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安徽省物理高三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3页2025年安徽省物理高三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车辆启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会随牵引力变化而变化加速度变化过快会让人不舒服,若稳定加速会使人感觉更适应为此有人提出了“加速度变化率”的概念,用来反应加速度变化的快慢,称为“加加速度”加加速度”在车辆、电梯等日常生活和工程问题中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关于“加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变化率的单位应是m/s2B.若加速度变化率为0,则物体做匀速运动C.加速度变化率与合外力变化率成正比D.加速度变化率与合外力成正比2、如图所示的曲线是某个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的一段运动轨迹质点从M点出发经P点到达N点,已知弧长MP大于弧长PN,质点由M点运动到P点与从P点运动到N点的时间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从M到N过程中速度大小保持不变B.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不相等,但方向相同D.质点在MN间的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3、一个质量为m=1 kg的物块静止在水平面上,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0时刻起物块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F1与F2的作用,若力F1、F2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设物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物块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 )A.物块从t=0时刻开始运动B.物块运动后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最后匀速运动C.物块加速度的最大值是3 m/s2D.物块在t=4 s时速度最大4、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位于半径为m的半圆柱体左端点A的正上方某处,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其运动轨迹恰好能与半圆柱体相切于B点.过B点的半圆柱体半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则小球的初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 )A.3m/s B.4m/s C.m/s D.m/s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绳子牵引着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O为一光滑的孔,当拉力为F时,转动半径为R;当拉力增大到6F时,物体仍作匀速圆周运动,此时转动半径为在此过程中,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A. B. C. D.6、下列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B.伽利略首先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C.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位移等D.用比值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速度v=、加速度a=都是采用了比值法定义的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从地面上处竖直向上抛一质量为的小球,小球上升到点时的动能与小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返回至点时的动能相等,点离地面高度为,点离地面高度为空气阻力,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为,则( )A.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B.小球上升的最大髙度为C.小球下落过程中从点到点动能的增量为D.小球下落过程中从点到点动能的增量为8、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x=4m,以v0=4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至A端,由于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已知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A.煤块到A运动到B的时间是2.25 sB.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1.5 sC.划痕长度是2 mD.划痕长度是0.5 m9、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相继与“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飞船成功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太空飞行进入了新的时代.“天宫一号”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大气阻力影响,轨道高度会不断衰减.假定在轨道高度缓慢降低的过程中不对“天宫一号”进行轨道维持,则在大气阻力的影响下,轨道高度缓慢降低的过程中()A.“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会缓慢减小 B.“天宫一号”的运行速度始终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天宫一号”的机械能不断减小 D.“天宫一号”的运行周期会缓慢增大10、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图像如图甲所示,平衡位置位于x=15m处的A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A.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这列波的波速是C.从t=0开始,质点P比质点Q晚0.4s回到平衡位置D.从t=0到t=0.1s时间内,质点Q加速度越来越小E.从t=0到t=0.6s时间内,质点A的位移为4m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小明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运动,在实验过程中:(1)打点计时器应使用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2)他打出一条纸带,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选一个计数点,,并计算出相应时刻的瞬时速度,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v-t图像______计数点ABCDEF时刻t/s00.10.20.30.40.5瞬时速度v/(m•s-1)0.1500.2050.2700.3300.3950.450 (3)由作出的v-t图像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m/s212.(12分)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测力计相连,滑轮和木块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方放置砝码缓慢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块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已在下表中给出,其中的值可从图(b)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出.砝码的质量0.050.100.150.200.25滑动摩擦力2.152.362.552.93回答下列问题:(1)=__________:(2)在图(c)的坐标纸上补齐未画出的数据点并绘出图线____________;(3)与、木块质量、木板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及重力加速度大小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图线(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4)取,由绘出的图线求得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如图所示,某玻璃砖的截面由半圆和正三角形组成,半圆的直径为d,正三角形的边长也为d,一束单色光从AB边的中点D垂直于BC射入玻璃砖中,结果折射光线刚好通过半圆的圆心O,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①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不考虑光的反射).②人射光线的方向不变,将光在AB面上的入射点下移,使折射光线刚好能照射到圆的底部,入射点沿AB移动的距离为多少?这时光束在圆的底部经玻璃砖折射后的折射角为多少?14.(16分)如图所示,气缸放置在水平平台上,活塞质量为,横截面积,厚度,气缸全长,气缸质量,大气压强为,当温度为时,活塞封闭的气柱长,若将气缸倒过来放置时,活塞下方的空气能通过平台上的缺口与大气相通,g取,求:①气柱多长?②当温度多高时,活塞刚好接触平台?(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5.(12分)动车组是城际间实现小编组、大密度的高效运输工具,以其编组灵活、方便、快捷、安全、可靠、舒适等特点而备受世界各国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青睐.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假设有一动车组由六节车厢连接而成,每节车厢的总质量均为m=8×104 kg.其中第一节、第二节带动力,他们的额定功率分别是P1=2×107 W和P2=1×107 W(第一节车厢达到额定功率如功率不够用时启动第二节车厢),车在行驶过程中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g=10 m/s2)(1)求该动车组的最大行驶速度;(2)若列车以1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求t=10 s时,第一节和第二节车厢之间拉力的值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A. 加速度的变化率为,a的单位是m/s2,所以,“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该是m/s3,故A错误B.加速度变化率为零,则加速度不变,如果加速度不为零,则物体做变速运动,故B错误CD.因为 ,所以加速度变化率与合外力变化率成正比,故C正确D错误2、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知,质点在恒力作用下做一般曲线运动,不同地方弯曲程度不同,即曲率半径不同,所以速度大小在变,所以A错误;因是在恒力作用下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所以加速度不变,根据可得在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故B正确;C错误;因加速度不变,故质点做匀变速运动,所以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曲线运动3、C【解析】A项: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fm=μmg=0.2×1×10N=2N,物体第1s内,满足F1=F2+fm物块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C、D项:第1秒物块静止,第1s末到第7s末,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1-F2-fm=ma,F2先减小后增大,故加速度先增大再减小,方向沿F1方向,物体一直加速,故B、D选项错误;在t=4s时加速度最大,故C正确点晴:本题考查质点在变力作用下的运动,注意看清力随时间的变公关系,分时间段进行分析。
4、A【解析】飞行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点,可知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设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则有,又因为,所以可得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为.在竖直方向有,代入,可得.故A正确.5、A【解析】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绳子的拉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两种拉力情况下物体的速度,再根据动能定理求出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详解】设当绳的拉力为F时,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则有:,当绳的拉力增大到6F时,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设为,则有:,在绳的拉力由F增大到6F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所以绳的拉力所做功的大小为,故A正确,BCD错误点睛】本题是向心力与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它们之间的纽带是速度,要明确动能定理是求功的基本方法之一.6、B【解析】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选项A错误;伽利略首先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选项B正确;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点电荷等,选项C错误;用比值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速度;加速度不是采用了比值法定义的,选项D错误;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