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讨会计信息的强制性与自愿性披露研究[文].pdf
2页会计信息的强制性与自愿性披露研究 从上古时代的 结绳记事 到 时代的 实时 从近代的 四柱清册 到沿用至今的 复式簿记 是基于 活动的需要产生并 的 财务报告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终端产品 必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从管制的角度看 财务报告的内容 可分为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 强制性披露是按照公 认会计原则和其他法律 法规的要求 必须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内容 自愿性披露是公认 会计原则和其他法律 法规未作要求 而 企业自愿披露的内容 本文拟用 直面现象 式 研 究方法 来探讨会计信息的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的问题 一 直面现象 式的研究 在当代如此复杂和高度不确定的 中 现有经济理论有时无法合理而圆满地解释一些现代问题 在这种情形下 不 如把理论悬置起来 直接面对实际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只有在获得对现象的直觉理解后 才 可能有正确的理论构建 也就是从现实中出现的各种特殊现象着手 通过对现象的深入剖析 来检验并发展现有的理论 从实务上看 对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管制已是一种国际通行的作法 各国均 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来规范信息的披露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章程 中将其目标规定为 本着公众利益 制定并发布编报财务报表应遵循的会计准则 并推动这些准则在世界 范围内被接受和遵循 为改进和协调有关财务报表列报的规章 会计准则和程序广泛地开展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 FASB 为信息披露也制定了大量的会计准则 目前我国证 监会对完善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发布了 关于完善公开发行证券公 司信息披露规范的意见 重新设计了我国信息披露规范体系 同时 人们对自愿性披露也予以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 AICPA 的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在1994 年就曾建议对公司自愿披露的信息进行研究 FASB于 2000 年成立了一个 企业报告研究 的 自愿披露 作小组 关注并研究了八大行业中大公司自愿披露的状况 发现大公司 自愿披露给投资者的信息越来越多 工作小组在2001 年 4 月 了一份题为 改进企业报告 强化自愿披露的审视 的研究报告 主要是探讨在当前 新经济形势下 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 在其他财务报告中企业自愿披露的信息应包括使用者 特别关注的非财务信息 并提供了一套企业自愿披露信息的框架 二 现有的理论分析 一 强制性披露的理论基础 1 会计信息不对称 公司经营管理人员与投资者相比具有信息优势 他们比投资者更了 解公司的实际情况 由于经理人员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 可能会粉饰会计信息甚至提 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因此对会计信息进行管制是十分必要的 这也是实现资本市场公平性的 内在要求 2 财务报告的公共物品特性 财务报告具有公共物品的两个特性 无排他性 即一个人使用财务报告并不排除其他人的使用权利 无竞争性 即一个人使用了财务报告并不减少其他人对财务报告的使用 而公共物品的供给方无法将生产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存在供给不足的情况 因此需要进 行管制 就财务报告来说 政府应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决定应披露信息的内容 3 公司是会计信息的垄断提供者 在非管制的会计信息市场中 公司是会计信息的垄断 供给者 它不仅限制会计信息的产出 而且以垄断价格出售会计信息 让每个人都去购买同 一信息 将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而强制性披露则可大大降低投资者的成本 二 自愿性披露的理论基础 1 代理理论 代理理论假设代理关系各方均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公司由代理关系连接 而成 其中一个主要的就是经理人员和所有者之间的代理关系 而经理人员和所有者的目标 并不完全一致 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冲突 契约是减少这种冲突的一种途径 契约的有效执行 将引发监督成本 担保成本和剩余损失等代理成本 一般认为代理成本是由经理人员来承担 的 经理人员有降低代理成本的需要 因此有自愿披露财务信息的动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