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ppt
46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主讲专家:袁磊主讲专家:袁磊 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体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体系5.15.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价概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价概述5.25.2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5.35.3多媒体教学资源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资源案例分析5.45.4教学实施效果评价教学实施效果评价5.15.1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概念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定、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5.15.1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概述v教学评价的功能教学评价的功能1、调控功能:对教学活动基本进程的调控,表现:l对教学目标的调控 l对教学速度的的改变l对教学方法的更换l对教学内容、环境的调整5.15.1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概述2、诊断功能: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措施,有针对性的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3、激励功能:评价对教学过程有监督和控制作用,对教师和学生也是一种促进和强化 5.15.1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概述4、教学功能: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教学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长进,智力和品德将有所进展5、导向功能:在进行教学评价之前,将评价的一句或条目公布给被评价人(教师或学生),将对下一步的教学和学习起到导向作用5.15.1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的原则教学评价的原则1 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l评价标准客观,不带随意性l评价方法客观,不带偶然性l评价态度客观,不带主观性5.15.1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概述2 2、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l评价标准全面,防止突出一点,不及其余l把握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在主导因素和环节上加大力度l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使其互相参照5.15.1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概述3 3、指导性原则:、指导性原则:l在以评价资料为指导,不能缺乏根据地随意评论l反馈及时,指导明确,切记耽误时机和含糊其辞l要有启发性,留给被评价者思考和发挥的余地,不搞行政命令5.15.1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概述4 4、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l从教与学统一的角度出发,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确定合理统一的评价标准。
l使用先进的测量手段和统计方法,对数据和资料进行严格的处理l对评价工具进行认真的编制、预试、修订和筛选,达到指标再使用 5.15.1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的类型教学评价的类型1 1、按评价基准分类:、按评价基准分类:l相对评价: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对比,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5.15.1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概述l绝对评价:绝对评价: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2 2、按评价功能分类:、按评价功能分类:l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一般5.15.1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概述 在是某项活动开始之前,卫视计划更有效的实施而进行的评价l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l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吿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5.15.1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概述3 3、按评价表达分类:、按评价表达分类:l定性评价(质性评价):定性评价(质性评价):对评价资料作“质”的分析,是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等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评价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思维加工。
分析结果有两种:5.15.1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概述 ①描述性材料②包含数量化但以描述性为主的材料l定量评价:定量评价:从“量”的角度,运用统计分析、多元分析等数学方法,在复杂纷乱的评价数据中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5.15.1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概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价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价过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价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价过程准准备备阶阶段段实实施施阶阶段段处处理理数数据据阶阶段段结结果果形形成成阶阶段段5.25.2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1、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维度:l教学目标阐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l学习者特征分析:认知特征、起点水平、情感态度、信息技术技能5.25.2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l教学策略选择与活动设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活动设计和策略一致;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活动要表述清楚l教学资源和工具设计:教学资源和工具设计:根据具体的需求综合多种媒体的优势5.25.2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l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清晰、结构合理、新旧知识的联系、时间分配、重难点、有层次。
l学习评价和反馈设计:学习评价和反馈设计:明确的评价内容;注重形成性评价;注重反馈l总结和帮助:总结和帮助:针对问题,提供帮助;课后小结5.25.2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2 2、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原则:、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原则:l完整性和规范性:完整性和规范性:①规范的教学设计 ②媒体素材清单及多媒体资源l可实施性:可实施性:①时间因素 ②环境因素 ③教师因素 ④学生因素5.25.2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l创新性:创新性:①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②创新的教 法 ③优秀的教学设计④体现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l媒体资源的支持性:媒体资源的支持性:①教育性 ②科学性 ③技术性 ④艺术性 ⑤经济性5.25.2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3 3、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但是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主要包括:但是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主要包括:5.25.2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l制定评价计划:制定评价计划:(1)确定评价的标准(2)确定搜集资料的类型(3)选择被试人员 (4)阐明试用成果的背景条件l选择评价方法:选择评价方法:(1)测验法(2)调查法 (3)观察法5.25.2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l试用设计成果和搜集资料:试用设计成果和搜集资料:(1)向被试者说明须知 (2)试行教学(3)观察教学(4)后置测验和问卷调查l归纳和分析资料:归纳和分析资料:(1)将资料归纳成图表 (2)将数据与评价标准比较 (3)解释问题 (4)综合访谈结果和初步分析结果5.25.2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l报告评价结果:报告评价结果:设计成果的名称和宗旨、使用的范围和对象、试用的要求和过程、评价的项目和结果、修改的建议和措施、参评者的名单和职务、评价的时间5.35.3多媒体教学资源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资源案例分析5.35.3多媒体教学资源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资源案例分析5.35.3多媒体教学资源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资源案例分析5.35.3多媒体教学资源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资源案例分析•教学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教学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 这些多媒体课件遵循科学性、教学性、科学性、规范性的原则,而且定位准确,符合远程教育特点,内容具有针对性,界面友好,风格协调。
5.45.4教学实施效果评价教学实施效果评价一、教学结构的转变一、教学结构的转变5.45.4教学实施效果评价教学实施效果评价要素要素以以““教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主导主导- -主体主体””教学结构教学结构教师知识的传授者,主动的实施者,是教学的绝对主导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意义的建构者,学生情操的培育者学生知识传授的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学习活动的主体,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材(教学内容)由教材决定,教材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非唯一的教学媒体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既可辅助教师教,也可促进学生学两种教学结构的特点比较5.45.4教学实施效果评价教学实施效果评价二、学生学习方式和效果二、学生学习方式和效果 优优质质的的信信息息化化课课堂堂教教学学在在学学生生学学习习方方式式和和效效果果方面的特征:方面的特征:l学生采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学生采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 打破传统的学生被动听讲的方式,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协作、两两讨论等5.45.4教学实施效果评价教学实施效果评价l积极的情感投入、成就感的获得:积极的情感投入、成就感的获得: (1)课堂的参与度 (2)学生有没有积极的情感投入 (3)有没有获得成就感5.45.4教学实施效果评价教学实施效果评价l广泛的认知范围:广泛的认知范围: 教师要关注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教材之外的知识。
l深层次的认知体验: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学生的自我感悟、自我认知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5.45.4教学实施效果评价教学实施效果评价l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创新意识,让他们始终处于研究、设计和创作的前沿,拥有较大的自主决策权,自己去探索知识5.45.4教学实施效果评价教学实施效果评价l学科知识的有效运用:学科知识的有效运用: 信息化教学关注的是学生能否将课堂里所学的学科知识迁移到其他情境中,能否有效地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45.4教学实施效果评价教学实施效果评价 l问题解决技能的训练:问题解决技能的训练: 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独立主动地寻求问题答案的学习过程应注重训练解决问题的技能,而不是机械的反复做练习、考试5.45.4教学实施效果评价教学实施效果评价三、教师教学方式和效果三、教师教学方式和效果1 1、角色转换、角色转换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辅助者、教学环境的创设者,而非主导者5.45.4教学实施效果评价教学实施效果评价在对培养能力的评价关注以下几点:在对培养能力的评价关注以下几点:l教师对于培养学生搜集/加工信息的能力的关注l教师对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关注l教师对于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的关注l教师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关注5.45.4教学实施效果评价教学实施效果评价2 2、教学设计的评价、教学设计的评价优秀的教学设计应有以下特征:优秀的教学设计应有以下特征:l学生达到了教学设计阶段的相关学习目标。
l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如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任务设计等,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落实l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发言灵活调整教学5.45.4教学实施效果评价教学实施效果评价3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评价、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评价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具有一下特征: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具有一下特征:l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发挥“学生是教育主体”的作用l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多种学习方式的开展5.45.4教学实施效果评价教学实施效果评价l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相关的方法和策略l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l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5.45.4教学实施效果评价教学实施效果评价4 4、学习资源与工具的评价、学习资源与工具的评价 根据教学内容、学习者、教学目标等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同时,体现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的支持5.45.4教学实施效果评价教学实施效果评价5 5、教学组织的评价:、教学组织的评价:教师要协调好以下关系:l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关系l网络资源和教材的关系l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的媒体的关系l课内学习和课外拓展延伸的关系l面向全体学生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关系5.45.4教学实施效果评价教学实施效果评价6 6、学科特点的评价、学科特点的评价 由于学科教学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及教材的不同,所以既要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又要从实际出发,不是任何教材都适用于网络教学,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及其教学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