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会计记账方法.doc
10页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第一节 会计记账的种类一、单式记账法 定义: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 优点:记账手续简单; 缺点:不能够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二、复式记账法 1.概念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例1:用银行存款1 000元购买原材料 例2:采购材料2 000元已入库,银行存款支付1 500元,余款未付 现代会计运用复式记账法 2.特点 (1)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业务齐全,来去清楚) (2)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账和对账一查一对一平衡)3.种类 复式记账法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 (多选) 借贷记账法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最初含义:借债权 贷债务 现在含义:失去了最初的含义,演变成纯粹的记账符号,标明记账的方向。
判断) 二、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 以“借”、“贷”两字作为记账符号,账户左方为借方,账户右方为贷方,中间为会计科目 基本结构呈“丁”字形,如下图 (二)各类账户的具体结构(多选)各会计要素的账户结构(如下图) 费用、资产 = 借方增加、贷方减少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 贷方增加、借方减少 因此,在编写会计分录时:首先,确定经营活动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其次,确定该会计科目分属的会计要素;最后,根据上图各会计要素的账户结构确定发生额是计入该会计科目的借方还是贷方例1:从银行提取现金2 000元,编写其会计分录 分析: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元,涉及两个会计科目:银行存款、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属于资产,根据上图,存款减少,即资产减少,应计贷方;库存现金也属于资产,提取的现金作为库存现金,即资产增加,根据上图,应计借方再根据会计分录“先写借方,后写贷方”的原则,所编写的分录如下: 借:库存现金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例2:从工商银行取得短期借款4 000元,编写其会计分录 分析:借银行4000元,设计两个会计科目:银行存款、短期借款。
银行存款属于资产,根据上图,存款增加,即资产增加,应计借方;短期借款属于负债,根据上图,负债增加,应计贷方再根据会计分录“先写借方,后写贷方”的原则,所编写的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4 000 贷:短期借款 4 000 1.资产类账户 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借方 注意:备抵账户虽然属于资产类,但其记账结构与资产类相反,即:借方减少,贷方增加 (单选)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成本类账户 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相同借方登记成本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成本的减少额,若有余额应在借方,表示未完工在产品成本判断)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3.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相反,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贷方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单选) 4.损益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包括收入类和费用类(广义)账户 (1)收入类账户 与权益类账户结构相似。
贷方登记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收入的减少额,期末本期收入净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无余额判断) (2)费用类账户 费用类账户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相似 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本期费用净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无余额 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解析】一项经济业务: 记入一个账户的借方,同时也要记入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 或者 记入一个账户的贷方,同时也要记入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 记入借方的金额合计数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合计数 例如:采购材料2 000元已入库,银行存款支付1 500元,余款未付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 四、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 (一)账户的对应关系 指采用借贷记账法对每笔交易或事项进行记录时,相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 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例1:用银行存款1 000元购买原材料,则银行存款账户和原材料所属的账户即为对应账户 例2:采购材料2 000元已入库、银行存款支付1 500元、余款未付; 则银行存款账户、应付账款账户、原材料所属的账户互为对应账户。
(二)会计分录(分录,分录,分别记录) 1.含义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列示出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会计分录由应借应贷方向、相互对应的科目及其金额三个要素构成多选)例:以银行存款采购材料1 000元,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2.会计分录编制步骤(见本节第二部分第(二)小节的内容) 3.会计分录的分类(多选) 一借多贷借:银行存款 23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应交税费 3 400 一贷多借借:银行存款 2 000 库存现金 100 贷:短期借款 2 100 多借多贷借:银行存款 23 000 应收账款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应交税费 3 400 【例题】某公司购买一批材料,金额为 28 000元,其中 10 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余下18 000元货款尚未支付。
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 不能将没有相互联系的简单分录合并相加成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否则无法反映账户的对应关系判断) 五、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 (一)试算平衡定义 试算平衡是指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通过对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二)试算平衡分类 1.发生额试算平衡 依据: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 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试算平衡 依据:资产与权益恒等关系式(财务状况等式) 指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与全部账户贷方期末 (初)余额合计保持平衡判断) (三)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1.如何编制 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的试算平衡表通常是在期末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后编制的 例题:假设企业本期发生8笔经济业务,只涉及10个账户的记录,模拟记账如下:试算平衡表如下: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借方贷方借方贷方借方贷方银行存款30 200 90 00013 000107 200 应收账款4 000 4 000 原材料9 000 5 000 14 000 固定资产98 000 98 000 应付票据 3 0003 000 0应付账款 6 000 3 000 9 000应付股利 4 000 4 000长期借款 40 0008 00060 000 92 000实收资本 80 000 30 000 110 000利润分配 12 2004 000 8 200合计141 200141 200110 000110 000223 200223 200试算平衡表结构:一般应设置“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三大栏目,其下分设“借方”和“贷方”两个小栏。
各大栏中的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应该平衡相等,否则,便存在记账错误 为了简化表格,也可只根据各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编制,不填列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2.注意事项 (1)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余额均已记入试算表 (2)如果试算表借贷不相等,肯定账户记录有错误,应认真查找,直到实现平衡为止判断) (3)即便实现了有关三栏的平衡关系,并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比如: ① 重记某项经济业务 ② 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③ 记错有关账户 ④ 颠倒了记账方向 ⑤ 多记或少记并相互抵消 结论:只要错账对借贷双方金额的影响是相同的,那么试算依然平衡章节练习【例题1·多选题】下列关于复式记账法的观点正确的有( ) A.记账手续简单 B.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C.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账户中登记 D.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账和对账 【例题2】“库存现金”账户期初余额为800 000元,本期“库存现金”借方发生额合计为200 000元,本期“库存现金”贷方发生额合计为400 000元,则“库存现金”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
【例题3·多选题】“累计折旧” 账户的结构是( ) A.增加记借方 B.增加记贷方 C.减少记借方 D.期末若有余额,在贷方 【例题4·多选题】在借贷记账法下,下列关于“生产成本”账户结构描述中错误的有( ) A.贷方登记增加额 B.借方登记减少额 C.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D.可能没有期末余额【例题5】应付账款的期初余额为600 000元,本期应付账款贷方发生额合计为400 000元,本期应付账款借方发生额合计为200 000元,应付账款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元 【例题6·单选题】“应付账款”账户期初贷方余额为1 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5 000元,本期贷方余额为2 000元,该账户借方发生额为( )元 A.4 000 B.3 000 C.2 000 D.1 000 【例题7·多选题】下列账。












