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舞蹈教案7篇》.docx
11页有关舞蹈教案7篇 舞蹈教案 篇1 活动设计 在主题活动《拥抱冬爷爷》中,有许多与雪花有关的课程,如儿歌《小雪花》、歌曲《雪花和雨滴》等在环境创设中也用了雪花与雪人来装饰,小朋友对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提及雪,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堆雪人的游戏,因此设计了本次音乐游戏《堆雪人》,意在让幼儿在摆弄雪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尽情发挥想象力 活动目标 1、能较完整的做《堆雪人》的舞蹈动作 2、能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雪人的不同造型,体验做游戏的欢乐情绪 活动准备《堆雪人》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摆放小椅子,并做拍手点头的律动操 二、复习歌曲《雪花和雨滴》和《堆雪人》 今天的天气是怎么样的?你还知道哪些天气? 要求:复习三拍子歌曲幼儿掌握强弱弱的节奏感感受两拍子和三拍子歌曲的不同感受 下雪啦,下雪啦,天空飘雪啦我们一起来堆小雪人啦可是我们需要一个很大的场地,要怎么办?(小椅子放到教室后面去 三、学习音乐游戏《堆雪人》 1、学做堆雪人的舞蹈动作围着教师跳) 2、围成一个大圆圈,一起做小雪人老师先请一个幼儿来做大雪人,大雪人站在圆圈中间,观察哪个小雪人的动作最漂亮,为什么,再让漂亮的小雪人站到圆圈中间来做大雪人再去找动作漂亮的小雪人。
依次轮换 要求: (1)乐曲最后一个音定格动作 (2)唱歌声音、舞蹈动作、雪人造型都很棒 3、前面看了那么多小朋友的表演,你觉得他们的动作漂亮的就学学他们的动作,或者你有更好的动作,就一起来跳跳看 4、分组进行练习,每组6个人,选一个动作最漂亮的大雪人,其他朋友围着他跳,要求同上,一次轮换 四、 今天老师看到了好多漂亮的小雪人等以后,下大雪了,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堆雪人,给雪人摆出各种好看的姿势 活动评析: 这堂课幼儿积极参加,多样的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快乐的进行游戏条理清楚,整节课幼儿不会感到枯燥,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在上课时,当幼儿摆出漂亮的大雪人的造型后,我就给他拍个照,一是避免了幼儿持续摆弄一个动作后感觉累,二是提高幼儿的兴趣,这种形式很适合中班幼儿,他们有了初步的审美观念,对自己的美特别在意我班幼儿在歌唱时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唱歌时遇到会唱的地方就大喊的唱,不会唱的地方就不动嘴,而我在发现这个问题时没能及时指出,这是这节课最大的不足另外,引入部分还可以用听歌曲前奏的方法,让幼儿从一开始就在一个充满音乐的氛围中,效果会更好 舞蹈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继续巩固“三步”及从单圆变成若干个小圆的队形变化。
2、继续感受3/4拍音乐的特点 3、用动作表达乐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活动重点: 巩固“三步”及从单圆变成若干个小圆的队形变化 活动难点: 动作合拍、优美 活动准备: 熟悉过乐曲,学习过“三步”动作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拍出3/4拍音乐的强拍,用动作表达第一段音乐和第三段音乐是一样的指向目标1、2) “请小朋友告诉老师,上次我们听过的一首音乐叫什么名字?是几拍子的?”“请小朋友跟着音乐拍强拍音乐有几段?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可以用一样的动作表示,不一样的那段音乐,要换一个动作 2、结合幼儿对水仙花的认识,教师完整示范,让幼儿了解舞蹈中的基本动作及情节指向目标1、3) “冬天,水仙花开了,绿绿的叶子一片一片地越长越高,多好看啊边说边做动作第一段)“小朋友看见了,围着一盆盆水仙花,看呀、闻呀,好香啊!看得可高兴啦边说边表演第二段)“水仙花吸着水,还在长呀开花呀,让小朋友好久好久都闻着花香动作第一段) 3、复习“三步”舞步,并变换舞步的方向,以及对形练习,从大圆到小圆,从小圆到大圆并学习手的动作指向目标1、2、3) “小朋友都来做水仙花;叶子长出来了、长得多美啊……小朋友都来闻花、看花;都来看看这盆花吧!闻一闻好香啊……”(结合队形要求,练习第二段) “水仙花越长越茂盛,多可爱的水仙花。
动作同第一段)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回教室 舞蹈教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观察、体验、探究、合作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练为主旨,重点体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性、探究性和特色性、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突出合作学习、在学练中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在学练中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愉悦感 二、教材内容 1、民族传统体育:竹竿舞 2、现代舞:街舞 三、教学对象: 水平四(八年级) 四、教材分析 依据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充分利用和开发宝贵的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资源,民族民间体育教学模块的教学要求,结合云南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特点,选择黎、(苗)族竹竿舞健身舞蹈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敏性 本课通过竹竿舞基本动作教学,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编能力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选定,突出了八年级学生的体育健康目标要求,符合本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两种地域性民族运动项目的技能技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竹竿舞基本节奏学习 2、教学难点:竹竿与跳杆的协调配合 六、学情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云南省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学生应适当学习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发扬本地文化本课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学习水平在水平四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等能力,通过多年的体育课训练,身体锻炼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动能力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科学学习民族文化、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 七、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竹竿舞的学习,增强学生民族传统体育知识,拓宽视野,了解竹竿舞的基本动作 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学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掌握竹竿舞的动作要领,发展学生合作创编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积极性和创造性,体会民族传统体育带来的乐趣,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 八、教学设想 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学生可以尽情地表现自己,展现自己。
教师只是提出一些基本的活动要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动作,掌握技术,教师只起到组织引导作用这些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又使学生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采用循序渐进,整体、个人和小组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互评与自评,既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九、学法指导 (一)教学方法 采用指导法、激励法、合作法、 尝试法、 体验法、 讨论法和互评法 (二)学法设计: 1、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2、加强对学生技能动作的指导,提倡小组合作学习 3、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加强协作能力的培养,增强竞争意识 十、教学流程 本课采用“导入---尝试---比较---讨论---创造---练习---展示--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同时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的方法在体验、实践、演示、分析比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积极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学习当中。
十一、教学过程 (一)收心引趣 课堂常规,提出“云南省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同学们了解的少数民族健身和娱乐项目有哪些”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二)愉悦身心 结合黎、(苗)族舞蹈《竹竿舞》进行拉伸操帮助学生活动身体各关节,预防伤病的发生 (三)合作学习,掌握技能 1、教师讲解示范竹竿舞基本动作要领,学生跟随学习 2、学生分小组进行竹竿舞基本动作的练习和串连 3、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和评价 4、游戏:喊数抱团游戏 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培养集体荣誉感 (四)陶冶情操,整理与评价 1、背景音乐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身心的调整与放松 2、课堂小结,师生互动,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总结本节课学练情况 3、收拾器材 十二、学生身心状态预计 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55--65%,练习强度为中等强度 十三、课堂情感氛围 1、激发兴趣; 2、积极思维; 3、协作互助; 4、守纪、紧张、奋进、活泼 十四、场地器材设计 1、音箱一个 2、篮球场一块 3、竹竿20根 民族传统体育课 教学内容 1、竹竿舞 2、街舞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竹竿舞的学习,增强学生民族传统体育知识,拓宽视野,了解竹竿舞的基本动作。
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学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掌握竹竿舞的动作要领,发展学生合作创编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积极性和创造性,体会民族传统体育带来的乐趣,增强学生团 结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竹竿舞基本节奏学习 2、教学难点:竹竿与跳杆的协调配合 场地器材1、篮球场 2、音响设备 教学 步骤时间教学内容 预设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次数强度 收心引趣2分钟 一、课堂常规 目标:学生精力集中, 提高学习兴趣 1、师生问好 2、通过提问与学生交流,导入课的教学目标、内容 3、安排见习生 1、学生成四列横队集合,动作快、齐、静 2、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听取教师讲解本节课教学目标、主要内容 愉悦身心4分钟 1、喊数抱团 目标:学生充分热身, 对本节课学习产生兴趣,期待学习 2、徒手操练习 1、示范领做 1、集中注意力练习 2、充分活动开身体各 关节,以更好的预防伤病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预设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兴趣培养6分钟 一、街舞 目标:通过街舞练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集体感。
1、组织 2、播放音乐 1、集中注意力练习 2、享受街舞带来的快乐 1、步法练习 2、敲竹竿练习 3、步法和竹竿结合 4、音乐配合完整跳好竹竿舞 1、教师示范动作练习 2、指挥学生练习,监督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做的好的语言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在练习中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及时点评,表扬优秀 4、和学生一起展示竹竿舞的跳法 要求:和学生互动,有活力、有激情 1、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到练习中去,认真练习团结协作 2、认真听老师点评 3、积极参与练习,乐意接受教师指导 4、主动展示,认真听教师的点评,学会自评、互评 5、和老师一起展示竹竿舞的跳法 要求:团结协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