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化检验第六章微量元素及维生素.pptx
66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代谢紊乱,本章学习目的,,一、掌握重要微量元素的代谢、生物学作用及临床意义,,二、熟悉维生素的代谢、生物学作用及临床意义,第一节 重要微量元素的代谢及临床意义,微量元素:,指占人体总重量1/10000以下 ,人每日需要量在100mg以下的元素重要微量元素,铁,碘,锌,硒,铜,铬,锰,钴,,人体内铁分类:功能铁、储存铁,肝脾:含铁最高,吸收部位:整个消化道均可吸收,排泄:每日约排泄~1mg,(一)代谢,,,一、铁,,Fe2+,Fe3+,+,脱铁,铁蛋白,,铁蛋白,储存形式,(一)代谢,,,1.,胃酸,可促进铁游离有利于铁的吸收,,2. Fe2+比Fe3+ 溶解度大,,故,Fe2+,较易吸收,,3.,溶解,状态的铁才能被肠吸收,(一)代谢,,,,(二)铁生物学作用,,1. 合成,血红蛋白,2. 合成,肌红蛋白(亚铁血红素),3. 构成 人体,必需的酶,,(细胞色素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4. 参与,能量代谢,(线粒体),5.,免疫功能,(感染),,铁,减少期,,,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缺铁性,贫血,期,,,,1.缺铁三个阶段,,(三)铁缺乏症与缺铁性贫血,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铁,吸收,不良,2.缺铁性贫血原因,,失,血,慢性,铁中毒,,(继发性血色病),,长期过量服用或注射铁剂,摄入含铁量高的特殊食品,慢性酒精中毒,多次大量输血,二、碘,,消化道吸收为主,肾脏排泄,(一)代谢,,,(二)生物学作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相对,,活化多种酶,调节能量代谢,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
四)碘过量与高碘性甲状腺肿,,高碘性甲状腺肿,碘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三)碘缺乏与地方病,三、锌,含量:2~3g,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和空肠,排泄:粪便、尿、汗、乳汁及头发,(一)代谢,,作为多种酶的功能成分或激活剂,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促进维生素A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参与免疫功能过程,(二)锌生物学作用,,维持暗适应,,调节基因表达,T功能,,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减退、厌食、异食癖,腹痛、呕吐、腹泻、厌食、昏睡、倦怠,,(四)锌中毒,,(三)锌缺乏症,,锌:调节DNA复制、转录的DNA聚合酶的,必需组成部分,,四、硒,,含量:14~21mg,吸收部位:十二指肠,排泄:尿、粪便,(一)代谢,,(二)硒生物学作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成分,(H2O2,H2O :,,保护生物膜),2. 参与,辅酶A和辅酶Q,的合成(三羧酸循环),3. 保护,视器官,的健全功能(糖尿病),4.体内抵抗有毒物质的,保护剂,(天然对抗重金属),5.增强机体,免疫力,(L Ad),6.保护,心血管,( 发病率),7.调节,维生素,A、C、E、K,的代谢,8.对,肿瘤,的影响( Ca),克山病、大骨节病,,急性硒中毒、慢性硒中毒,,,(四)硒中毒,,(三)硒缺乏,,五、铜,,含量: 80~100mg,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和小肠上段,排泄:胆汁、肠壁、尿液和皮肤,(一)代谢,,构成,超氧化物歧化酶、赖氨酸氧化酶,等多种酶类,维护正常的造血机能及铁的代谢,,(二)铜生物学作用,,维护中枢神经的功能,保护毛发正常的色素和结构,赖氨酰氧化酶功能不全,胶原和弹性蛋白的交联不完全,,贫血,生长发育停滞,肝、脾肿大,急性铜中毒;慢性铜中毒,,(四)铜中毒,,(三)铜缺乏症 少见,,铜过量会导致锌的损失,,含量: 约60mg,吸收部位:口、呼吸道、皮肤及肠道,排泄:尿中排出,少量从粪便排出,,(一)铬代谢,六、铬,,促进,胰岛素的作用及调节血糖,,(二)铬生物学作用,,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重要活性成份,能,增强胰岛素,的活性,明显促进胰岛素与细胞受体的结合。
协助胰岛素发挥作用,进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糖、脂肪的代谢降低,血,浆胆固醇,促进,胰岛素的作用及调节血糖,促进,蛋白质代谢和生长发育,,(二)铬生物学作用,,高血糖、高脂血症等,肝、肺、肾功能障碍,,皮肤损害,,,(四)铬中毒,,,(三)铬缺乏症,,粗粮、牛肉、动物肝脏丰富,,七、锰,,含量:12~20mg,吸收部位:小肠,排泄:肠道、尿液,,(一)代谢,,和精神科关系最密切的金属元素,,促进生长发育,,软骨生长,,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及激活剂,,(二)锰生物学作用,,造血 衰老(过氧化物酶),侏儒症、贫血,非职业性中毒、职业性中毒,,(四)锰中毒 :,口服高锰酸钾、采矿、冶炼,,,(三)锰缺乏症,,(少见),锰能通过血脑屏障在脑内蓄积,中毒类似帕金森综合征的神经症状,八、钴,,含量: 1.5mg,吸收部位:消化道和呼吸道,排泄:尿液,少量通过肠道,,(一)代谢,,维生素B,12,的组成成分,(二)钴生物学作用,促进红细胞成熟,,,(三)钴缺乏症,,巨幼红细胞贫血,,必需,微量元素的主要食物来源,,,元 素,来 源,铁,动物的肝、心、肾、肉、蛋黄,碘,海带、海藻、鱼类、菠菜,锌,海产贝类、瘦肉、坚果、谷类,硒,动物的肝脏、胰脏,海产品及高蛋白食物、啤酒,铜,谷物制品、动物肝脏、鱼类、乳品、水果、蔬菜,铬,小麦、鸡、鱼肉、贝类、海藻,锰,茶叶、坚果、谷类、豆类、大白菜、萝卜缨,钴,动物肝脏、乳类、谷物、蔬菜、粗麦粉、水果,,九、有害的微量元素,,铅:工业烟尘污染和汽油的废气,(每时每刻) : 卟啉代谢 Hb,汞:,自然界主要以硫化汞的形式存在于岩石中,,汞 风化后可氧化为金属汞和离子汞。
职业性中毒,镉:来自被污染的环境,其污染源是植物和土壤,植物根部对镉有,特殊的吸收和富集作用慢性中毒:疼痛病,,铝:主要来自铝食具、炊具、饮料、铝制剂等 长期与之为友,许多脏器受损而不知其害砷:来自饮水、燃煤的污染、海产品、生产环境的空气,污染、烟草、含砷化妆品三氧化砷毒性甚大,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一、,中国人严重缺乏的营养素,,钙:,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一,锌:,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缺锌比较严重——智力和身高,的正常发育,铁:,尽管摄入了一定量的铁,但真正被人体吸收的铁并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贫血,硒:,,,二、中国人不缺的营养素,,磷:,磷和钙最佳为1∶1,中国居民实际摄入比例为,钙∶磷=406∶1058,钙与磷的比例严重倒置,铜:,过量的铜有明显毒性,且铜过量会导致锌的损失镁:,镁缺乏症患者并不多,几乎只有患呼吸不良症、,呕吐情形严重等,才会发生缺镁症状镁过量会,引起运动肌障碍,且会妨碍体内的铁效利用,,建议不要盲目补充第二节 维生素的代谢、生物学作用及临床意义,,维生素(vitamin, vit):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一类,微量,小分子 有机化合物概 念:,,分 类:,,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既,不供给,能量,也,不构成,组织成分,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甚微,必须由,食物,供给,需要,量很,少,,但,不可缺少,(,,g,,mg/d),特点:,,一、脂溶性维生素,,来源:只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植物性食品:,α/β/γ,胡萝卜素,,(一)维生素A,1.生物学作用:,促进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合成与再生,,维持正常视觉,参与,糖蛋白,的合成,促进,生长发育,具有,抑癌,作用,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夜盲症、皮肤病,急性、慢性及致畸毒性,,,2.维生素A缺乏,,,,3.维生素A过量,,,来源:仅存于动物性食物中,植物性食物含有,维生素D原,。
二)维生素D,,(抗佝偻病维生素),,Vit D :类固醇衍生物 (Vit D,2,与 Vit D,3,),1.生物学作用,,促进小肠,钙,吸收,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调节,血钙平衡,对,骨细胞,呈现多种作用,调节,基因转录,作用,佝偻病、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维生素D过多症,结石,,,2.维生素D缺乏,,,,,3.维生素D过量,,,来源:植物,种子油,中含量最为丰富三)维生素E,,,1.生物学作用:,,抗氧化作用(细胞膜),预防衰老,促进血红素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与生殖功能和精子生成有关,溶血性贫血,肝脏代谢失调,运动失调,毛发脱落等,抑制生长,干扰血液凝固,,,2.维生素E缺乏,,(少见),,,,3.维生素E过量,,,来源:,绿色,蔬菜、绿茶含维生素K特别丰富四)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1.生物学作用:,,γ-羟化酶的,辅助因子,维持体内,凝血因子,在正常水平,促进,骨的重建及钙,的动员,血液凝固发生障碍,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过敏性皮炎,,,2.维生素K缺乏,,,,,3.维生素K过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维生素B,6,维生素M,维生素B,12,维生素C,水溶性维生素,族和VitC2.易尿中排出少积聚中毒必须常摄取,二、水溶性维生素,来源:豆、谷、肉等 。
活性形式,硫胺素焦磷酸 (TPP),,(一)维生素B,1,,羧化酶和转铜醇酶,的辅酶,与,神经细胞,髓鞘磷脂合成有关,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2.维生素B,1,缺乏,,,脚气病,,,3.维生素B,1,过量,,,乏力、头痛、神经过敏、脉博加速、水肿,来源:广泛存在于食物中活性形式:FMN、FAD,(二)维生素B,2,,1.生物学作用:,,多种,黄素酶类,的辅酶,维持动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因素,参与,氨基酸和脂肪,的氧化,参与,蛋白质和某些激素,的合成,参与体内,铁,的转运,口、唇粘膜,舌和会阴皮肤处炎症,肾功能障碍,,,2.维生素B,2,缺乏,,,,,3.维生素B,2,过量,,,包括:,尼克酸、尼克酰胺,,体内活性形式: NAD,+,、NADP,+,,(三)维生素PP,,(抗赖皮病因子),,,,,1.生物学作用:,,尼克酰胺是,辅酶Ⅰ和辅酶Ⅱ,的组成成分,NADP参与,脂肪、类固醇,等生物合成,NAD有助于,基因组,的稳定,尼克酸具有增强,胰岛素效能,的作用,皮炎、腹泻、痴呆 (癞皮病),皮肤红肿、发痒、肝损害、血糖升高等,,,2.维生素PP缺乏,,,,,3.维生素PP过量,,,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体内活性形式:,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四)维生素B,6,,,1.生物学作用:,氨基酸代谢中,转氨酶及脱羧酶,的辅酶,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的辅酶,糖原的,磷酸化酶,的重要组成部分,易激惹、神经质、步履困难等,神经毒性和光敏感性反应,孕妇可能会累及胎儿,,,2.维生素B,6,缺乏,,,,,3.维生素B,6,过量,,,又称蝶酰谷氨酸,体内活性形式为,四氢叶酸,(FH,4,),,(五)叶酸 (维生素M),,是,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 参与,多种物质,的合成,,参与细胞器蛋白质合成中启动,tRNA的甲基化,过程,,,2.叶酸缺乏,,,巨幼红细胞性贫血,,,3.叶酸过量,,,损害神经系统,,,,,参与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生成蛋氨酸的反应,5-脱氧腺苷钴胺素是L-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的辅酶,,2.维生素B,12,缺乏,,恶性贫血、出血时间延长、精神抑郁、厌食等,,,,3.维生素B,12,过量,,哮喘、湿疹等过敏反应,神经兴奋、心悸等。
导致叶酸缺乏,,又称钴胺素, 活性形式为甲钴胺素、5-脱氧腺苷钴胺素六)维生素B,12,,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七)维生素C,,,1.生物学作用:,,促进,铁,的吸收,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是,7-α羟化酶,的辅酶,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坏血病,,恶心、腹泻、铁的吸收过度、胆固醇升高等,,,2.维生素C缺乏,,,,3.维生素C过量,,脂溶性,维生素,以化学结构或功能命名,,,维生素A,抗干眼病,夜盲症 干眼病,维生素D,抗佝偻病,佝偻病 骨软化症,维生素E,生育酚,溶血性贫血,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新生儿出血 出血倾向,名称,,常见缺乏症,,名称,,常见缺乏症,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硫胺素 抗脚气病维生素,脚气病,维生素B,2,核黄素,口角炎,维生素PP,烟酸 尼克酸 抗癞皮病维生素,癞皮病,维生素B,6,吡哆醇 吡哆醛 吡哆胺,动脉粥样硬化,维生素M,叶酸 蝶酰谷氨酸,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钴胺素 抗恶性贫血维生素,恶性贫血,维生素C,抗坏血酸 抗坏血病维生素,坏血症,膳食中如缺乏维生素,——,人体代谢紊乱,——,缺乏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一、中国人严重缺乏,,B2,——嘴唇脱皮、皮肤发痒,A,,——皮肤干燥、粗糙,眼睛干涩、怕光,,,B1,,——主要含在大米、小麦的表面,C,——食用煮熟的蔬菜,多数维生素C已破坏,仅停留,4小时,的维生素C,,二、中国人不缺,,,D,——女士不缺,儿童和老人因需求量大一倍,故有一定缺乏,,,泛酸,,,E,——植物油,,B12,——人体内不同,维生素B12在肝内的储存可以供3~6年之需。
针对性、适时性、代表性,血液、尿液、发样、唾液 、指甲,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二)样品的种类:,,(三)测定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一)样品的采集和保存原则 :,,一、微量元素检测,维生素的种类,测定方法,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分光光度法 荧光测定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维生素D,竞争性蛋白结合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维生素E,荧光测定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维生素K,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硫色素法,维生素B,2,荧光测定法,维生素PP,分光光度法,维生素B,6,酶法 微生物学定量法,维生素M,放射免疫法,维生素B,12,微生物学定量法 放射免疫法,维生素C,分光光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