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浙江省地方标准青鱼苗种繁育技术规范修订说明.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61204992
  • 上传时间:2023-03-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5.32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浙江省地方标准《光唇鱼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一、 项目背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光唇鱼作为我省著名的溪流性经济鱼类,主要生活在“青山”环抱的“绿水”中近年来,随着我省溪流性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光唇鱼俨然已成为我省山区重要的养殖品种之一,对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我省是全国光唇鱼人工养殖和苗种繁育的主产区,年产量达250多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年产苗量为5000多万尾,约占全国总量的85%,并在近几年保持每年10%的增长速度,2019年我省光唇鱼产值高达5500多万元,已成为我省山区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的亮点之一,周边省份争相邀请我省水产技术专家和养殖技术人员到当地指导光唇鱼养殖和苗种繁育但截止目前,我省尚未制定光唇鱼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的相关标准,这不利于我省光唇鱼相关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了制定《光唇鱼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规范》省地方标准的申请,并得到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原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同)批准,列入“2018年第二批浙江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浙质标函〔2018〕123号)”,由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负责制定。

      该工作的实施,将对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我省光唇鱼人工繁育与养殖整体技术水平,构建浙江特色的溪流性经济鱼类产业体系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二、 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浙江省地方标准《光唇鱼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规范》的制定任务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原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8年6月以“2018年第二批浙江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浙质标函〔2018〕123号)”文件下达,项目序号为34二)协作单位由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承担,湖州浙北水产新品种繁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新昌县养殖业技术推广中心、龙游县养殖业发展中心、宁波大学、湖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和龙游靖达石斑鱼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协助,共同完成技术参数的调研、文本制定、征求意见和修改等工作本标准制定中,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和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立项、项目申报和文本审查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我省部分水产技术推广部门、高校和同行也都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三)主要工作过程1、立项前的准备工作编制组成员至2008年起就已做了大量关于光唇鱼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的工作,标准主要起草人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光唇鱼(石斑鱼)苗种繁育技术研究》(绍兴市市科技计划项目,2006A32010)、《光唇鱼人工繁殖及养殖试验》(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项目, 20104-10)和《光唇鱼亲鱼营养调控及规模化育苗技术的研究》(省公益技术研究农业项目,2015C32038)等与光唇鱼有关的科研项目,累计发表相关论文10篇以上,摸清了光唇鱼的繁殖和养殖习性,掌握了光唇鱼亲本强化培育、受精卵收集及孵化、鱼苗培育等相关技术,为标准制定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性资料。

      同时,部分科研成果在示范点都进行了生产性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也为标准申请和制定提供了生产性数据2、制定的主要工作过程为切实做好浙江省地方标准《光唇鱼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承担单位在接到任务后,即成立标准制定小组,着手开展实地调研、资料收集、分析整理、标准制定、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和标准审评等工作1)实地调研:重点调研了我省光唇鱼主产区绍兴、丽水、衢州和杭州等地的光唇鱼人工繁育与养殖的实际做法和一些好的经验2)资料收集:收集了光唇鱼人工繁育与养殖有关的书籍、文献、报道和邻近省制定的技术标准等资料3)文本制定、征求意见和修改:根据调研情况和技术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于2019年~2020年完成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并征求了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我省光唇鱼部分主要产区(杭州市、衢州市、丽水市及金华市等)的水产技术推广部门专家和养殖企业的意见,共发出征求意见表17份(共13家单位),实际回收到16位同行的意见(提出意见专家单位和姓名见汇总表),总计104条修改意见,对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了汇总,并进行逐条研究,采纳意见94条,部分采纳1条,未采纳9条,对部分采纳和未采纳的意见给出了理由。

      征求意见稿在修改完善后形成了送审稿,报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进行审查4)标准审评:2021年6月,由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共同组织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浙江师范大学、衢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丽水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拱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龙游傅晓靖家庭农场的7名专家对新制定的标准进行了审评审评委员会听取了标准制定的说明,审阅了标准的送审材料,逐章逐条审查了标准的内容,提出相应修改意见,并一致同意通过对该标准的审定会后,标准制定小组根据审评会专家意见对文本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报批稿四)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姓名职务/职称工作单位承担的工作姜建湖工程师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主持文本起草与修改陈建明教授级高工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指导文本起草与修改孙丽慧工程师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协助文本起草郭建林高级工程师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协助文本修改陈智慧工程师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组织征求意见、评审石叶忠工程师新昌县养殖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调研,参与文本起草于瑾高级工程师龙游县养殖业发展中心参与文本修改竺俊全教授宁波大学指导文本起草与修改李倩工程师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资料收集胡大雁工程师湖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组织征求意见傅达明总经理龙游靖达石斑鱼专业合作社负责生产性验证三、 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地方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一)编制原则1、符合标准的规范性本标准的结构与编写格式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2、坚持标准的科学性以现代水产养殖理论为基础,总结省内外光唇鱼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技术参数设定尽可能做到论据充分、系统合理和科学规范3、强调标准的适用性通过调研我省光唇鱼的养殖环境,总结我省各地光唇鱼人工繁育与养殖经验的基础上,尽力使标准符合全省各地实际,有广泛的适用性4、突出产业发展的需求性本标准编制充分考虑资源合理利用,保障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主要内容确定依据1、范围主要根据光唇鱼苗种和商品鱼的生产需求确定,细化了光唇鱼人工繁育与养殖所涉及的环境条件、亲鱼培育、诱导产卵、人工孵化、鱼苗培育、商品鱼养殖和尾水处理等技术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光唇鱼为近年来新兴的水产养殖品种,目前尚未有该品种的任何规范性文件因此,此次标准的制定,主要引用了光唇鱼人工繁育与养殖中所涉及的水环境、投入品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在制定时,没有需要特别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环境条件主要根据光唇鱼人工繁殖和养殖习性、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和现行生产中所需的条件确定。

      在场地选择上,因光唇鱼属溪流性鱼类,在当前人工养殖中主要采用的是流水养殖模式,养殖用水量大,因而选择在引水方便的场地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考虑到泄洪安全性,加上了易于防洪之处建场在水源条件要求上,之所以要特别提出水量充足和溶解氧6 mg/L以上,也是基于光唇鱼生活习性和生产成本的综合考虑,溶解氧要求是根据日常养殖采集的数据得出,当溶解氧低于此浓度后,光唇鱼生长和摄食将受到影响在养殖池参数制定上,主要考虑了现行生产中常用的设施化养殖和池塘养殖两种模式在设施化养殖池设计中,之所以提出以面积25 m2~50 m2、池深1.2 m~1.5 m为宜,是因为在生产实践中得出养殖池面积大后池水交换不够理想,且排污性能差,而面积太小不利于土地综合利用和光唇鱼生长;池深的要求主要考虑到太高浪费建设成本,而太低不利于冬季保温(冬季需要加深水位减少昼夜温差)在材质选择上,当前因土地政策的刚性制约,开挖或者硬化耕地愈发受到管控,帆布池养殖已成为主流,而水泥池养殖作为经典养殖方式,仍在光唇鱼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池塘养殖池主要用于鱼苗培育和商品鱼养殖相对来说,该模式排污性能较设施化养殖要差,而亲鱼培育对水质和管理要求更高,现在生产中很少有用池塘来培育亲鱼。

      面积和池深的要求主要根据生产调研数据得出在繁育设施方面,重点在于集卵装置和孵化装置的设计上,主要参照当前光唇鱼生产中最为流行也是最为实用的方法集卵箱的规格之所以选择60 cm×40 cm×25 cm,既考虑了要利于光唇鱼进筐产卵,又要利于人为提筐集卵孵化框的尺寸则需要和孵化箱(与集卵箱通用)相配套,能放入其中5、亲鱼培育在亲鱼选择上,雌性光唇鱼初次性成熟年龄为2冬龄,雄性为1冬龄,考虑到自然产卵中雄性有占巢行为,1冬龄鱼在繁殖竞争中不具备优势,故亲鱼均选择2冬龄及以上对于亲鱼的体重要求,主要基于光唇鱼生物学特性和繁殖需求而定,小规格亲鱼在繁殖中进框难度大,易受到同类攻击在培育方法方面,养殖池消毒和脱碱处理主要参考现行生产的常用方法对于水位的要求,保证在亲鱼能自由出入产卵装置(集卵箱有25 cm高)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从而利于水体交换,通过环境调控(流水刺激和昼夜温差)促进亲鱼性腺发育在放养时间和密度选择上,根据光唇鱼卵巢发育的组织学观察,4月初光唇鱼卵巢发育开始进入卵黄积累阶段,且水温在14℃时开始大量摄食,此时开展放养符合其繁殖特性合理的放养密度有利于集群驯化和减少病害的发生在强化培育方面,编制组成员在省公益项目《光唇鱼亲鱼营养调控及规模化育苗技术的研究》中开展了光唇鱼亲鱼对饲料中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应用折线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光唇鱼亲鱼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要量为45.21%(图1);以获卵量和获苗量为评价指标,应用折线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光唇鱼亲鱼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44.59%和45.01%(图2和图3)综合现行生产实际,标准将蛋白含量40%以上的膨化颗粒饲料作为亲鱼饲料此外,光唇鱼亲鱼培育现行生产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流水刺激+营养强化的组合,其中营养强化中维生素E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综合考虑可操作性、经济成本和强化效果等因素,确定了标准中的亲本强化方法图1 饲料蛋白质水平与光唇鱼亲鱼增重率的关系图2 饲料蛋白质水平与获卵量的关系图3 饲料蛋白质水平与获苗量的关系6、诱导产卵对于产卵季节,主要根据从2010年到2020年的生产统计数据确定在诱导方法上,根据多年的连续观察,光唇鱼的产卵易受天气影响,而持续放晴、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是其最佳的产卵条件在集卵方法上,主要采用了现行光唇鱼苗种生产中最行之有效和最能标准化应用的方法,当前的集卵装置(图4)较传统的掏沙(洗沙)取卵(图5)而言获卵效率有了大幅提高,且对卵损伤小此外,对产卵介质—圆形大理石球的厚度和粒径也非常有讲究。

      太厚或太小会导致受精卵不易自动掉入集卵箱中,太薄或太大光唇鱼均不会进行产卵,起不到诱导作用,为此,标准中的参数设置是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后科学提出的同时,兼顾光唇鱼产卵高峰期时间(晴天黎明后)、人力休息时间和光照对受精卵的影响,故对放收框时间也做了相应要求此外,为探索光唇鱼是否可以采用人工催产+人工授精的组合方式进行受精卵的批量化收集,编制组成员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在养殖基地进行了光唇鱼人工催产试验在5月初挑选腹部柔软、生殖孔红肿的雌鱼,通过不同催产激素的配伍、注射剂量的筛选进行人工催产,发现光唇鱼雌鱼对激素并不敏感,在注射催产剂后,催产率仅为5%~8%,无法批量化获得优质受精卵,故在标准制定中,还是采用了现行生产中常用的自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