不能按照参加对象的意愿进行选拔,造成人员参加的不准确;另一方面,在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的确定等方面的调研中,没有进行充分的调研,致使培训的方式、时间和地点都没有与参训农民的需要相匹配,造成供需不匹配。

      另外,信息收集与反馈的渠道还不够完善,并且形式比较单一,这让政府和有关部门不能对参训农民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和全面的收集,这就造成了在课程设置、师资选择和方式确定方面,并不能满足参训农户的需要1.2.后续跟踪服务有待完善一方面,跟踪服务机制不完善;对跟踪服务人员的确定不到位,“1+ N”培训后跟踪指导工作未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跟踪服务形式多于内容,培训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对农户所需的引导与服务了解不够深入,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流于形式另外,农户跟踪服务手段单一,多采用网上跟踪服务,缺少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答疑的“点对点”“面对面”技术服务,无法有效解决参训农户技术难题同时,要加强对农户使用和使用这一“新农具”的跟踪指导工作1.3.高素质农民培训效果不佳一方面,训练内容单一,形式单一;当前,政府部门和有关部门所开展的培训课程,在培训专业设置方面,并未按经营管理型、技能服务型、专业生产型等分类和精确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目标仍然停留在农业生产阶段的培训层次上,没有按照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进行培训;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存在着重复训练,培训层次低,专业设置面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同时也没有将课程设置与当地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相结合。

      另一方面,培训形式与方法缺乏创新性,多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填鸭式”教学模式,而“田间课堂”“院坝课堂”等可以直接观察、实际操作的培训模式则相对较少,缺乏利用数字化优势进行培训方式创新的机会另外,培训效果欠佳,还会影响到政府对高素质农民培训服务相关政策的扶持与倾斜,从而使参训人员的培训热情受挫,产生倦怠情绪,无法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2.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训服务的对策2.1.精准把握培训需求,合理选定培训内容准确把握农民培训需要第一,要在培训前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农民参与培训的实际需要各级政府可以组织人员深入乡镇、村、农企业和种植养殖大户进行培训摸底和宣传第二,建立行之有效的训练机制要从农户个人因素和乡村人才振兴因素两个方面构建农民需求获取机制,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政府优质农民培训供给是否符合农民需要,以及农民对培训内容、方式、时间、地点等的期望与需求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合理选择训练内容;一是根据农村产业发展需要,合理选择培训内容,探索“订单式”培训内容现代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农民,培养什么样的农民,培训内容就提供什么内容,用“订单式”的培训服务提供模式,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对高素质农民的需要。

      二要针对乡村振兴对高素质农民人才支撑量与质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培训内容;2.2.把握参训农民特征,创新培训方式掌握参训农民的特点在培训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充分考虑参训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的特点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来说,培训方式的选择应尽量减少坐在教室里进行纯理论训练的“固定课堂”,而要探索“田间课堂”“院坝课堂”等易于理解的培训方式,通过观察培训、教授实践操作;第二,充分考虑老年农民的特点在培训方法的设置与选择方面,也应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实践部分要结合农村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的实际情况,到“田地里”去培训指导培养方法的创新在培训过程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第一,充分发挥数字媒体的优势,有效地开展培训在具备条件的条件下,积极探讨以“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为基础,充分发挥数字媒体方便快捷、形象直观、覆盖范围广的优势,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第二,采用远程培训的方法把远程教育模式引入到高素质农民培训中,让农民随时随地都能通过登录“云上智农” APP进行互动培训与交流,并安排专家及时为农户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难题2.3.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完善跟踪服务机制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结合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健全农业产业政策扶持体系,构建高素质农民成长机制;二要对参加培训的农户实行免息产业发展政策扶持,通过政府贴息等方式解决培训对象的后顾之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引导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优惠政策要优先考虑参加培训的农户,建立培训农民增收的支持机制,继续实施直接的政策补贴健全培训跟踪服务机制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后续跟踪服务方案每一年的培训结束后,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及时进行跟踪和服务;第二,丰富跟踪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信息传播便利的特点,按照经营管理、专业生产和技能服务三种类型,分别设立 和服务群,由政府部门专人负责,将最新的惠农强农富农政策和农民提问及时告知参加培训的农民,使他们能够了解到最新的农业政策3.结束语综上所述,目前,乡村发展还面临着人才短缺、人才素质低下的难题,对高素质农民进行培训,大力培养高素质农民,是解决乡村人才短缺和质量低下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振兴乡村人才,最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要想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农民,就必须从对农民培训需要的准确把握、培训内容的选择、对培训特点的把握、培训方式的创新、政府的政策支持、完善的跟踪服务机制等几个方面来提高高素质农民的培训效果和满意度。

      Reference[1]张画,曾文倩.高素质农民培训服务现存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4,35(12):271-274.[2]韩花.培训高素质农民助推乡村振兴[J].山西农经,2024,(10):39-42.[3]夏艳霞.庆城县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探索[J].农村实用技术,2024,(05):13-14+17.[4]王萍.乡村振兴背景下宝山区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实践探索[J].上海农业科技,2024,(02):10-11+38.[5]戴一凡.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苏省高素质农民培训的现状[J].中国就业,2024,(03):11-13.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