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美国经济二战后持续繁荣的原因分析.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75951268
  • 上传时间:2024-08-1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55M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美国战后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 ,经过调整,80 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 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从 1955 至 1968 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 4%的速度增长虽然在同一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赶上了美国 (法国为 5.7%、联邦德国为 5.1%、日本为 7.2%、英国为 2.8%) ,但是战后美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仍占有优势地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美国经济曾经出现连续 106 个月的持续增长, 这一记录直至 90 年代出现所谓的“新经济”之后才被打破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表现在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 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进行干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国家预算中的财政支出, 依靠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虽然美国没有在战后实行工业国有化,其经济体制仍保持着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 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 从 1945年至 1970 年共计 175 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投资,从 60 年代末起每年投入 50 多亿美元美国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战后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 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对新科技产业部门的投资风险高,因此战后美国政府就主动出面承担起对这些部门的投资任务 美国政府在战后对经济的干预还表现在,为了维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项目下通过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美国产品的出口实行补贴 在 “援外” 项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国出口比重中, 1949 年占 46%,50 年代占 30%左右,60 年代占 20%左右。

      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科研和教育网点,推行社会保障政策等,在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系列新特点首先,从 50~60 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 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 1961 年的 5 233 亿美元上升到 1971 年的 10 634 亿美元;1965~1970 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 18%的速度增长1970 年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 25%,原油产量的 21%,钢产量的 25%1971 年美国拥有汽车 1.11 亿辆,8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1970 年美国农产品比 1950 年增长了 2 倍,一个农民能养活 47.1 个人战后美国经济增长出现“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为:(1)上述已经提到的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加强了干预; (2)为应付冷战而加强的国民经济军事化极大地刺激了经济的增长; (3)战后技术革命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4)利用战后的经济优势地位,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充分利用国外的廉价资源,其中特别是石油资源,从而极大地获取高额利润; (5)战后美国的国内政治局面相当稳定。

      其次,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向西部和南部转移美国传统的工业区在东北部,随着战后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没有传统工业负担的美国西部和南部, 由于拥有新兴工业的原料——石油而特别适宜于诸如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西部和南部的新财团也骤然兴起,在经济乃至政治上与传统的东北部财团形成激烈的竞争 比如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的资本家, 形成了加利福尼亚财团, 控制了美国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而南部的得克萨斯州由于战时石油开采和军事工业的扩建也形成了 有巨额的资本、广泛的经营范围,并且其业务经营强调“全球战略” ,因此可以获取庞大的利润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原先的主业是制造汽车,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公司除了制造汽车,还制造飞机发动机、洲际导弹、潜艇、宇宙飞船和家用电器等,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子公司,形成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网络,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美国国际电报公司在 60 年代合并了 120 个不同的工商企业,并将业务扩展至全球,在海外的 57 个国家中建立 150 余家子公司,经营范围也扩大到面包和食品、人造纤维和纺织、建筑、旅游、印刷和出版、金融和保险等行业和部门,当然和通讯业依然是该公司的主业。

      最后,战后美国的经济危机的烈度大大减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60 年代末, 美国没有出现过 1929~1933 年那样的经济大危机,但是曾经经历过 5 次经济衰退 (或者可以说发生过 5 次一般的经济危机) 战后美国经历的第一次经济衰退是在 1948~1949 年,其间工业生产下降了 8.3%,失业率达 5%第二次经济衰退从 1953 年 8 月延续至 1954 年 8 月,工业生产的幅度下降 9.1%,失业率达 6.2%第三次经济衰退从 1957 年 7 月起到 1958 年 4 月止,时间虽比较短,但是程度却比较严重,工业生产骤然下降 13.5%,失业率高达 7.5%1960 年 2 月到 1961 年 2 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的第四次经济衰退工业生产下降 8.6%,失业率为 7%左右1969 年 10 月到 1970 年 11 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的第五次经济衰退工业生产下降 8.1%,失业率达 7%以上从上述一系列数字可见,虽然战后美国经济并没有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周期性循环, 经济危机或经济衰退依然相隔一段时间就要出现一次,但是经济危机的烈度都不很大,比如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基本在 10%以下,只有一次在 13.5%,但恰恰这次持续的时间最短。

      另一方面, 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危机都实行了一系列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手段,即运用赤字财政,通过膨胀通货,刺激总需求,从而抑制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避免大量的企业在危机中倒闭,同时控制失业率的急剧攀升,稳定社会秩序当然,美国政府的这些国家干预的办法,在解决危机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国债大增,通货膨胀有增 无减,以至于积重难返,对 20 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经济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