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腰骶部脊神经后根脉冲.ppt

73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48990837
  • 上传时间:2018-07-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5.44MB
  • / 7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腰骶部背根神经脉冲射频 治疗根性神经痛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疼痛科 (深圳南山医院疼痛科) 熊东林常用射频仪的应用l标准射频模式l脉冲射频模式lIDET及EDD模式根性疼痛定义•周围神经性(躯体)疼痛按部位可分为:根 性、节性、丛性、干性、未梢性•根性疼痛实际是背根性神经疼痛,指因 各种原因至背神经根的炎症及损伤出 现沿单一神经分布区的放射痛背根又 称后根根性疼痛原因•常见的有先天性和/或后天解剖异常,导 至神经根炎症及损伤例如脊柱损伤致 椎体半脱位或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 后纵韧带及黄韧带肥厚等正常性疼痛 传导)•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神经根撕脱伤及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均可引起慢性顽固 性神经病性疼痛病理性疼痛传导)脉冲射频治疗疼痛•Sluijter(1996年)提出了脉冲射频技术,电流脉 冲式产生,在神经组织附近形成高电场,(但温 度不超过42℃)无高温神经破坏之虞•国外报道下腰部及胸DRG脉冲射频治疗顽固性 的腰腿痛及胸部痛,效果显著•国内广医二院对腰骶部慢性神经痛,应用腰背 根节CRF和PTF进行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一样 但CRF组有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脉冲射频的治疗原理•脉冲射频对神经无破坏性影响,较连续射频安 全,但镇痛机理尚不明确。

      有作者认为针尖周 围形成较高的电磁场,出现生物学效应电 )•国内高崇荣对背根节脉冲射频实验研究显示背 根节SP水平下调和脊髓SP水平上调,可能通过 背根节外周突抑制周围神经C纤维伤害性传入 和刺激背根节中枢突激活脑干下行抑制系统产 生镇痛作用化学)周围神经疼痛外科的治疗目标脉冲射频治疗背根神经痛•射频治疗疼痛依据作用方式不同,分为连续射 频(CRF)和脉冲射频(PRF)•CRF通过高热使蛋白变性而阻断疼痛信号传 (解剖结构破坏)•PRF缓解疼痛的机理与CRF完全不同,并无高 温毁损神经作用功能性调节)•脉冲射频治疗背根神经痛--经皮穿刺使针尖贴 近腰骶部背根神经,对病变神经进行脉冲射频 治疗,达到缓解疼痛目的CT 介导下脉冲射频治疗背根神经痛如何使针尖贴近背根神经 (寻找手术入路)复习解剖腰脊神经根在硬膜外间隙的解剖 (1)l 前根系运动神经l (马尾的一股根丝)l 腰脊神经l 后(背)根系感觉神经l (马尾的两或叁股根丝)背根神经节l 外周突:接受感受觉信息l 外周神经纤维l 背根神经节l假单极神经元 中枢突:将信息传入送脊髓背角l 背根l l 背根神经节≠背根神经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支l 脊膜支l 交通支l 脊神经后支l 脊神经前支腰脊神经根在硬膜外间隙的解剖 (2)•在此段行程中,前、后根纤维各自有硬 脊膜与蛛网膜突出鞘所包被,互相交织 在一起,•神经根自硬脊膜穿出点即神经根“腋部” ,包被前、后根鞘继续向外下延续包被 后根神经节。

      腰脊神经根在硬膜外间隙的解剖 (3)•腰段神经根自硬膜囊的出发点(“腋部” )至相应神经节近端的长度,自L1~S1, 逐渐增长,S1长度最大,约1CM,既硬 膜外背根的长度神经根自硬膜囊发出点至相应 神经节近端的长度(mm) (硬膜外背根的长度)组别L5S1成人距离9.0± 1.29.8± 1.4神经根与硬膜囊之间的夹角自L1~S1上述夹角逐渐减小神经根硬膜囊发出处成角(度)年龄组别L5S1成人22± 220± 26号尸体 去L4椎板6号尸体去腰5椎板6号尸体右全貌6号尸体左全貌6号尸体全貌L5S1“腋部”与椎间盘对应关系lL5神经根“腋部”多为L4/5椎间盘水平, L4/5椎板间隙约低同位的椎间盘水平lS1神经根“腋部”多为第五椎体背面下1/3 水平,L5/S1椎板间隙正对同位椎间盘水 平l提示L5、S1脊神经行程均暴露在各自的 椎板间隙髓脊造影腰脊神经根在硬膜外间隙的解剖 (4)l由于背根的粗细三倍于前根,纤维数目 五倍于前根,所以在对腰神经根截面观 察时,见前根仅位居神经根腹侧正中1/3 部,余部均为背根纤维l当椎间孔狭窄和关节增生时,后根纤维受 压的范围较大,所以出现支配区感觉异常 是神经根受压的早期症状。

      提示老年病人 脉冲射频疗效较好l来自椎间孔前壁的压力(椎间盘脱出), 有时可在挤压后根纤维的同时涉及到前根 运动纤维,出现支配肌肉的肌力减退,腱 反射减弱或消失应用影像学知识椎板间隙的测量方法l 椎板间隙指由腰椎双侧椎板下 缘.下关节突与下位腰椎双侧椎板 上缘.上关节突所围成的空间,由 黄韧带充填,构成腰椎管后壁,在X 光线下位片上显示为透光区.椎板间隙的测量方法l腰椎板间隙宽度既小关节内侧缘宽度:指 板间隙最大横径,即上下关节突在正位X 线片的交界处;l腰椎板间隙高度:指椎板下缘至下位椎板 是缘的距离;各年龄组腰椎板间隙的宽度(x±s )mmL4~ 5L5 ~S1男女男女35~4524.3±4.922.5 ±4.231 ±5.430.1 ±5.045~5524.4 ± 4.521.2 ± 4.332.0 ± 5.128.3 ± 5.2腰椎板间隙的高度(x±SD mm )L4~ 5L5 ~S1男女男女35~4513.8±2.513.0±2.514.1±3.113.9 ±2.545~5513.8±2.613.0±2.414.6±2.613.9 ±2.7下腰椎硬膜囊横径平均大小lL5~S1的双侧小关节内缘间距为24~30mm∨l 硬膜囊横径均小于20mml提示经小关节内缘穿刺一般不损伤硬膜 囊。

      脊神经背根脉冲射频治疗解剖特点•自L1~S1椎管横径逐渐增大,下腰椎中央 椎椎管呈三角形,•自L1~S1硬膜囊横径逐渐变小•自L1~S1椎板间隙宽度逐渐增大,•L5、S1脊神经行程均暴露在各自的椎板 间隙中脊神经背根脉冲射频治疗解剖特点•自L1~S1硬膜外神经根长度逐渐变大, • 自L1~S1神经根发出处与硬膜囊夹角度数 变小,•背根神经三倍于前根,并从背面观察前 根完全被后根复盖,•上述特点有利于射频针尖经小关节内侧 缘穿刺容易贴近背根神经而不损伤硬膜 囊操作方法腰椎影像学检查的应用•借助一张清晰CT或MRI片明确病变的背 根神经,结合临床表现•阅读腰椎正侧位X线,找出棘突与相应椎 板小关节内缘的关系,利用这种关系确 定在病人身上的进针点L5S1左侧小关节内缘进针点应用电生理仪引导穿刺l借鉴宋文阁经小关节内侧缘 径路行硬外腔隐窝穿刺方法 ,用长10cm,作用端2mm射 频穿刺针行硬外腔穿刺, 穿 过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l(疼痛诊断治疗图解)应用电生理仪引导穿刺l先注入少量滤过空气,使硬膜囊向对侧 移位,插入射频内针,应用射频电生理 仪,参数调至为50Hz、0.6V进针,待患 侧肢体出现放射痛时,并复制出原有背 根性神经疼痛时,逐渐调低电压至 0.1~0.2V,表示针尖已十分贴近和/或在 背根神经上,此时电阻约在300-500Ω, 回抽无脑脊液,行脉冲射频治疗,温度 41-42℃ ,时间为120秒。

      2-3周期DSA下穿刺l在确定病变神经后在DSA下经小关节内 侧缘穿刺CT介导下穿刺l在CT介导下穿刺进一步证明该方法的可 行性反应出针尖、神经背根、硬膜囊 等的关系脉冲射频治疗背根神经痛优点•在背根神经节发出的中枢突采取CRF治 疗,理论上能更好的阻断疼痛的传导•射电频率以脉冲发射治疗温度为42度 以下,不引起蛋白质变性,不影响运动 及感觉神经脉冲射频治疗背根神经痛优点•适用于神经病性疼痛,特别适用于腰椎 手术后失败(早期)•应用电生理仪引导,安全性进一提高; 可以不依赖大型X光机,避免X射线对人 体的损害个人体会•射频治疗效果取决于针尖是否贴近神经 •脉冲射频治疗疼痛有效•目前未发见明显副作用•推鉴在老年病人应用•临床常用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背根性疼痛 •拔针前注入10mg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 1mg个人体会•误入鞘内不影响治疗效果,因鞘内仍有 背根神经•的塞米松误入鞘内可能引起短暂头痛•腰椎手术后短期疼痛再发者治疗效果好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