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与防治.doc
9页答辩论文档案号:论文题目: 单位名称: 姓 名: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内容提要]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开裂、断板、错台等质量问题,给公路的使用、养护剂修复带来了诸多困难,尤其是断板,已经成为公路工程的通病之一,必须引起重视本文主要从设计方面、施工方面、后期养护及使用等方面对断板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找到产生断板的根本原因,从而在这几个方面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断板的发生[主题词]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 控制一、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分类由纵向、横向、斜向裂缝发展而产生的已完全折断成两块以上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称为断板其特征是裂缝贯通全厚和板面但斜向裂缝虽垂直通底,而其从角隅到断裂两端的距离等于或小于板边长度一半的称为板角断裂混凝土路面浇筑完成以后,未完全硬化和开放交通就出现的断板称为早期断板或施工断板混凝土路面开放交通后出现的断板称为使用期断板或后期断板断板的及量方法是不论一块板上有多少处断裂,均按一块板计算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断板率是已完全折断成两块以上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块数与路面板的总块数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1. 轻微断裂:裂缝无剥落或轻微剥落;未封缝的裂缝宽度小于3mm;已封缝的裂缝宽度不限,但封缝良好。
2. 中等断裂:断裂处有中等程度剥落;未封缝的裂缝宽度为3~25mm;已封缝的裂缝无剥落或轻微剥落,但填缝材料明显损坏;板被分割成3块以内,但均属轻微裂缝3. 严重断裂:裂缝处有严重剥落;未封缝的裂缝宽度大于25mm;板被分割成3块以上,裂缝损坏在中等程度以上;有错台,裂块已开始活动按断板形式又可分为纵向断板和横向断板两类1988年颁布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指出:“混凝土板的断裂属路面质量不合格问题,应该是不允许出现的,多数施工单位均作返工处理但据国内外资料,个别断板尚难以避免”故规定“混凝土板的断裂块数,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得超过评定路段混凝土板总块数的2‰,其他公路不得超过4‰对于断裂板应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处理二、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形成原因温度应力与荷载效应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就会产生断裂并发展为断板这些断裂,有的是在施工期间由于混凝土的初期收缩收到阻碍而产生的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而引起的横向裂缝;有的是由于板块尺寸过大所产生的温度翘曲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而引起的横向裂缝;有的是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地基受侵蚀而使板底出现脱空后,致使应力增加而引起的纵向、横向或角隅断裂;有的是由于车辆荷载的多次重复作用,所产生的重复荷载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疲劳强度而引起的纵向或横向裂缝。
有的研究认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自身收缩(包括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及其与基层间的强大的摩阻力(包括静摩擦力和层间粘结剪应力),因此减少或改善混凝土的自身收缩及其与基层的摩阻力,就能有效地防止开裂下面将早期开裂断板和使用期开裂断板的原因作以下分析:2.1早期开裂断板原因2.1.1基层标高失控和不平整(1)基层标高失控,造成路面厚度不一致,过薄或厚薄交界处将成为薄弱断面,在混凝土收缩时,难以承受拉应力而开裂2)基层不平整会大大地增加其与混凝土界面的摩阻力,易在较薄弱路面开裂3)用松散材料处理基层标高失控或不平整时,上层混凝土拌合物的水分或砂浆会下渗或被基层吸收,使下部混凝土变得疏松,强度下降4)基层干燥会吸收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分,使底部混凝土失水,强度降低,导致开裂2.1.2施工工艺不当(1)混凝土浇筑间断因停电、机械故障、运输不畅、气候突变、停料等原因使混凝土浇筑作业中断,再浇筑时未按施工缝处理,新旧混凝土由于结合不良和收缩不一致会形成一条不规则的接缝2)养生不及时或养护方法不当尤其是气温高,湿度小,风速大的不利条件下,就会使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太快,从而形成干缩裂缝3)切缝不及时。
由于机具故障或操作人员切缝时间掌握不准确或切缝深度不足,造成混凝土内应力集中,在混凝土板的薄弱处形成不规则的贯穿裂缝4)施工车辆过早通行某些施工作业面,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或因混凝土养护作业需要在混凝土强度不足条件下过早地通车,产生荷载应力,这是产生裂缝的又一个原因5)在日温差较大的季节和地区,混凝土表面修整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修整后要及时覆盖养护,防止混凝土白天过多的升温,造成夜间降温时收缩过大2.2使用期开裂断板原因2.2.1设计不当路面厚度偏薄;板块平面尺寸不当;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碱-集料反应或抗冻融等耐久性问题;排水设计不当2.2.2超重车的影响2.2.3路基不均匀沉降1)填挖相交断面处,半填半挖相结合处,新老路基交界处,土基密度不同部位;(2)软弱地基、湿陷性黄土等特殊路段;(3)路基不同填料的界面或层面;(4)压实度不足压实不均匀路段,在路面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水温条件的变化和行车荷载作用,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沉降量不同的结合面产生错台,面板由于荷载作用导致断裂基层失稳(1)基层施工质量不好,强度不均匀或较低,使用中基层松散或在渗水作用下材料都被吸往一边,面层脱空,当受到弯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板强度时面板即发生断裂。
2)面层接缝填料失效,板的弯沉使空隙内的积水变成有压水,侵蚀冲刷基层,并沿接缝缝隙喷出,即产生唧泥如果唧泥现象不断产生,面板边缘部分将失去支承,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断裂2.2.5排水不良(1)路基及基层排水不良,长期受水浸泡,引起路基失稳,使路面产生不规则断裂2)裂隙水或边沟水等渗入路基、基层和底基层,冬季冻胀时使路面产生裂缝三、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预防措施3.1早期开裂断板的预防3.1.1基层标高、平整度的控制(1)严格控制基层顶面标高,确保混凝土路面板厚度的均匀一致2)按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要求控制基层平整度,采取加铺塑料薄膜等方法减少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与基层的摩阻力3)对于标高不足的基层应坚决返工重做,禁止采用抛撒松散基层材料填补标高的方法4)加强基层养护工作,保持基层湿润状态,直至浇筑水泥混凝土路面板3.1.2施工工艺的控制(1)混凝土路面施工开盘前,要仔细检查发电机、震动梁、运输车辆等机具设备,确保其完好现场要配有备用机具,并检查施工运料道路是否通长,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对于气候突变、停电、停料等情况,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调整工序,暂停面板施工2)重视混凝土面板养生,采用优质养护剂或湿法养护,不得采用没有覆盖物仅洒水养护的方法。
3)及时切缝,根据施工现场气温及水泥品种试验确定最早切缝时间,采用多台切缝机同时作业,以保证切缝及时切缝深度为混凝土板厚的1/3-1/4(4)控制交通车辆,避免在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条件下过早开放交通,养护车辆尽量避免直接在面板上通行5)在昼夜温差大的季节或地区,混凝土表面修正过程中要设遮阳棚,避免阳光直射,修整完成后要覆盖养护,以保证温度变化幅度不致太大3.2使用期开裂断板的预防设计要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在混凝土路面厚度、平面尺寸的设计计算阶段,应充分考虑交通发展状况,准确调查交通量及运输车辆的发展状况;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原材料,重视冻融性和耐久性;设计全面的排水系统,确保地表水、地下水不会对路基、路面造成浸蚀破坏依法治路,严格控制超重车辆通行路基质量控制(1)对于挖填交界、半填半挖结合处应按路面板的要求进行特殊设计,施工中要对路槽以下部分进行处理;(2)对于路基不稳定,特殊软弱土基、湿陷性黄土等路段,应避免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其他特殊路基应经过特殊处理后方可进行混凝土路面施工3)路基填筑中,不同种类的土壤应分层填筑,避免土壤类型在路基上的突变造成沉降不一致,影响路面板结构性能;(4)排水设施应完善,并要充分考虑地下水对路基稳定的影响。
路面基层的质量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不要求基层有很高的强度,最重要的是基层强度的均匀性、稳定性要好1) 基层应尽可能采用稳定基层,严格控制细料,以增加基层的水稳性,防止唧泥;(2) 建立验槽制度,确保基层厚度均匀一致,保证强度的均匀;(3) 采用厂拌法基层料,确保拌合均匀和配料准确;(4) 按照设计要求,确保基层的密实度;加强养护工作,对排水系统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避免造成较大的病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