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经典宋词清平乐四首.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2425495
  • 上传时间:2022-02-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52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经典宋词清平乐精选四首 经典宋词清平乐精选一 《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同:无) 赏析 在这首词中通过对农村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他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表达描写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亮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爽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谈天的优闲得意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切无间,那种和协、暖和、满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异之笔固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肯定的典型意义。

      吴音”,指吴地的地方话写这首词时,是在江西上饶,此地,春秋时代属于吴国媪”,是对老年妇女的代称 下片写大儿子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点帮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淘气玩耍,看他趴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这说明农村中绝大多数并非坐以待食、不劳而获的闲人,即使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则成年人的辛苦勤奋可想而知卧”字的确使用最妙,它把小儿趴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亮,意境耐人寻味表现出只有老人和尚无劳动力的年龄最小的孩子,才悠闲得意其乐用了侧笔反衬手法,反映农村生活中一个舒适闲适的侧面,却给读者留下了大幅度的想象补充余地这与的一首《鹧鸪天》的结尾,所谓“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正是同一机杼,从艺术效果看,也正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原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非常清爽美丽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谈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洁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气勃勃和平安静、朴实安闲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爽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奇妙、新奇,颜色和谐、鲜亮,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从对农村清爽秀丽、朴实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宠爱农村和平安静的生活 这首词,是晚年患病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安静、朴实安闲的生活,并不能说是对现实的粉饰从一生始终关怀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憧憬这样的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状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安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经典宋词清平乐精选二 《清平乐·年年雪里》 宋代: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际,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赏析 此词是李清照晚年所作,借赏梅自叹身世词人截取早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赏梅的典型画面,深刻地表现了自己早年的欢快,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沦落,对自己一生的哀乐作了形象的概括与总结 上片忆旧 第一层“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开头两句回忆早年与赵明诚共赏梅花的生活情景:踏雪寻梅折梅插鬓多么欢乐!多么幸福!这“醉”字,不仅是酒醉,更说明女词人为梅花、为爱情、为生活所沉醉。

      她早年写下的咏梅词《渔家傲》中有句云:“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可作为“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注脚 其次层“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写丧偶之后李清照在抒情时擅长将无形的内心感情通过有形的外部动作表现出来,如“倚楼无语理瑶琴”(《浣溪沙》),“更挼残芯,更捻余香,更得些时”(《诉衷情》),“夜阑犹剪烛花弄”(《蝶恋花》)花还是从前的花,然而花相像,人不同,物是人非,怎不使人难过落泪呢?李清照婚后,夫妻志同道合、伉俩相得,生活美满幸福但是,时常发生的短暂离别使她识尽离愁别苦在婚后六、七年的时间里,李赵两家相继罹祸,紧接着就开头了长期的“屏居乡里”的生活生活的坎坷使她屡处忧患,饱尝人世的艰辛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大减这两句写的就是词人婚后的这段生活,表现的是一种百无聊赖、悲伤怨恨的心情本词中“挼尽”二句,说把梅花揉碎,心情很不好,眼泪把衣襟都湿透了插梅与挼梅,醉赏梅花与泪洒梅花,前后相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阶段与不同的心情 下片伤今 第一层“今年海角天际,萧萧两鬓生华生华”意为生长白发词人漂泊天际,远离故土,年华飞逝,两鬓花白,与上片其次句所描写的梅花簪发的女性形象遥相对比。

      其次层“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又扣住赏梅,以担忧的口吻说出:“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看取意为看着晚来风急,唯恐落梅已尽,想赏梅也看不成了早年青春佳偶,人与梅花相映中年迭经丧乱,心与梅花共碎晚年漂泊天际,不想再看梅花委地飘落词人南渡后,特殊是丈夫去世后更是颠沛流离,沦落漂零生活的熬煎使词人很快变得憔悴苍老,头发稀疏,两鬓花白词人说:如今虽然赏梅季节又到,可是哪里还有心思去插梅呢?而且看来晚上要刮大风,将难以晴夜赏梅了而且一夜风霜,明朝梅花就要凋零败落,即使想看也看不成了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可能还寄予着词人对国事的忧怀古人常用比兴,以自然现象的风雨、风云,比政治形势这里的“风势”既是自然的“风势”,也是政治的“风势”,即“国力”稍后于清照的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忙春又归去”,与此寓意相像,都寄寓着为国力衰颓而担忧的心情清照所说“风势”,好像是暗喻当时极不利的民族斗争形势;“梅花”以比美妙事物,“难看梅花”,则是指国家的遭难,而且颇有经受不住之势在这种状况下,她根本没有赏梅的闲情逸致身世之苦、国家之难糅合在一起,使词的思想境地为之升华 这首词篇幅虽小,却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从依次描写赏梅的不同感受看,运用的是比照手法赏梅而醉、对梅落泪和无心赏梅,三个生活阶段,三种不同感受,形成鲜亮的比照,在比照中表现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从上下两阕的安排看,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但又不是今昔并重,而是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飘落沦落、哀老孤苦的境况和饱经磨难的愁闷心情以赏梅寄寓自己的今昔之感和国家之忧,但不是如咏物词之以描写物态双关人事,词语平实而感慨自深,较之《永遇乐·落日镕金》一首虽有所不及,亦足动人 这一首小词,把个人身世与梅花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梅花上寄予了遭际与情思,构思甚巧而寄予甚深 经典宋词清平乐精选三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代:黄庭坚 春归何处?孤独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赏析 此词给予抽象的春以详细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孤独,感到无处觅得劝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得意和春去的惋惜,给读者以剧烈的感染 此词高妙处,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

      故先是一转,盼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妙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下片再转词人从梦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发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行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盼望,盼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地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四周的安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孤独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降临词人才最终糊涂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非常精妙: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好像大有盼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终,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经典宋词清平乐精选四 《清平乐·红笺小字》 宋代: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终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照旧东流。

      赏析 此为怀人之作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浓愁,言青山长在,绿水长流,而自己爱恋着的人却不知去向;虽有天上的鸿雁和水中的游鱼,它们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端 词的上片写仆人公以书信细诉衷肠,而无处可寄;下片叙倚楼远望,只见青山绿波,不见所思之人此词用语雅致,语意恳挚,抒情婉曲细腻词中运用了一些传统文化意象和相关典故,深情含蓄,音韵悠长 词的上片抒情起句“红笺小字,说尽终生意”语似平淡,实包蕴很多情事,无限情思红笺是一种精致的小幅红纸,可用来题诗、写信词里的仆人公便用这种纸,写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说尽了终生相慕相爱之意明显,对方不是一般的友人,而是倾心相爱的知音 三、四两句抒发信写成后无从传递的苦闷古人有“雁足传书”和“鱼传尺素”的说法,前者见于《汉书·苏武传》,后者见于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是诗文中常用的典故以“鸿雁在云鱼在水”的构思,说明无法驱遣它们去传书递简,因此“惆怅此情难寄”运典出新,比起“断鸿难倩”等语又增加了很多风致 过片由抒情过渡到写景斜阳”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红日偏西,斜晖照着正在楼头远眺的孤独人影,景象已非常凄清,而远处的山峰又遮挡着愁人的视线,隔断了离人的音信,更加令人惆怅难遣。

      远山恰对帘钩”句,从象征意义上看,又有两情相对而遥相阻隔的意味倚楼远眺本是为了抒忧,如今反倒平添一段愁思,从抒情手法来看,又多了一层转折 结尾两句化用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照旧笑春风”之意,略加变化,给人以有余不尽之感绿水,或曾映照过如花的人面,如今,流水依旧在眼,而人面不知何处,唯有相思之情,跟随流水,悠悠东去而已 此词以斜阳、遥山、人面、绿水、红笺、帘钩等物象,营造出一个布满离愁别恨的意境,将词人心中隐藏的情感波澜表现得婉曲细腻,感人肺腑全词语淡情深,闲雅沉着,充分表达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