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U病人的血糖管理.ppt
34页LogoLogoICU病人的血糖管理病人的血糖管理 国外ICU患者高血糖发生概况•高血糖在危重症患者中普遍存在,且与危重症患者死亡率上升密切相关•ICU患者中血糖超过10mmol/L的约占32.2%•床旁血糖监测数据显示,ICU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为9.3mmo/L1.Mercedes Falciglia,et.al. Hyperglycemia-Related Mortalit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Varies with Admission Diagnosis. Crit Care Med. 2009 37(12): 3001–3009 2.Donald E.G. Griesdale ,et.al.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and mortality among critically illpatients: a meta-analysis including NICE-SUGAR study data. CMAJ 2009;180(8):821-73.Christine m. swanson.et.al. An update on inpatient glycemic control in u.s. hospitals .2011国内ICU患者高血糖发生概况•儿科病房危重患儿高血糖发生率为58.3%•有报道患儿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为84.1%,以应激发生后24h内血糖水平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刘伏芽 60例危重患儿血糖异常临睐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9):32.佩青.廖欣.陶建平.等.危重症患儿应激性高血檐相关及伴随指标与侦后分析 [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1.6(3):215.219.3.Christine m. swanson.et.al. An update on inpatient glycemic control in u.s. hospitals .2011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患者分类高血糖患者分类1 非糖尿病患者的反应性高血糖非糖尿病患者的反应性高血糖2糖尿病者全身各脏器及组织糖尿病者全身各脏器及组织的病理改变的病理改变•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很高,但是缺乏胰岛素,葡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很高,但是缺乏胰岛素,葡萄糖不能进入靶细胞被利用,组织细胞中缺乏萄糖不能进入靶细胞被利用,组织细胞中缺乏葡萄糖,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加速葡萄糖,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加速•全身广泛的毛细血管管壁增厚,管腔变细,红全身广泛的毛细血管管壁增厚,管腔变细,红细胞不易通过,组织细胞缺氧。
细胞不易通过,组织细胞缺氧 •肾脏出现肾小球硬化、肾乳头坏死等肾脏出现肾小球硬化、肾乳头坏死等 糖尿病者全身各脏器及组织糖尿病者全身各脏器及组织的病理改变的病理改变•眼底视网膜毛细血管出现微血管瘤、眼底出血、眼底视网膜毛细血管出现微血管瘤、眼底出血、渗出等渗出等 •神经细胞变性,神经纤维发生节段性脱髓鞘病变神经细胞变性,神经纤维发生节段性脱髓鞘病变•心、脑、下肢等多处动脉硬化高血糖常伴有高心、脑、下肢等多处动脉硬化高血糖常伴有高脂血症,冠状动脉、脑血管及下肢动脉硬化比一脂血症,冠状动脉、脑血管及下肢动脉硬化比一般正常人发生得早而且严重般正常人发生得早而且严重高血糖对机体的危害高血糖对机体的危害•引起血管、神经并发症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引起血管、神经并发症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使血管、神经并发症发生和发展使病情加糖会使血管、神经并发症发生和发展使病情加重•β细胞功能衰竭长期高血糖对胰岛细胞功能衰竭长期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不断细胞不断刺激,使其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更少刺激,使其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更少•电解质紊乱高血糖时大量排尿,从尿带走电电解质紊乱高血糖时大量排尿,从尿带走电解质,使电解质紊乱。
解质,使电解质紊乱 高血糖对机体的危害高血糖对机体的危害•严重失水高血糖引起渗透性利尿,尿量增加,严重失水高血糖引起渗透性利尿,尿量增加,机体失水机体失水•渗透压增高高血糖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渗透压增高高血糖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流动,导致细胞内失水当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流动,导致细胞内失水当脑细胞失水时,可引起脑功能紊乱,临床上称脑细胞失水时,可引起脑功能紊乱,临床上称高渗性昏迷高渗性昏迷•全身乏力血糖过高,葡萄糖不能很好地被机全身乏力血糖过高,葡萄糖不能很好地被机体吸收利用而从尿中排出体吸收利用而从尿中排出•视力减退血糖升高时,眼睛视力往往减退视力减退血糖升高时,眼睛视力往往减退 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性高血糖是指机体在以及状态下血糖的升应激性高血糖是指机体在以及状态下血糖的升高高•应激性高血糖是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应激性高血糖是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成为独立因素影响病人的预后并成为独立因素影响病人的预后•高血糖本身会使病情加重,而且重症高血糖患高血糖本身会使病情加重,而且重症高血糖患者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可能是患者预后不佳的者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可能是患者预后不佳的重要因素。
重要因素•因此严格控制血糖能明显降低重症患者的感染,因此严格控制血糖能明显降低重症患者的感染,器官功能障碍并发症,改善预后器官功能障碍并发症,改善预后 应激性激素的释放(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应激性激素的释放(肾上腺素和皮质醇)重症患者血糖升高的因素重症患者血糖升高的因素1 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及儿茶酚胺类药物的使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及儿茶酚胺类药物的使用 2 严重感染及外科创伤患者中介质的释放严重感染及外科创伤患者中介质的释放 3 肠外营养肠外营养 4 溶液中经常使用葡萄糖溶液中经常使用葡萄糖5高血糖--ICU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ICU患者中约27%为新发高血糖患者;且新发高血糖患者的死亡率(31%)远高于已知糖尿病患者(11%)或血糖正常患者(10%)血糖正常患者已知糖尿病患者新发高血糖患者ICU死亡率%1,Chandler J Tayek, John A Tayek. Diabetes patients and non-diabetic patients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hospital mortality risks associated with sepsis. World J Diabetes.2012,3(2): 29-342,GUILLERMO E. UMPIERREZ, SCOTT D. ISAACS, NILOOFAR BAZARGAN,et.al. Hyperglycemia: An Independent Marker of In-Hospital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Undiagnosed Diabete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2002,87(3):978–982 ICU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重症患者,当血糖持续高于10mmol/L时,开始静脉胰岛素治疗,并尽量将血糖维持在7.8-10mmol/L;•对于某些患者,可以将血糖控制在较低的目标范围6.1-7.8mmol/L•为避免低血糖,当血糖低于5.6mmol/L时应重新评估胰岛素剂量,若血糖低于3.9mmol/L应寻找原因,必要时调整胰岛素剂量不推荐>10mmol/L推荐目标7.8-10mmol/L严格目标6.1-7.8mmol/L不推荐<6.1mmol/L 低血糖低血糖•血糖低于血糖低于2.8mmol/L•糖尿病及高血糖患者介定糖尿病及高血糖患者介定3.9mmol/L,,当血糖低于当血糖低于3.9mmol/L时,就应当加时,就应当加以干预。
以干预低血糖高发的时间及科室低血糖高发的时间及科室•高发时间:夜高发时间:夜 间间 午餐前午餐前 睡睡 前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密度是平均时段的两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密度是平均时段的两倍午餐前低血糖无论绝对发生频次或发生密度午餐前低血糖无论绝对发生频次或发生密度均较高均较高•高发科室:急诊科高发科室:急诊科 消化内科消化内科 神经内科神经内科 内分泌内科内分泌内科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1、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心慌、出汗、饥饿,无力、手抖、视力模糊、面色苍白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定向力下降、精神失常、意识障碍、直至昏迷 胰岛素治疗时胰岛素治疗时ICU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1 禁食禁食2 鼻饲饮食鼻饲饮食(未及时进食未及时进食)3 肠外营养肠外营养4意识不清患者低血糖的早期发现ICU病人常常意识不清,无法叙述症状,且生命体征不稳定易掩盖低血糖症状•加强观察,熟知低血糖的高危状况意识障碍,使用降糖药,禁食,使用肠外营养,高消耗性疾病,大小便失禁病人为重点观察和预防低血糖的对象•建议参照D处方卡进行血糖监测,及时发现血糖异常低血糖的救治护理要点:•怀疑低血糖时立即测定血糖水平,以明确诊断;无法测定血糖时暂按低血糖处理•意识清楚者口服15-20g糖类食品(葡萄糖为佳),每15分钟监测血糖1次•意识障碍者给予50%的葡萄糖液20ml静推,或胰高血糖素0.5-1mg肌注,每15分钟监测血糖1次•将低血糖事件报告医生,寻找原因治疗原则:补充葡萄糖,胰升糖素治疗 血糖的监测血糖的监测•血糖的监测是安全、有效、平稳控制血糖血糖的监测是安全、有效、平稳控制血糖的关键的关键•有助于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有助于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是有效的评估和治疗的基础是有效的评估和治疗的基础常用血糖监测方法•常用的的BG监测方法:四点法:三餐前+睡前五点法:空腹+三餐后2h+睡前七点法: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必要时加测0AM、3AM•ABCD血糖监测处方卡ICU患者推荐使用D监测处方D类型患者:静脉胰岛素输注或重症监护ICU患者D监测要求:根据病情程度,每30分钟至2小时测一次血糖•普食患者:每天至少四次(三餐前和睡前),普食患者:每天至少四次(三餐前和睡前),如有需要加测餐后血糖如有需要加测餐后血糖•当患者空腹血糖升高时,应监测当患者空腹血糖升高时,应监测3AM血糖血糖 如如3AM血糖升高表示晚间胰岛素剂量不足血糖升高表示晚间胰岛素剂量不足 如如3AM血糖降低表示夜间出现了胰岛素的早血糖降低表示夜间出现了胰岛素的早期峰值或睡前热量摄入不足期峰值或睡前热量摄入不足•禁食或需要持续胃管营养的患者至少每禁食或需要持续胃管营养的患者至少每4~6h监测一次血糖监测一次血糖 肠内外营养治疗的血糖护理•控制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对于接受肠外营养的糖尿病患者,葡萄糖输注速率应控制在4mg/kg/min以下;输液即将结束时,应逐渐减慢滴速,缓慢停止输液,以防快速停止输液后血糖迅速降低•外源性胰岛素的使用:严格按照医嘱给予准确的胰岛素使用比例•及时血糖监测,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监测的方法监测的方法•模拟液校正血糖仪模拟液校正血糖仪•对血糖进行监测时,必须考虑采血部位及测量对血糖进行监测时,必须考虑采血部位及测量方法的影响,血样可以来自不同的部位。
比方法的影响,血样可以来自不同的部位比如通过动脉或者静脉导管,或者手指毛细血管)如通过动脉或者静脉导管,或者手指毛细血管),需要保证的是血样没有受到静脉输入液体的,需要保证的是血样没有受到静脉输入液体的污染污染•采血部位通常采用指尖两侧末梢毛细血管全血,采血部位通常采用指尖两侧末梢毛细血管全血,水肿或感染的部位不宜采血,高度水肿者科在水肿或感染的部位不宜采血,高度水肿者科在耳垂采血耳垂采血只有正确测量,才能准确监控只有正确测量,才能准确监控•有些患者在测血糖时,因为扎得不深而出血量少,于有些患者在测血糖时,因为扎得不深而出血量少,于是就用力去挤,结果把组织液也挤了出来,影响了测是就用力去挤,结果把组织液也挤了出来,影响了测量的准确度另外,手指要有一定的温度,如果温度量的准确度另外,手指要有一定的温度,如果温度很低,血管易收缩,造成出血量太少,结果也会不准很低,血管易收缩,造成出血量太少,结果也会不准确•建议患者用酒精消毒如果用碘酒,会导致测试结果建议患者用酒精消毒如果用碘酒,会导致测试结果出现偏差用酒精消毒时,也要等酒精完全挥发之后出现偏差用酒精消毒时,也要等酒精完全挥发之后再测试,否则酒精稀释了血液,结果也会不准。
再测试,否则酒精稀释了血液,结果也会不准•要注意试纸的失效期有些试纸是裸装在一个整盒里,要注意试纸的失效期有些试纸是裸装在一个整盒里,取出一张试纸后要马上将盒子盖紧,保持试纸的干燥,取出一张试纸后要马上将盒子盖紧,保持试纸的干燥,防止其发生氧化反应防止其发生氧化反应 模拟液模拟液•30℃℃以下存放,拧紧瓶盖,勿冷冻及冷以下存放,拧紧瓶盖,勿冷冻及冷藏,开启后有效期为三个月藏,开启后有效期为三个月•血糖试纸干燥保存在血糖试纸干燥保存在4-30℃℃环境中环境中•方法:帮助方法:帮助 模拟血样模拟血样 插入试纸插入试纸 血糖监测新技术血糖监测新技术•即使是有经验的团队频繁的监测血糖即使是有经验的团队频繁的监测血糖((Qh),仍有出现低血糖的风险仍有出现低血糖的风险•皮下血糖感受器,皮下血糖感受器,5分钟测量一次,监测的分钟测量一次,监测的是组织液中的血糖水平,比血浆中血糖低是组织液中的血糖水平,比血浆中血糖低•持续血管内血糖感受器持续血管内血糖感受器 预设的血糖测试结果范围指示预设的血糖测试结果范围指示 颜色颜色 血糖范围(血糖范围(mmol/)) 含义含义 深蓝色深蓝色 ≤3.9低血糖低血糖 浅蓝色浅蓝色4.0-4.3略低于控制目标范围略低于控制目标范围 绿绿 色色4.4-7.0空腹空腹在控制目标范围内在控制目标范围内非空腹非空腹在控制目标范围内在控制目标范围内 橙橙 色色7 .1-9.9空腹空腹高于控制目标高于控制目标非空腹非空腹在控制目标范围内在控制目标范围内 红红 色色 ≥10高于控制目标高于控制目标心外ICU血糖管理目标分层•一般控制:FBG6-8mmol/L;2hPBG8-10mmol/L•宽松控制:FBG8-10mmol/L;2hPBG8-12mmol/L•严格控制:FBG4.4-6mmol/L;2hPBG6-8mmol/L心外科胰岛素治疗方案配制:40ml生理盐水+40U胰岛素配成泵,1U=1ml血糖在11.1~15mmol/L,胰岛素输注速度为3U/h;血糖在15~20mmol/L,胰岛素输注速度为4U/h;血糖>20mmol/L,胰岛素输注速度为5U/h。
糖尿病治疗新进展糖尿病治疗新进展•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系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系统(CSII)•植入性胰岛素泵及控制系统植入性胰岛素泵及控制系统•持续血糖监测系统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GMS)医生诊断系医生诊断系统统•糖尿病手术治疗:胃束带手术、胃绕道手糖尿病手术治疗:胃束带手术、胃绕道手术和袖状胃手术术和袖状胃手术 •胰腺和胰岛移植胰腺和胰岛移植•基因治疗基因治疗•糖尿病干细胞移植糖尿病干细胞移植LogoLogo 谢谢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