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安徽省淮南五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2页2025年安徽省淮南五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各组中,前面的元素单质不可以把后面的元素单质从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的是( )A.Fe、Cu、Ag B.Cl、Br、I C.Al、Fe、Cu D.Na、Cu、Ag.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图①装置精炼铜,a极为粗铜,b为精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B.图②装置的盐桥中KCl的Cl-移向乙烧杯C.图③装置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获得保护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不同3、葡萄糖是一种单糖的主要原因是A.结构简单 B.不能水解为最简单的糖C.分子中含羟基和醛基的个数少 D.分子中含碳原子个数少4、参照反应Br+H2 HBr+H的反应历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反应热△H=E2﹣E1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后才能发生D.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5、医用一次性口罩的结构如图所示,过滤层所用的材料是聚丙烯,具有阻隔病毒和细菌的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口罩是一种混合物 B.聚丙烯难溶于水C.该口罩用完后不应随意丢弃 D.用“84”消毒液清洗该口罩上的污溃后可继续使用6、下列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聚氯乙烯 B.淀粉 C.乙酸乙酯 D.油脂7、关于pH都等于9的两种溶液:①NaOH溶液 ②CH3COONa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水稀释相同倍数后溶液的pH:①=②B.由水电离产生的OH-物质的量浓度:①>②C.升高相同温度后,溶液pH:①=②D.两种溶液中的Na+物质的量浓度:①<②8、在气体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加的方法是①增大反应物浓度 ②升高温度 ③增大压强 ④移去生成物 ⑤加入催化剂A.① ③ B.② ⑤ C.② ④ D.① ⑤9、主族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取决于元素原子的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电荷数 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C.电子层数和质量数 D.质子数和中子数10、常温下将NaOH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己二酸电离常数Ka1(H2X)约为10-4.4B.曲线M表示pH与的变化关系C.当溶液中c(X2—)=c(HX—)时,溶液为碱性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11、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A.加热 B.加压 C.减少生成物浓度 D.减小反应物浓度1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金属钠与水 ②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 ③H2在Cl2中燃烧 ④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⑤酸碱中和 ⑥碳酸钙热分解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13、对于下列药品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阿司匹林是一种治感冒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B.青霉素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和水杨酸反应C.麻黄碱适于医疗因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引起的血毒症D.服用麻黄碱的不良反应是有时会出现腹泻、过敏休克等反应14、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②明矾可作净水剂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④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⑤加热蒸干AlCl3溶液并灼烧得到Al2O3固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1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16、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碱性溶液中:CO32-、K+、S2-、Na+B.在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NO3-、A1O2-、Na+、HCO3-C.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 的溶液:K+、HCO3-、Br+、Ba2+D.在中性溶液中:K+、Cl-、Al3+、NO3-17、芥子醇是合成工程纤维的单体,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有关芥子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1H14O4B.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C.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7个吸收峰D.能发生氧化、取代、加聚反应18、下列四种物质摩尔质量彼此接近根据它们的结构判断,四种物质中,沸点最高、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氯乙烷 B.1-戊烯 C.正戊烷 D.1-丁醇19、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图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TiO2制得1mol金属Ti,理论上外电路转移4mol电子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O2--4e-=O2↑C.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O的总量不会减少D.装置中石墨电极材料需要定期更换20、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2min 后,试管里出现凝胶非金属性:Cl>SiB向滴有甲基橙的AgNO3溶液中滴加KCl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KCl 溶液具有碱性C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液体显紫红色氧化性:I2>Fe3+D向浓度均为0.1 mol/L的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 Ksp(AgI)A.A B.B C.C D.D2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不能表示2-丁烯的是( )A. B.CH3CH=CHCH3C. D.22、在101kPa和25 ℃时,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s)+1/2O2(g) = CO(g) ΔH1=-111 kJ·mol-1H2(g)+ 1/2O2(g)= H2O(g) ΔH2=-242 kJ·mol-1C(s)+ O2(g)= CO2 (g) ΔH3=-394 kJ·mol-1在同条件下, CO(g) + H2O(g) = H2(g)+ CO2 (g) ΔH , 则ΔH是A.-41kJ·mol-1 B.+41kJ·mol-1C.-152kJ·mol-1 D.-263kJ·mol-1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E是合成某药物的中间体,其一种合成路线如图:(1) 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B的反应条件和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B的环上二溴代物有____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24、(12分)有机玻璃()因具有良好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图所示流程可用于合成有机玻璃,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B→C的反应条件为______;G→H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E→F:__________;F→有机玻璃:_________25、(12分)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一硝基甲苯实验步骤如下:①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按体积比1∶3)的混合物(混酸);②在三颈瓶里装15 mL甲苯;③装好其他药品,并组装好仪器;④向三颈瓶中加入混酸,并不断搅拌;⑤控制温度,大约反应10分钟至三颈瓶底有大量液体(淡黄色油状)出现;⑥分离出一硝基甲苯。
已知:甲苯的密度为0.866 g·cm-3,沸点为110.6 ℃;硝基苯的密度为1.20 g·cm-3,沸点为210.9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方案中缺少一个必要的仪器,它是________本实验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在30 ℃左右,如果温度过高,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述配制混酸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L仪器名称是________,进水口是________4)写出甲苯与混酸反应生成对硝基甲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5)分离产品方案如下: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6)经测定,产品1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个峰,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26、(10分)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注入0.2000mol-L-1标准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④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⑥重复以上滴定操作2-3次.请回答:(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_,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步骤④中,量取20.00mL待测液应使用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测定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3)步骤⑤滴定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4)以下是实验数据记录表从上表可以看出,第1次滴定记录的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的体积,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C.NaOH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D.滴定结束时,俯视计数(5)根据上表记录数据,通过计算可得,该盐酸浓度为:___________mol-L-1.27、(12分)某探究小组用碘量法来测定样品中N2H4·H2O的含量。
取样品5.000 g,加水配成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