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MG 栓塞治疗子宫肌瘤 25 例疗效观察临床医学论文.doc
3页KMG 栓塞治疗子宫肌瘤 25 例疗效观察_临床医学论文 作者:汤小星 李向阳 刘灵灵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海藻酸钠微球(KMG)行子宫动脉栓塞 治疗 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25 例资料完整的子宫 肌瘤患者,RUC 子宫动脉导管超选双侧子宫动脉注入适量 KMG,术后随访 6 个月以上,观察子宫肌瘤的缩小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25 例全部完全成双侧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技术成功率为 100%25 例中 24 例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月经症状改善最为显著栓塞后 6 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 51%,所有患者随访期内肌瘤未现增大术后副反应常见为栓塞后综合征,未出现其他严重副反应或并发症结论:KMG 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 子宫肌瘤;栓塞疗法;海藻酸钠微球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 35~45 岁育龄妇女目前多数患者仍被采用手术治疗及激素等内科方法治疗,而这些方法均存在一些弊端近年来,子宫动脉栓塞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自 2005 年3 月-2007 年 8 月应用国产海藻酸钠微球(KMG)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 25 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5 例患者均已婚,年龄24~53 岁,平均 38 岁术前均依靠临床表现及 B 超确诊为子宫肌瘤,其中浆膜下肌瘤 3 例,肌壁间肌瘤 16例,黏膜下肌瘤 5 例,多发混合瘤 1 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贫血,尿频,下腹痛肌瘤直径 3.2~9.5 cm1.2 方法 局麻下采用 Seldinger 技术经右股动脉插管,用 5F-RUC 子宫动脉导管分别超选插入双侧子宫动脉,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进行造影,确认子宫肌瘤部位和血供情况以此为依据,于双侧子宫动脉内分别注入适量 KMG 混悬剂,栓塞到肿瘤染色消失,子宫动脉血流完全阻断为止,栓塞后再造影判定栓塞效果KMG 由北京圣医耀公司提供,颗粒大小为 500~700 m使用前先弃掉保养液,再用 NS 冲洗 3 遍,弃掉冲洗液,然后向 KMG 内注入 NS 与碘海醇各适量,将其配成均匀的混悬剂术后予抗炎、止痛等对症治疗1.3 术后随访及疗效观察 25 例分别于术后1、3、6 月来院复查 3 次术后 3~6 个月,肌瘤体积较前缩小 > 2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为显效;肌瘤体积缩小 ≤ 2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有效;肌瘤体积无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2 结 果 2.1 血管造影表现 25 例患者均完全双侧子宫动脉插管,并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技术成功率100%本组病例中,一侧优势供血 15 例,双侧均势供血 9 例,一侧供血 1 例另外本组病例中有 5 例可见子宫动脉卵巢支显影子宫肌瘤在血管造影上表现为富血性的肿瘤,新生血管包绕肌瘤,并发出分支延伸向肌瘤中心动脉期供血子宫动脉供瘤分支增多、扩张增粗、迂曲;实质期为肌瘤染色;静脉期可见较粗大的静脉引流2.2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 25 例患者中,24 例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月经症状改善最为显著21 例月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者中,19 例月经完全恢复正常,2 例经血显著减少16 例下腹部疼痛、腰背部坠痛者中,13 例症状消失,2 例明显缓解,1 例无明显变化12 例有尿频、尿急等压迫症状者中,7 例症状消失,4 例明显减轻,1 例无明显变化2.3 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变化 栓塞 1 个月后,肌瘤体积平均缩小 29%;3 个月平均缩小 40%;6 个月平均缩小 51%,子宫体积平均缩小 45%所有患者随访期内肌瘤缩小后未再增大2.4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25 例患者术后 1 周内均有不同程度疼痛,予杜冷丁肌注或消炎痛栓塞肛后好转至消失。
21 例患者 2 周内出现发热,一般在 38℃ 左右,可自行消退,亦可对症处理8 例术后 1~3 d 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无需特殊处理,但要抗炎预防感染7 例出现下肢酸胀无力,均在 2 周 自然 消失本组病例未出现闭经、盆腔脓肿、腹膜后血肿等严重并发症3 讨 论 症状性子宫肌瘤是困扰部分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其危害较多目前多数患者被采用激素及手术的方法进行 治疗 激素治疗虽可获得一定疗效,但有疗程长,药物副反应大及停药后复发的缺点;子宫切除术从根本上去除了瘤体生长的基础,但对育龄期妇女实为下策;腹腔或宫腔镜下瘤体摘除使子宫得以保留,但存在遗留小肌瘤及术后复发的可能子宫肌瘤系富血性的良性肿瘤,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可阻断肌瘤供血动脉,使瘤体萎缩,同时不影响子宫正常血供,既治疗了肿瘤又能保留子宫正常功能 以前,我们常用的栓塞剂为 PVA(聚乙烯醇颗粒),其生物相容性已被确立,其使用已取得很好的疗效,笔者采用的是 KMG(国产海藻酸钠微球颗粒)KMG 是从天然植物褐藻中提取的多糖钠盐,分子量大,水合力强该微球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无抗原性,栓塞后不引起化学或免疫作用在靶器官内可产生永久性栓塞效果,3~6 个月后逐渐以分子脱链的形式降解消失,最终降解产物为无毒不参加机能代谢的多糖——甘露糖和古罗糖随尿排除。
子宫栓塞术中宜采用 500~700 m大小颗粒为宜,特别是在出现子宫动脉卵巢支显影时,颗粒过小可能会加重术后疼痛,甚至引起子宫坏死,卵巢功能损坏栓塞后综合征为大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常见副反应,但均不甚严重给予解热、镇痛及抗炎等治疗,一般 3~5 d 即可减轻或消除本组病例未发生 文献 报道的严重并发症总之,使用 KMG 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对改善临床症状,缩小肌瘤及子宫体积有良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小,同时可保留子宫,KMG 作为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栓塞效果良好的栓塞剂,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 文献】 〔1〕陈赤丹, 孙宏亮, 林朋.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2, 11(6):433-435〔2〕王杰, 张国英, 施海彬, 等. 自制Dextram微球栓塞治疗子宫肌瘤〔J〕. 中国 医学与临床, 2003, 1:5-7〔3〕王杰, 张国英, 施海彬, 等. 葡聚糖微球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初步观察〔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3, 12:417-419〔4〕王咏梅, 龚长源, 程永德. 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治疗子宫肌瘤2例〔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4, 13:290〔5〕李睿, 张菊新. 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J〕.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5, 19(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