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哈尔滨市村屯规划编制导则(试行).doc

27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18978158
  • 上传时间:2023-05-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6.50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指导思想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 主”的总体要求,以城乡统筹规划为主线,以实现我市农村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以中 心镇、 中心村为发展重点, 对哈尔滨市郊区村屯进行合理布局分类指导, 实行产业聚集、 土地集约、人口集居、工业集群的空间政策,形成居住区、工业区、养殖区、种植区、 生态敏感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城乡发展格局二、编制原则1、区域协调、统筹规划坚持统一规划的原则,从区域的角度统筹规划、合理布 局,立足现实,体现创新性,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2、突出特色、整体协调统筹城乡聚落和空间布局,村屯规划应在哈尔滨市城市 总体规划和乡镇总体规划指导下, 规划应突出产业特点和地方特色, 产业发展力争实现 “一村一品 ”,各具特色尊重农村居民生活习惯,尊重本地文化传统,符合地方风貌和 特点在延续现状肌理和尊重地方风俗的基础上,体现现代生活方式3、设施配套、村容整洁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改善村屯整体环境, 实现新的农村居住环境和新的农村村容村貌的建设目标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等要从整体考虑,进行强制性控制按照节约、集约的原则, 不搞重复建设,部分设施可多个村屯共同使用,实现效益最大化。

      4、循序渐进、有机更新村屯规划建设应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逐步开展和 深化近期建设和远期建设相结合,采用统一规划、局部改造、滚动开发的策略, 近期 以村屯整治为重点,重点建设基础设施和环卫设施,远期完成村屯的整体改造5、因地制宜、厉行节约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 用的集约程度合理保护和利用本地资源,规划建设充分体现 “节地、节水、节能、节 材”6、类型覆盖、分类指导按照村屯特征分类,并根据不同特征提出不同的规划重 点、规划内容和定额指标三、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哈尔滨市所属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动力区、平房区、 松北区、呼兰区等 8 个区行政辖区范围内的村屯 (镇政府所在地的村屯不适用本导则) 哈尔滨市所辖县(市)阿城、 双城、 五常、尚志、 宾县、巴彦、依兰、方正、木兰、 通河、延寿 11 个县(市)的村屯规划参照执行四、类型划分本导则类型划分主要针对哈尔滨市郊区范围内村屯所在区位进行划分, 在实际操作 中可参考村屯性质、等级、经济水平进行校核一)按区位划分1、城市建成区内的村屯是指 2003 年底哈尔滨市建成区范围内的村屯 这些村屯又称为 “城中村 ”,是指那些位于城市建成区内, 被城市建成区包围或半包 围的、没有或仅有少量农用地的村屯。

      该类村屯是城市重点建设和改造的对象, 编制 “城 中村 ”改造规划,其改造建设和规划编制纳入到城市整体改造规划中2、 2020年规划为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屯是指 《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 2020 年)》中确定的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界线以内,城市建成区界线以外地域内的村屯 该类村屯近期应控制其村屯新建用地的开发建设, 规划编制以村屯整治规划为重点, 远 期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开发和建设3、 城市近郊地域内的村屯是指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界线相邻 的乡镇所辖区域内的村屯4、 城市远郊地域内的村屯是指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界线不相 邻的乡镇所辖区域内的村屯5、 城市控制发展地域内的村屯是指《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年)》 中确定的城市发展备用地、风景区、绿地、生态廊道,沿河、铁路、公路、环路、高压 线等的防护林带,以及机场、微波通道周边有特殊要求区域范围内的村屯 依其具体位 置根据具体专项规划要求编制相应的村屯规划6、 城市开发区、各类各级园区内的村屯是指已批准的国家、省级开发区,市、区、 县级各类园区内的村屯,其村屯规划按照各级各类开发区、园区规划编制。

      二) 按等级划分1、 中心村是指《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和各乡镇总体规划确定的 中心村一般为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是农村从事农业、 家庭副业的工业生产活动的较大 居民点, 有为本村和附近基层村服务的生活福利设施, 人口规模一般在 1000〜2000人2、 基层村是指《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和各乡(镇)总体规划确 定的基层村,也叫自然村屯是农村从事农业、 家庭副业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基本居民 点,一般只有简单的生活福利设施3、 撤销村屯是指《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和各乡(镇)总体规划 确定撤消的村屯,主要为规模过小、不符合居住安全地区、经济条件和环境条件很差的 村屯三) 按经济水平划分1、经济较发达的村屯是指经济发展较快,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哈尔滨市平均水平的村屯这些村屯农民生活较为宽裕,社会保障、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有一定的 基础,对精神生活和环境条件有较高的要求2、经济欠发达的村屯是指经济发展速度落后,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哈尔滨市平均 水平的村屯五、规划编制基本要求(一)产业发展1、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规划编制中注重积 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 实现农业结构调整, 逐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 机制2、发展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加快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中注重搞好农产品 加工规划3、发展畜牧业,实施 “主辅换位 ”战略,规划编制中注重搞好发展现代化饲养场、 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规划,推进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4、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编制中注重配合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 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 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 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5、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规划编制中注重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 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规划中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 技术二)农村居住区1、按照 “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 ”的思路,有计划的撤并自然屯, 引导农民向中心村聚集2、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村屯,要依据城市规划的要求,采取房地产开发或农民集 资建房等方式进行 “城中村 ”改造,使其逐步融入城市体制3、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屯,应退出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性质不符的区域,纳 入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体系中, 并在允许的区域内统一规划建设农民住宅新区, 住宅建 设以多层住宅为主,并设置相应的文化、体育、娱乐、教育和医疗等各项配套设施。

      4、近郊地域内的中心村和经济较发达的村屯,实行联体、联排式住宅,鼓励农民 住宅集中建设,提倡建设多层住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5、远郊区域内的村屯,依托现状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和规模较大的村屯,规划建设 中心村,提倡集中建设改造,推广联体式住宅6、城市控制发展地域内的村屯,应根据各类控制区规划的要求进行规划编制和建 设7、在规划撤并的村屯范围内,除危房改造外,停止审批新建、重建、改建农民住 宅,推进农民居住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8、开发区、城市新区、各类园区内的村屯根据其规划,对村屯统一进行改造三)社会服务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包括行政经济管理、 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商业金融等方 面,考虑村庄的职能等级、规模和服务功能等综合确定,应注意对于集贸设施的配置, 形成社会服务设施网络1、为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规划建设村文化室、青少年、老年活动室和农村电影放映等公共文化设施2、为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规划 建设村医务室、计划生育保健站等医疗卫生服务设施3、为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建 设水平,和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规划建设小学和 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设施。

      4、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 改善农村市场环境, 为建设连锁化 “农家店 提供规划服务5、社会服务设施配置应按村屯等级分级配置,要充分利用原有社会服务设施,逐 步改造完善;新增社会服务设施应主要安排在规划的中心村及城镇四)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给水排水、邮电通信、 环境保护(环境卫生)、防灾减灾 和能源供应等方面1、分级配置各类设施的原则,确定各级村屯配置设施的类型和标准;根据设施特 点、分析能够共享或局部共享的设施类型,提出各类设施的共建、共享方案,避免重复 建设2、基础设施规划 按村屯等级分级配置;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基础,逐步改造完善结合城镇体系规划, 适度集中布置基础设施,实现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3、道路交通 应根据市、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村村、村镇之间的联系和交通流量,结合自 然条件与现状特点提出交通运输网布局方案及重大交通工程项目的布局, 协调各种交通 运输方式与村屯的关系改善交通设施, 形成通畅便捷的交通网络, 并有利于管线敷设 和建筑布局三级以上公路、汽车专用道不应穿越村屯村屯建设用地应退让到保护范围以外4、给水排水工程设施规划应在市、县(市) 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根据村屯分布特点、地理条件及用水 需求, 合理确定村屯的用水标准和供水水源, 确定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措施和合理分 配用水方案,统筹安排水厂,选择供水方式, 布置管网系统。

      根据污水量预测和地形条 件,确定村屯排水体制,统筹布置污水管网、排放口和处理设施经济发达、 村屯密度大或水资源紧缺区域应实现供水水源、 管网的统一规划建设和 使用, 形成区域供水系统, 严格按规范进行水源保护 用自备水源的村庄应配套建设净 化、消毒设施,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新建村庄或新区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 旧区要对排水系统逐步改造, 最终实现分流 制5、电力、电信工程设施规划 以大区域供电系统为基础,结合县域电源和电网现状、用电量和用地负荷结构,根 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量需求,统筹安排村庄电网、变电站等电力供应设施按照县域现代化需要, 预测村庄电信业务量和数量, 统筹安排通信设施和电信 网络五)生产建筑用地布置要求1、工业用地规划村屯用地中原则上不得布置工业用地,工业项目向乡镇工业小 区集中,远郊地域内的村屯可适当考虑安排为农业生产配套的附属设施用地2、农业结构调整用地必须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一般农业用地内,不得占用 基本农田,且不布置在村屯建设用地范围内六、规划编制内容(一)村域规划1、村域规划范围为村管辖的所有用地,确定用地的使用功能和保护范围 ;2、对村屯进行宏观定位、经济发展、用地潜力分析,提出村屯经济发展目标及模 式;3、协调村辖区内的土地使用性质,主要有畜禽饲养地、设施农业用地、养殖水面 用地,基本农田保护范围、 生产用地范围, 农业、水利设施, 工矿生产基地以及河湖水 系、林地等 ;4、对现有村屯布局进行调整,确定人口规模、用地规模、村屯等级结构及村域内 各项建设用地的布局 ;5、确定村屯对外交通系统布局以及对外交通设施的布局 ;6、提出各项基础设施的配置建议,如:道路、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等设施的 配置,确定工程管网走向和技术选型等 ;7、配置改善村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其生活环境等方面的设施 ;8、具有旅游资源的村屯,需进行乡村游、生态农业游、休闲游等旅游项目的规划 引导,确定旅游特色、服务人群 ;9、村屯的防洪应与当地江河流域、农田水利建设、水土保持、绿化造林等的规划 相结合,统一整治河道,修建堤坝和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设施 ;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16-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